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位妈妈找我吐槽,说自己带孩子的方式,被楼下大妈给嫌弃了。
原来,她陪孩子在楼下玩耍的时候,一岁多的老二要抱抱,妈妈觉得孩子平时有些娇气,就没同意,没想到孩子都哭了。妈妈正在头大呢,旁边几位散步的大妈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教训她,”怎么对孩子这样呢““怎么当妈妈的呢“……
接着,又对孩子评价起来:“一岁多了怎么还要抱?”“抱多了就不走了!”
妈妈很生气,自己的孩子自己管呗,关别人什么事儿啊,七嘴八舌的。
听完她的故事,我会心一笑。
因为我自己也曾经是这样的“热心人”之一,可自从有了两个孩子,我再也不那么热心了,为什么呢?
请让我,说给您听。
1
我曾经是个呱噪的妈
自从有了孩子,我变成了一个育儿狂人。
那时候,微信没有流行,我找了好多育儿书来读,中文的读的不过瘾,就找英文来看,想找的断货了,就去旧书网淘宝。
我能熟练地背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有怎样的发展里程碑,也能头头是道地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
和朋友们在一起,我经常观察别人的孩子,然后扮演那个诚实的“好心人”,不惜得罪朋友也要告诉她,这孩子好像哪里发育有点滞后、或者哪种能力需要提高。
但是,自从有了两个娃……
我闭嘴了。
2
闭嘴吧您呢
我发现,随着老二的到来,我越发变得一无所知。
所谓的“育儿达人”,不过是在自我标榜,我以为了解很多,实际上我知道个...
屁。
我家老大在早期,是个典型的教科书宝宝,每一步的成长发育几乎都是按照书上陈述的那样来。
比如,书上写着,两个月后,孩子肠胃发育成熟了一些,有了储存食物过夜的能力,就可以逐渐睡整觉了……
我家老大正是如此。
相对身边都睡不了整觉的同龄孩子,我一直以“老师”的姿态告诉别人:
“相信科学,相信你的孩子,他早就可以睡整觉了!”
可是,当老二到来之后,我却被浇了一头冷水!
老二和老大的天性禀赋大相径庭。
在老大早就开始睡整觉的时候,老二一晚上还可以醒来三五次;
同样是母乳喂养,老大直到半岁都保持着一天多次的大便习惯,但老二从三个月开始就一天只便一次;
老大打预防针,到两岁才哭了第一次;老二从半岁开始看见针头,就哭着往后躲……
放在从前,如果老二不是我的孩子,我会以之前学习到的标准去判断她:
比如,三个月还不能睡整觉,是家长太宠,孩子被惯坏了? 比如,一天就大便一次,是不是肠胃不正常? 比如,爱哭爱闹,是安全感发展不够?
但在我抚育了两个孩子、观看了两个孩子的成长之后,我清楚地知道:
这些都不是问题,这只不过是他们各自的特点罢了!
老大内敛,老二外向。
老大朴素,老二激情。
翻身、爬行、走路、说话、交流,这些成长的里程碑,两个孩子几乎都不一致,有的符合“标准”,有的不符“标准”。
但我内心没有不安。
看到他们成长得健康快乐,我恍然大悟:
育儿这事儿,哪有什么标准可言呢?
因为,个体,就是不同啊!
3
孩子,本就不同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哪怕是一母同胞呢!
我遇到过一对父母,他们生育了一对同卵双胞胎。
两个孩子长得一模一样,但性格也相去甚远!
哥哥外向霸道,弟弟内向敏感。
哥哥挑吃挑喝,弟弟却能吃能喝。
哥哥个头稍小,是个“狡猾的小霸王”。
而弟弟却长得结结实实,成了个“好脾气的大老粗”。
说起这些,父母哭笑不得:
“没想到双胞胎都这么不同!”
双胞胎的性格和成长尚且如此不同,其他孩子,又怎能用同一把尺码去丈量呢?
4
娃,有什么好比的
常常地,我遇见焦虑的妈妈们在求助:
孩子一个半月才开始抬头,是不是有问题?
七个月还没爬,是不是有问题?
一岁了还没讲话,隔壁孩子都能唱歌了,我家是不是语言滞后……
如果换在从前,我会热心地加以分析。
但现在,我会说:
等等,再看看,也许这就是他的节奏呢。
或者说:
如果你真的感到担心,可以找医生去看看,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别自己瞎猜。
也有朋友邀请我为孩子做智力测试,看孩子是否达标。
我婉拒了。
低于平均徒增悲伤,高于平均又能如何?
最重要的是,他是我独一无二的孩子。
不管他在标准的哪个位置,他只有一个,没有二致。
我尊重他的特点,尊重他的节奏。
孩子必然会面临竞争与比较,但至少我,可以保护他免于
随意的竞争和自以为是的比较。
因为,那些所谓的“比较标准”,不是万无一失的尺码,不过是一个大概率,罢了。
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鸡蛋,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人。
育儿的标准,不该是七大姑八大姨的说道,不该是和隔壁老王家孩子的比较,更不该是那些道听途说的“标准”,而是应当遵循一个基本的底限——尊重个体。
5
微微笑,不争辩
因此,当有陌生人指导你该如何带孩子、批评你带孩子的方式不正确的时候...(是的,这几年,我自己捱过的“指导”也真不少,楼下大妈、旅途上的陌生人、邮轮上赌博的老太太、小吃店的老板、甚至只来过家里一次的钟点工...)
微微笑,放轻松。
无则加冕,有则改之。
当说教变成了排斥差异、制造不安时,我宁愿把耳朵关上。
你不必去听信每一种道听途说。
你也不必为别人的眼光、无谓的比较去活着。
坚持你认为正确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所以,我也给那位烦恼的妈妈一个建议:
面对这些“好心”的批评,转身离开吧。
谁的孩子,谁知道。
谁的生活,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