寒假就要来了, 学会三招沟通法宝,有效陪伴孩子

作者:校长传媒 01-16阅读:320次

【罗玲专栏】

寒假就要来了,

学会三招沟通法宝,有效陪伴孩子

原创作者|罗玲(绿城教育集团)

每逢假期开学第一天,我朋友圈里的家长们常常一片欢腾。家长们晒鲜花,晒红酒、晒咖啡和美食,庆祝熊孩子终于上学了,自己再也不用辛苦陪伴了。真不知道孩子在家的短短的假期里,家长们遭遇了什么,导致他们竟然如此庆祝孩子的返校。

有家长说,熊孩子在家里你叫他干什么,他就是不干什么。自己在公司里管理几百号人也没有这么累。还是把熊孩子交给老师吧。

还有家长抱怨说,假期孩子在家里,就知道吃饭、睡觉、打游戏,家长怎么说话都不肯听,即使仅仅叫起来吃早饭也是一再叫不动啊!

老师们也反应,只要一过个长假,孩子们原本在学校已经形成的好习惯又会消失殆尽,甚至一个假期又回到“解放前”。

这也就是有些教育专家说的“5+2=0”的教育现状了。

是啊,假期那么长,学会一些沟通技巧,做好亲子有效沟通,用好假期,让假期成为孩子成长的加油站,让“5+2=0”变成“5+2>7”,确实很重要。

第一招,沟通前,倾听是关键,家长首先要学会“听”。

我们来比较两个字大家就明白“听”的诀窍了。我本人很喜欢繁体的“听”字,即“聽”。这个字的左半边告诉我们,要做好听,首先要用耳朵,并且耳朵处于王者的地位。右边是“道德”的“德”的半边,它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善于倾听,关乎一个人的德行,不仅亲子间如此,夫妻间、同事间、上下级间、世界上所有的沟通都是如此。并且右边中间一个“目”、右下角一个“心”,告诉我们,沟通时要用眼睛看着对方,要用心倾听。这么好的一个字,现在简化成了一个口字旁的“听”,着实可惜。而现在我们很多人很好的诠释了这个“口”字旁的“听”,尤其是在听自己最亲近的人说话的时候,常常是对方还没开口说两句,我们就开始接话,并且成“斤”的话就还回去了。长此以往,别人哪里还有跟你沟通的欲望呢!

记得有一次学校在做亲子沟通课程的时候,几百个家长和孩子在一起通过体验式的活动学习有效沟通的方法,效果很不错。青春期的孩子,原本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跟爸爸妈妈说话了,那天活动当场很多孩子和家长抱头痛哭,亲子之间的坚冰似乎打破了。学校少先队大队长——一个老师和家长们眼里特别优秀的孩子在分享的时候说:爸爸妈妈,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是想跟你们说话的,我们也很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可是我们每次还没有说完一句,你们就开始唠叨十句八句了,我们接下来就什么都不想说了……

不会倾听,有时会伤人伤己。

网上曾传过这样一个故事。妈妈给了两岁的孩子两个苹果,口渴了,妈妈叫孩子拿一个苹果给自己吃。孩子在一个苹果上咬了一口,放在旁边,又在另一个苹果上咬了一口。妈妈看到这里心里特别难过,她认为孩子是那么自私,两个苹果都咬了后,妈妈就不能吃了。可是接下来孩子递给妈妈一个苹果,说:“妈妈,你吃这个吧,这个更甜!”——原来,孩子每一个苹果咬了一口,是想尝一尝哪个更甜,他要把更甜的给妈妈。

让我们学会等一等,听听孩子怎么说,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第二招,学会“说”。

首先要把话说清楚。

很多家长会不服气,公司管理那么多人,我们跟个小屁孩说个话会说不清楚吗?

我经常会给人上一些关于沟通的课程。我喜欢做一个撕纸游戏。

游戏是这样的:

1、给每位学员发一张纸,要求大家闭上眼睛,全过程不许问问题。

2、教师发出单项指令:

——把纸对折

——再对折

——再对折

——把右上角撕下来,转180度,把左上角也撕下来

——睁开眼睛,把纸打开。

以上一共只有五个步骤,并且指令很简洁,想想应该是每个人都能听懂。可是结果我们会发现五花八门的各种答案。

学员们就会有很多的分享。有人说“没有说清楚纸要横着拿还是竖着拿”,有人说“每一次对折也要说清楚是横着还是竖着”,还有“要说清楚是向左还是向右转180度”,还有人说“要允许我们问问题”等等。试想一下,我们作为父母,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呢?我们以为问题很简单,不懂双向沟通的重要性,不许孩子问问题。我们以为自己已经讲得很清楚了,甚至还会抱怨孩子“你怎么这么笨呢,这么简单都听不懂”。而更不要说即使我们已经讲清楚了,孩子的认知和我们的认知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他们的理解也会有偏差。想想我们自己说都没有说清楚,为什么要求孩子一定要给我们想要的唯一的答案呢!

其次,借助其他沟通方式,将话说得孩子更愿意听,沟通更有效。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要通过语言、文字和身体语言等手段实现。研究发现,沟通中,措辞占7 %,音调占38%,肢体语言(表情、动作、姿势等)占 55%。其中,语言信息量不大,仅占7%;而沟通中的语音语调等占38%;身体信息如表情、手势、体态等反映并作用于人的潜意识,信息量非常丰富。所以,有时对孩子一个真心的微笑,摸摸头、拍拍肩,甚至一个热情的拥抱,早已胜过千言万语。

还可以借助礼物或者信件为媒介,使沟通达到最佳效果。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说一遍对孩子没有用,再说多了孩子又嫌我们唠叨,他们又不喜欢听了。我本人和孩子沟通,有时会用上“写信”这种方式。我的宝贝在青春期的时候,我们分居两地,她稍微有点叛逆现象,我电话、QQ、当面沟通等各种方式都用上了,教育效果都不见起色。于是我就每周给她写一封长达几页甚至十几页的、爱意满满的信件邮寄给她。现在的人都喜欢各种电子、网络沟通,已经不怎么写信了。孩子收到邮局的信件会比较新奇,这些信件孩子还可以保存,甚至还会经常翻一翻看一看。果然,直到现在孩子长大成人了,这些信件她还会偶尔拿出来看一看,这些信件也成了我们亲子共同成长的最好见证和财富。

第三招,学会“开放式回应”,我喜欢称之为“四步沟通法”。

首先是理解和接纳,这一步要求家长无条件地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例如学校老师常常会处理一些同学争吵、打架的案例。叫来打架的双方,他们都很激动,都认为自己有理。打人的一方会陈述是什么原因打人了,被打的一方也会认为自己有道理。其实我们想一想,即使打人的一方,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他也有他的理由啊。

我们常常说“理解万岁”,其实理解的力量真的是无穷的。理解不等于支持和认同,所以,我们不妨先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和接纳情绪常用的句式是:“我感觉你很生气……”“你好像有些不高兴……”“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你似乎有些矛盾……”孩子感受到你的理解,才有可能打开话匣子,进入下一步的沟通。

其次是分享,先沟通情绪,再沟通事情。句式一般为“怪不得,换了谁都会不高兴的!”“难怪,换了谁都会是这种感觉。”然后再表达好奇,“在我心里,你一直是一个友善的孩子,别人怎么会无缘无故地欺负你呢……”。这个过程父母也可以是讲故事的方式,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例如孩子早恋了,你可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讲自己读书时候早恋的故事(可以适当虚构),这时候,孩子会感觉一直高高在上的父亲原来也会遇到早恋这样的成长的烦恼,一下子就会拉近父子关系,激起孩子沟通的欲望。

第三是肯定和引导。这个阶段的沟通句式一般为“谢谢你对妈妈的信任”——这个肯定是万能的,可以使孩子感到有问题对你说是对的,孩子将不再关闭沟通的通道,一切的沟通将有持续的可能。

最后是策划阶段,即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句式一般可以为“那么你现在的感受是……”,“你现在的想法是……”,“你今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做呢?”到这里,孩子遇到的问题在你的沟通引导下,自己就学会了解决问题。

接下来再简单说说几种需要注意的不当沟通方式。

(1)拒绝——我没有什么可以和你说的,去去去,没看我忙着嘛。

(2)夸大——啊,你竟然这样?这样下去还得了?

(3)下结论——我老早说过你改不掉的了。

(4)重复——啰嗦,生怕孩子记不住,一说再说。

(5)担心别人的看法。

(6)比较——人家孩子怎么怎么样。

(7)公开化——家里来了客人或当着别人的面说孩子的不是,寒假里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8)翻老帐——你看你,这件事我和你说了多少遍了,你就是不改。你前天才和我说过要改的,两天不到你老毛病又犯了等等。其实孩子的承诺是有有效期的。1岁以前孩子的承诺有效期是1个小时不到。2——3岁是2个小时,7岁左右是2天。高中生的承诺有效期也就是5天左右。其实我们成人也是有承诺有效期的。

这一点我想做女人的应该很有体会。比如男人戒烟,有的人戒了很多次都没有戒掉。于是有女人就会说一些打击男人积极性的话,致使男人永远无法戒掉香烟。其实,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个规律,就应该在他承诺有效期还没有过之前,及时给予肯定和引导。

比如,你可以在三天左右告诉老公:

我知道你很难受——理解、接纳。

你辛苦了,谢谢你!——肯定、激励。

再坚持一下,你一定会成功的,那时我们怎么怎么样……描述美好前景。——引导

甚至可以给老公买一些可以打发间的水果、零食,或者和他看看电影陪伴他度过这个时期。——支持、策划

我相信孩子和老公一样,用这样的沟通方式效果一定会好一些。

(9)动粗——它的反作用效果这里不再多说。

(10)放任——放弃,实在拿他没有办法了,不管了。“好了好了,你上学就好了”。于是出现了文章前面的场景。

其实,沟通是一门艺术,也是技术。马上要寒假了,只要我们用心学习,坚持操练,一定能够达到我们想要的沟通效果,做好有效陪伴。

(本文为罗玲老师原创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