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优秀的父母之间,只差了这一点

作者:涵妈育儿 01-25阅读:3034次


如果我问你:“你相信自己的孩子吗?”你一定会回答:“当然相信!”可是,真的吗?

我们在意识层面都知道,孩子是独立完整的个人,他们和我们是平等的。然而在潜意识层面,我们却往往给孩子贴上一个“小孩”的标签。他们是小孩,我们是大人,小孩当然应该听大人的。

因此,我们对待孩子和对待大人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比如你的一个朋友跟你抱怨说不想上班了,你也许会很关切她发生了什么。但如果孩子说:“我不想上学了。”我们可能就没法这么平静了,各种担心、焦虑扑面而来,内心万马奔腾:啊?这么小就不想上学了?那以后考不上好中学怎么办?上不了好中学,进不了好大学怎么办?将来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办?难道一辈子啃老?那我这脸可往哪放啊?

于是,我们从孩子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就推测出了他悲惨暗淡的一生。我们不相信孩子,我们只看到自己内心的恐惧,看不到孩子,我们一直在头脑里上演着这样的“科幻恐怖大片”。

有一位妈妈忧心忡忡地问:“我儿子才四岁,一发起脾气来就说要打死我,要杀了我。他才这么小就这么暴力,要是不严加管教,将来岂不是要去杀人放火?”

这样的担心其实很典型,就是我们出于自己的恐惧,在这个恐惧下去推测孩子的未来。

我们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所以第一反应是,如果不严加管教,这个孩子将来肯定完蛋了。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会采用各种手段,比如说教、讲道理,甚至打骂、威胁,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知道错了。这样的教育,就是出自于恐惧。

但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基于爱、基于信任,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孩子的愤怒。这时候我们的反应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孩子这么愤怒呢?

很多时候,我们都混淆了孩子的情绪和孩子的行为。我们误以为孩子的话就是他即将要去做的事情,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孩子说这样的话,并不是代表他真的要这样去做,他只是在表达他的愤怒。他需要我们去倾听,去帮助他缓解情绪。但我们会害怕,会担心,会以为他说的就是真的。这就是我们的恐惧,是我们对孩子的不信任。

另一位妈妈说,她的儿子十岁了,在学校不愿意和同学一起玩,而是一个人看漫画。最开始妈妈总是纠结:“这孩子是不是在学校受了排挤啊?”、“这么不合群,长大也不懂得人际交往,以后会吃亏的!”、“是不是被老师批评了?还是被同学欺负了?这心理素质不行啊,一点小挫折都受不了,今后到社会上怎么办呢?”这就是妈妈又跑到了头脑中,拿着头脑编出的故事自己吓自己。

后来妈妈通过学习,调整了自己的方式,带着满满的爱,带着关切,去看看孩子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他呢?当妈妈带着这样的发心和孩子交谈时,孩子也变得清晰通透起来。

如果我们不信任自己的孩子,就会生出各种担心、各种“万一”,这时候我们的注意力都在自己的恐惧里,迷失在自己的想象中,根本看不见眼前的孩子内心的真实渴望是什么,他究竟是在为什么事情而困扰。这个时候我们和孩子是背离的。

而如果我们相信孩子,就只需要去感受孩子的感受,倾听他、陪伴他,孩子会在爱里向着光成长。

很多时候,我们对外在世界的看法,就是我们内在世界的呈现。当孩子出现某个行为的时候,我们对这个行为的解读,其实就是我们内心的投射。看到孩子不收玩具,我们就会想,哎呀,这养不成好习惯可怎么办。

孩子偶尔玩玩电脑游戏,就会担心,这以后要是沉迷网络怎么办。孩子想要买玩具,又会想,这以后看到什么就要买什么,不知道勤俭节约怎么办。孩子一哭一闹,就会担心,以后凡是不满足的就都用哭闹来要挟我怎么办。

于是,我们根据孩子现在的一些阶段性行为,就开始编写恐怖片剧本。有这么多的担心和恐惧在,我们就很难看到现实中的孩子。

如果希望孩子养成归位的习惯,就带着他去做;

如果觉得过多的使用电子产品不好,就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同时给孩子提供其他更丰富的工作材料和环境;

如果感觉和孩子交流有问题,就积极调整状态,创造有效沟通;

同时看到养育是一个整体,偶尔的放松不会导致孩子行为偏差走上歪路。如果你觉得一种生活状态是好的,那就活出这种状态来,而不是莫名地焦虑不安。

当我们觉察到自己的焦虑时,反观一下自己的内心,看看我们究竟在担心什么,在恐惧什么。同时问问自己,我的想法一定是正确的吗?孩子必须按照我的价值观来生活吗?我所担心的事是一定会发生的吗?多思考这三个问题,你会发现,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自己的恐惧,和孩子无关。

孩子将来所要面对的,是三十年后的社会。我们并不知道那时候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如果用我们过去的经验捆绑孩子,还期待他在未来的社会里出类拔萃,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如果想让孩子在将来的社会里过得更好,那现在就要让他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延续走我们的老路。要知道,三十年后我们都六十岁了,让孩子按照六十年前的生活方式去面对他们的世界,就好比拿着一张古代的地图在现代的都市里找路。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想一想,自己真的知道什么是对孩子好吗?自己真的能够看到整体吗?

很多时候,焦虑的父母们来提问,总是喜欢问怎么办。孩子的一个行为,希望老师能给一个具体的方法,只要回去照着做了,孩子的问题就解决了。

当我向他们解释孩子这种情况的成因时,他们又会说:“你不用给我说这么多,你就直接告诉我要怎么办就行了。”那我没办法告诉你怎么办,我不可能说出一二三,你回去做了,你的孩子就四五六了。“怎么办”其实已经到很后面的步骤了,之前还有很多铺垫,需要你自己运用自己的智慧,在生活中慢慢地发现和领悟。

我们所有的学习都是去学习另一种思路,另一种视角。然后需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去面对真实的孩子,用属于我们的独一无二的方法,解决我们独一无二的问题。

如果仅仅是去照搬别人的方法,你会发现方法总有用完的一天,而问题似乎层出不穷,越来越多,最后束手无策。

养孩子不是使用电器,没有现成的说明书去操作。即便你阅读了再多的育儿书籍,也是为了回到你自己的内心。

书籍是帮助你从更多的角度去了解孩子,而不是代替你去思考、去行动。无论读了多少书,一定记得所有的知识和方法都是为协助你理解孩子而服务的,最终还是要看你的孩子,而不是看书。生活是修行的最好道场,在你的恐惧没有化解之前,任何具体的方法都不能让你安心。

有些父母对孩子非常严苛,紧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生怕自己没严加管教,孩子就会误入歧途。他们制定严格的规则,孩子必须遵守,否则就是严厉的惩罚。

还有一些父母,可能又走进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小心翼翼地跟在孩子后面,不敢约束,一味放纵,生怕自己哪里没做好了,就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无穷大。

这两种态度其实都是出自内心的恐惧,只不过前者是恐惧孩子不够好,后者是恐惧自己不够好。这一切,都和爱没有关系。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究竟是出于爱,还是出于恐惧,区别是很大的。同样,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的是爱,还是恐惧,这个区别也是很大的。

如果我们倚仗自己的权威,对孩子使用命令、威胁、指责、打骂,孩子也可能会服从,但那是出于恐惧。

当有一天这些恐惧不再有威慑力的时候,我们的权威也就荡然无存了。而如果我们带着关心,去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和需求,孩子体会到的则是理解和尊重。

当亲子关系是建立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之上时,反抗自然会化于无形。我不希望孩子服从我是因为害怕我,我希望孩子愿意考虑我的感受是因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