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骂人?3招告别坏习惯,和脏话说拜拜!

作者:童装街 06-17阅读:694次

宝宝说脏话,教育之后仍然乐此不疲,家长应该严厉制止吗?正确的应对方法是什么?

为什么孩子爱说脏话

善于模仿

两岁左右开始,宝宝进入了语言爆发期,开始模仿父母或身边小朋友的语言,尤其是一些看起来非常有意思的脏话和口头禅,“笨蛋”“臭狗屎”等词汇,模仿起来不仅很有意思,周围人听了之后的反应,也让他们很有成就感。

缓解压力

一般在遭遇压力,急需表达情绪的时候,会比较倾向使用脏话。孩子也是这样。当他们与外界发生冲突、愿望得不到满足、不知如何表达情绪时,就会用脏话来发泄心中情绪,缓解压力。

外界的强化

有些时候,孩子是出于模仿才说的脏话,对于脏话所代表的道德色彩,他们并不了解。最吸引他们的,是周围人在听到他们说出的脏话时的反应。很多反应带给孩子成就感,强化他们继续说脏话的行为,让孩子觉得“说脏话竟然这么好玩”!

诅咒敏感期

在孩子3-4岁阶段,是语言敏感期中的诅咒敏感期,他们会用有特殊力量的词汇词汇来试探大人,引起外界的注意,或以此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如何纠正宝宝这一坏习惯

(1)消极关注

六岁之前,孩子不太了解脏字眼带给别人的不良感受,不理解骂人和诅咒行为的意义,是外界的反应不断强化了他们的这一行为。

比如家长发现孩子说脏话时,会做出强烈的“禁止”反应,有时候还会追着问哪里学来的,一而再再而三地纠正孩子的脏话。这些禁止措施效果并不好,很多时候,孩子还会越说越来劲,因为能用几句话就让大人发脾气,关注自己,这种“控制”的感觉,让他们非常有成就感。

对于孩子的脏话,家长气急败坏或明令禁止没什么用,平静对待,才能逐渐“消退”孩子这一不良行为。平静地告诉孩子“懂礼貌的孩子是不说这些话的”,如果孩子减少说脏话的频率,要及时表扬。

(2)消退

消退是儿童行为纠正中最常用的方法,即在孩子的行为纠正中,采用漠视、不理睬等方式,减少或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

(3)正面引导,净化语言环境

孩子到了6岁后还满嘴脏话,已经是不良习惯。首先要杜绝模仿源,若脏话的学习都来自幼儿园,家长可以试着跟幼儿园老师反映情况;在家庭环境中,家长要给孩子做出良好榜样,营造健康的语言环境,避免不礼貌不文明的用词和语气,杜绝孩子对不正确用语的模仿,养成正面、礼貌的用语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