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热搜,叫#上一辈最糟糕的育儿建议#,引起了网友们众多讨论。
评论里还有很多网友分享的自己的事,我只截取了一部分的内容。
虽然咱们看着这些觉得又好笑又扎心,但朵妈却觉得,这条热搜透露出的是,我们与老一辈之间存在的,那一条深深的教育鸿沟。
现在生活压力大,生了个娃以后那生活成本更是蹭蹭往上涨有木有。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夫妻一人辞去工作在家专心带娃是根本不可能的。
于是,无论是自己请求还是主动,老一辈的都成为我们帮忙带孩子的对象。
然而以前的教育观念和现在新育儿千差万别,这就导致很多妈妈和老人在育儿方式上产生矛盾和冲突。
以前你们不也就这么养大的;
他还是个孩子,闹着玩儿的;
我吃盐比你吃饭还要多;
……
每一句话都熟悉的不行有木有。
隔代教育真是既让人气恼又没办法。
更可怕的是,长此以往,不但影响了自己跟老人之间的关系,娃最后也没教好。
到底要怎么办呢?
即便在育儿方面自认为有一些见解和想法,但在这个问题上也是曾经有过血泪的!
后来我发现,其实这个问题真的没有那么难解决。通常事情变得不可收拾,是我们用了错误的方法。
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隔代育儿的问题。
想要解决与老人之间的矛盾,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他们都那么的“固执”?
经验育儿VS科学育儿
说到底隔代育儿的分歧,还是老一辈人信奉的“经验育儿”和我们信奉的“科学育儿”之间的分歧。
用个别判断所有
对于很多老人来说,咱们现在的年轻人对养育孩子没有经验,常常会欠缺考虑,而他们是经过实践的老一辈。
所以经常爱把“我们以前都是这样”挂在嘴边,抗拒所谓的在他们看来与经验相悖的新育儿。
但是以前条件落后,没有科学研究实验,许多人都凭借过去的方法和直觉在养孩子。直觉有时是好的,但也会经常出错。
就拿最简单的给娃尝一口酒来说。有的娃酒后反应轻,甚至没有反应,但有的娃反应严重,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经验育儿只从个别例子来证明,酒对娃无害;而科学育儿则是从大量的实例和研究证明,酒对娃具有致命的潜在危险。
当父母的都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那个最差的后果,一定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更关注娃当下的需求
老人带娃:吃饱喝足,娃开心我带的开心就行。
父母带娃:在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全面发展,培养娃健全的人格。
简单的说,就是老人带娃只满足物质条件,我们自己带娃更多的是丰富娃的精神世界。
老人考虑的更多的是当前有没有把娃带好。
比如娃哭闹或者饿了,他们就会想尽办法来制止这个行为。所以家里老人带娃,经常会给娃零嘴,让他们看电视玩平板,这样娃才会开心。
咱们考虑的则是更长远的未来。
我们希望娃能够成为讲道理,守规矩,一个有思想有智慧的人。这样以后无论是处理学习、工作还是人际关系都更加容易。
经验没有跟随时代发展
父母生养我们的时代,和现在我们养娃的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以前确实有一定依据的经验,放在今天就没有那么合适了。
就拿娃到底用尿布还是纸尿裤来说,以前条件不好没有纸尿裤,只能用尿布。现在纸尿裤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人人都用得起。
所以没有什么经验是一成不变的,时代和环境在发展,我们的育儿经验也应该不断的更新才对。
老人把我们养大成人,那是过去的事,过去的经验能否用到今天那还得另说。
根据联合国儿童死亡率估算机构小组的报告显示,近的30年间,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70%,可见科学育儿是绝对值得我们坚持和信任的。
有冲突怎么办?
那么遇到跟老人的经验育儿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既不伤老人心,又能教育好孩子呢?
01摆正心态
既然选择把娃教给老人带,就不要想着大事小事什么都要抓,我们要学会抓大放小。
一些无伤大雅的东西,就让老人坚持自己的想法。但是大原则的,影响娃性格发展的一定不能退步。
咱们自己带娃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不出错,怎么能要求老人做得完美呢?
02嘴要甜
老人和我们一样,对娃的爱护之心绝对不会少。我们又不是天生对立的,为什么总是要充满火药味呢?
咱们老说老小孩,其实老人心里跟娃一样,也是需要夸奖的。
回到家夸夸他们把家里收拾的好,做饭做得好吃。千万别小看这些小夸奖,会让家庭关系越来越和谐。
当老人开心的时候,我们提一些小建议,他们也才更加乐意接受。
03有感恩之心
老人本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因为我们工作忙绿,不得已请他们来帮忙,我们也要懂得感恩。
试问你辛苦在家带孙子、做家务忙活一顿,还要遭到女儿/儿子的指责,谁都会不高兴吧。
买东西或者去哪里玩,心里也要想着他们,带一两件小礼物回去,老人嘴上说着浪费,其实心里美得跟什么似的。
养孩子就像建房子,一家人七嘴八舌的那可能房子一辈子都建不好,只有咱们齐心协力才能建出美丽又坚固的房子。
隔代教育出现矛盾是必然的,但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老人的意见也不是完全不可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问题不要动不动就大喊大叫,而是理性沟通。
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在育儿的过程中,既不会伤老人的心,又把娃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