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妈咪
相信每个妈妈看到孩子犯的错,心理都是非常气愤。
尤其在看到孩子瞎胡闹,还不听劝的时候,实在是想在孩子的屁股上狠狠地拍两巴掌,可转念一想,孩子还小,还是算了吧。
可有时候,看着孩子年龄小,我们说的一些话他们却能听懂。
心理学家说,3岁的孩子,已经是一个大人了。就像我们老话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也就是说,3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已经代表他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的发展方向,这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可如果孩子就是按照这样的规律按部就班的成长的,那孩子两岁的时候怎么还是也非常闹腾,让大人头疼呢?
其实,两岁左右的宝宝,他们基本已经能理解大人的话,就是他们的“散漫的思想”,让他们的行为变得很遭人嫌弃。
儿子两岁的时候,有一次吃饭,他非不去洗手,我好说歹说,可小家伙就像铁了心要跟我对着干一样,就是不洗手。
这种情况下,打孩子自然是不行的,于是,我就只能拉着老公过来演戏。
走出书房的老公,看儿子自己坐在凳子上,不说话,也不吃饭,就问怎么回事。
我朝向老公询问:“你洗手了吗?我做的饭可是只给洗手的人吃的!”
领会到我意思的老公,看看儿子,又问:“那不洗手的人,看来就只有饿着,只能喝西北风喽!”
结果,儿子愤愤的回了一句,“我才不喝,我要吃饭!”
就这样吃饭欲强烈的儿子,乖乖地让爸爸帮忙洗洗手,坐在自己的凳子等着饭碗。
我边盛饭边问儿子:“你知道‘西北风’是什么,你就不吃?”
“不知道,一定不好吃!”这个回答,让我们哭笑不得,也让我意识到,孩子在这个时候就已经能从我们大人的对话中意识到一些事情。
也就是说,给孩子提出的要求,他们是能够理解的,只是不愿意去执行而已。
就像不洗手的儿子,经历过“西北风”事件后,每次吃饭都会主动去洗手间,有时候还不忘提醒爸爸。
美国的儿童调研机构指出,孩子两岁前就应该制定“规矩”,否则后期就会变得很难“管理”。
其实,很多爸妈也都有意识到给孩子立规矩的重要性,只是孩子那么小,怎么给孩子立规矩就成了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先别追求速效,“晾”一会儿孩子,找好时机很重要小孩子都有“撒泼”的天性,就是这一招,就足以让很多大人败下阵,然后什么要求都会满足孩子。这样的方式,如果有一两次成功,那孩子以后就会养成一旦要求达不到就会撒泼打滚的不良习惯。
当然,很多爸妈也都知道孩子当众撒泼是不好的,可是就算当众斥责孩子,孩子也无动于衷,甚至哭闹的更加厉害。
这个时候,爸妈最好不要立即回应孩子的行为,而应该“晾”孩子一会儿,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再给孩子解释他的要求该不该被满足。
更重要的是,爸妈还有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方式是不会有效果的,而且越是这样,爸妈就越不会满足。
“欲速则不达”,要求孩子立马转变态度、变换情绪,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爸妈给孩子立规矩时,要瞅准时机。
其实孩子的思维方式还是很直接的,面对选择,他们甚至并不会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的选择是对还是错,因为他只会选择在他看来有利的一面。
在要么洗手才能吃饭,要么喝西北风的两个选择中,儿子果断的选择吃饭。
爸妈别给孩子太强硬的要求,给孩子可选择的余地,这比要求他做某事强太多了。
■将童话融入到生活绘图故事书,很好地打开了孩子的想象力,也给我们要求孩子提供了新的思路。
儿子一开始不好好自己吃饭的时候,老公就会提醒儿子,“你喜欢的蜘蛛侠可都是自己行动的,想当蜘蛛侠的人,首先的自己会吃饭啊。”
在一开始给儿子确定要求的时候,儿子也是有抵触心理的,但是我们会用故事的方式把孩子带入场景,刷牙能找虫子,这样的情景代入,让孩子很好奇,慢慢的也就很积极的参与到其中。
别看孩子年龄小,其实很多时候他们的思维有时候是能接上我们的思路的,所以适当的早点给宝宝立规矩,宝宝以后才能更好的成长。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