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富养,不是让孩子做“甩手掌柜”,而是要学会劳动

作者:陆北老师 04-27阅读:672次

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陆北老师

很多妈妈在与我交流的时候,都会说自己的孩子越长大越不贴心。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还知道帮妈妈干点儿活儿,吃饭的时候拿一下碗筷,吃完4饭擦一下桌子,虽然孩子干活没有那么细致干净,但是孩子有心做这样的事情,父母只是觉得很欣慰的。

可是,孩子越来越大,却越来越懒。什么活儿都不干不说,就算家里酱油瓶子倒了,都绕过去,不知道扶一下。

看着孩子这样,父母都觉得心里很不舒服,“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怎么办呢”?

可是,虽然父母有这样的担忧,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仍旧很少让孩子去做一些家务活,哪怕这些事情是孩子力所能及的。

“你只要学习好就行,其他的事情都不需要你管”

“你干什么活儿啊,这不是你该操心的事儿,学好习就得了”

“你看谁谁谁天天干活有啥用,没钱的人才干活呢!”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不仅不提倡孩子劳动,甚至还帮助孩子逃避劳动。有些父母觉得劳动没有意义,甚至觉得劳动是“低级”的代表。殊不知,不劳动、不懂得劳动的人才很有可能成为“低级”。

01 缺乏劳动的孩子不仅动手能力差,他们也不懂得尊重

马伊琍曾经发过这样一条微博,她带着孩子去参加比赛,比赛结束后,现场一地垃圾。

马伊琍发微博称,“某卫视录完儿童舞蹈比赛后的现场,台里工员拍的。那再多的奖又有何用?”

让孩子学习舞蹈,本身就是为了让孩子可以更美,可是孩子们乱扔垃圾,还不懂得走之前要收拾好,如此培养出来的孩子还能称之为美吗?

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很常见,父母看到这样的新闻的时候,总是觉得要培养孩子的劳动动力,也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但是,面对孩子的时候,父母就总想着成绩、结果而忘记了督促孩子,甚至还会主动帮助逃避劳动,久而久之,孩子也就真的不会做了。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做过度理由效应,意思就是当外部理由足够多时,就不会再从自身出发去找理由了。

就像是父母从来不让孩子去劳动,不让孩子做家务活儿,时间长了,孩子就觉得家务活儿就应该是父母做的,与自己没有关系。甚至还会觉得,父母就应该做这些事情,与自己无关。

我曾经看见过这样一幕,妈妈带着儿子到超市,因为买的东西太多了,妈妈让儿子帮忙拿其中一小部分。

结果,儿子竟然拒绝了,他说:“平时比这还多,你都能拿,现在为啥要我帮忙呢?”

妈妈无奈地说:“我今天不舒服,没有力气,你帮妈妈拿一小部分。”

儿子却说:“不,我今天也不舒服,我拿不了。”

妈妈问:“那怎么办呢?我们就一直在这站着吗?”

儿子说:“那你给爸爸打电话吧,让爸爸开车来接我们。”

我能想象妈妈听到儿子这些话当时的心情,但是,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孩子已经告诉了妈妈原因,“平时再多的东西,你自己都拿了”,是妈妈让孩子错过了一次又一次地劳动的机会。而孩子也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错过中,变得不知道心疼妈妈,不懂得尊重父母。

02 劳动对于孩子的意义,大过于任何一件事情

其实,劳动本身并不是什么新鲜词儿,尤其是对于老一辈人来说,他们中的很多人即便已经七、八十岁,还依旧保持着每天劳动的习惯。但是,对于现在的很多孩子来说,劳动似乎就有些遥远了。

不仅如此,之前还有新闻报道过,孩子竟然连书包都不背,全都靠父母。真是难以想象,这样的孩子以后能做些什么?有的父母也许会说,“孩子太累了,帮他那个书包怎么了”?

父母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照顾孩子,但是我们也因此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没有让孩子学会他们该学会的东西。

诗人于戈曾经说过:“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

参与劳动并不仅仅是父母看到的,会耽误孩子的时间,浪费孩子的体力,它给孩子带来的益处,远远超过于我们表面看到这些内容。

1)参与劳动,有助于让孩子学会感恩

看似就是生活中的一些小

事儿,但是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却是十分有意义的。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Richard Rende曾说过:“今天的家长都想让孩子把时间花在能为他们带来成功的事情上,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却正在抛却一件已被证明能够预言人生成功的事——那就是让孩子从小开始做家务。”

就像有些孩子到厨房帮父母做法,也许就是摘摘菜,或者洗洗菜,但是在参与的过程中,孩子不仅可以学会识别蔬菜水果,增加生活经验,还可以让孩子挖掘出生活乐趣,同时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辛苦付出,学会感恩。

2)参与劳动,有助于孩子培养价值感

父母总是想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是培养自信心的途径并不仅仅来源于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促进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俄国作家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岛上休息。后来,他的儿子跟随着妈妈到岛上去看望他,在院子里种了好多花。

到了春天,儿子种的花开了,高尔基看着这些鲜花十分开心,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说,“孩子,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下来了。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要是你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要知道,给予永远比获得愉快”。

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了父亲这样的称赞,孩子就会产生成就感,而这样的成就感对于孩子而言也是人生的一种奖励,会不断强化他的行为,让他在产生价值感的同时,也能获得人生的快乐。

3)参与劳动,可以增加孩子的归属感

孩子是家庭中的一份子,但是这是如何体现呢?难道就靠着父母天天喊着宝贝就可以让孩子产生对家的归属感吗?当然不会。

想要让孩子产生对家庭的归属感,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孩子参与劳动。孩子会因为劳动,知道家里的工具放在哪里,了解如何去生活,还会在别人破坏环境的时候,理直气壮地制止。

这些看似很简答的事情,都会让孩子变得有底气,让他知道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主人,从而产生归属感。

03如何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让孩子参与到劳动中来呢?

《特别狠心特别爱》一书中曾经写道,”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不忍心让他们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也不懂得在适当时机向他们索要,因此最终导致子女们一辈子艰难,一辈子向父母索要!”

从小就参与劳动的孩子,自理能力也会比其他孩子要强,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有益。这一点,霍启刚郭晶晶也是一直这么认为。平日里,他们也十分注重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带着孩子去体验插秧,与孩子一起领悟农民伯伯的辛苦。

而就在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中提到,未来将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大中小学都将设立这一必修课程,家庭、学校、社会都将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作用,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将开设相关专业,而劳动素养也将成为评优评先、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那父母应该如何才能让孩子参与到劳动中来呢?

1)父母要学会示弱,给孩子劳动的机会

有时候,孩子不劳动,问题不在于孩子,而是在于父母。父母在家庭中总是喜欢大包大揽,让孩子连个表现的机会都没有。

想要让孩子学会劳动,父母就要学会“让位”,将劳动的机会还给孩子。具体怎么做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示弱。比如,回到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今天工作太累了”,让孩子帮忙送一杯水,或者帮忙拿一双拖鞋过来。

父母让位,孩子自然就有机会走到前面,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而父母只需要肯定的付出,就会让孩子信心满满。从此,家里也就告别了父母大呼小叫,但是孩子却躺在沙发上一动不动的悲剧了。

2)父母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俞敏洪的妈妈在下暴雨的时候,带着儿子帮忙去收邻居家的稻谷。妈妈是想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要助人为乐。

而这样的场景,俞敏洪也一直记在心里。而俞敏洪自己也说过:“成长远比成功更重要,培养孩子如同种树,只有先在根上滋养他,然后以品德之养分来灌溉,孩子才能长得枝叶繁茂,离阳光更近一些”。

父母希望孩子可以参与到劳动中来,就要与孩子一起去参与。有些孩子平时是由老人来帮忙照顾,可是年轻父母却觉得自己也应该被照顾。

他们一边教育孩子要去劳动,一方面自己却还在被父母照顾着饮食起居,不得不说,这样的教育不仅无法促进孩子学会劳动,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让孩子觉得“我爸妈自己都不干,凭什么要求我呢”?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先去做,这样孩子才有可能在你要求他的时候,心服口服。

3)父母可以用交换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劳动的价值

有些孩子不愿意劳动,于是父母就会用金钱来作为交换。比如,你刷一次碗,我就给你一块钱;你擦一次地,我就给你五毛钱。孩子在金钱的诱惑下,也就“心甘情愿”地做家务。

父母这么做目的是好的,但是实际上,这种做法的益处并不大。因为孩子是因为钱才去劳动,而不是因为意识到劳动本身的意义。

有些家长会觉得纳闷,不是你说要交换的吗?我们是可以交换,但是要看交换的是什么。比如,我们可以交换“劳动”。今天你帮妈妈洗袜子,妈妈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美食;你帮爸爸擦地,爸爸帮助摆好变形金刚。

我们用劳动去换劳动,让孩子明白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明白付出与回报,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陆北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育儿师,宝妈一枚,多平台签约作者,致力于用最直白的讲述,让父母了解最深奥的育儿知识,陪孩子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