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不爱学习,家长怎么办?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作者:爱加壹国际教育 06-19阅读:1000次

“熊孩子”不爱学习,家长怎么办?今天魏琛琛博士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个很“厉害”的妈妈,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希望我们能从中领悟到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话不多说,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亲爱的麻麻们,你是否和我一样,也遇到让人头疼的就惦记着玩儿、不爱学习的“熊孩子”?什么招都试过了,招招不管用,全是白费口舌,内心在滴血!

我曾有一个完美的幻想:如果我有一个孩子,他玩的时候很疯狂,学习的时候能够马上的投入学习的状态,非常仔细、非常认真、非常专注,门门考试100分。从来不用为娘我发愁,那该有多好啊!

可是,现实,真的很骨感……

儿子今年8岁,屁股真像抹了油,全身像长了刺,写作业的时候不是屁股扭,就是身子扭,怎么也坐不住。五一节在外面撒野了几天回家,原本说好回家就开始写作业,好像不那么容易。

坐一会儿就想着出去玩,为娘我的内心就像油遇到了火,一阵一阵的冒火!一不小心就要压抑不住的势头!(其实我也还进入不了工作的状态)滴汗~

他早上潦草地写完一篇游记就想着出去玩,被我抓了个正着,他一脸不情愿的样子,我深呼吸,带着好奇的心,就像在冬令营的时候对待那些调皮的孩子一样,更耐心,更温柔地去倾听他背后的故事,去倾听孩子世界的逻辑。

我一遍又一遍温柔的提醒他:

“宝贝,还记得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吗?

你自己制定的的目标是什么?

你这样做离你的目标近了?还是远了?”

小K:“我呜呜,就是想出去玩.….

就是很想出去玩……”

玩玩玩,每次就想着玩,我脑袋快炸了。

深呼吸、深呼吸,回到自己,我把手放在胸口对自己说:“我现在真的很愤怒。很多麻麻都和我一样!我并不孤独。我其实已经很幸运了。愿我平静!愿我们都平静!”

妈妈:“宝贝,妈妈非常理解你很想出去玩。玩对你来说真的很重要。妈妈也很想出去玩,那你知道妈妈那么想出去玩,为什么还要坐在这儿陪着你一起做作业呢?”

>>>小K思索中… ...

❶ “宝贝,你知道吗,我想要做什么和我需要做什么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小K:我就是想要出去玩,呜呜呜……

❷“宝贝,玩了以后呢?”

小K:作业来不及,作业随便做。

妈妈:然后呢?

小K:老师不满意。

妈妈:然后呢?

小K:要我重新做。

妈妈:然后呢?

小K:我玩的时间就更加少了,呜呜呜(更加委屈)

妈妈:结果呢?

小K:我的成绩就下降了。

❸ “那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小K:不是。

❹“宝贝,那你知道你现在需要做什么吗?

小K:我需要写作业。

妈妈:随便潦草的写,还是认认真真地写高质量地写?

小K:高质量的。

妈妈:结果会是什么?

小K:老师会表扬。

妈妈:然后呢?

小K:学习有进步。

妈妈:然后呢?

小K:我就比较开心。

❺“宝贝,那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小K:是的。

❻“好的宝贝,那你看看:选择我想要做的=什么?”

小K:选择我“想要”做什么=成绩下降、老师批评、自己不开心。

妈妈:非常棒!宝贝,那你看看:选择我需要做的=什么?

小K:选择我“需要”做什么=有进步、老师表扬、自己很开心。

❼“哪一个是你想要的结果?哪一个离你的目标更近?”

小K:做我需要的。

❽“非常棒宝贝!今天我们交流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小K:我最大的收获是:

1.做我需要的,而不是我想要的。

2.在我不想做作业的时候,问自己:我的目标是什么?我这么做离目标是近了?还是远了?

就这样,一个上午,总算帮儿子理清楚了,为娘我长松一口气。即便如此,考验还是时时发生:

一会儿说我就这样了,我就是想出去玩儿,

一会儿说我不想再写这个成语了,

一会儿说我这个拼音就用拼音不写字了,

一会儿说这个是我没有学过我不想写字……

为娘我需要转变心态:哦,我需要反反复复的深呼吸,把每一个时刻当成是提升自我抗挫力的最好时机

我们在反反复复温柔好奇的提醒中,孩子慢慢安静下来,进入了学习状态,完成了《春姑娘》的作文。最后这篇作文,还被老师表扬了。熊孩子,开始改邪归正……

我深深地感叹:没有一个人需要被教训,需要的只是提醒。

亲爱的麻麻,你们是否也遇到让人头疼的“熊孩子”?!在陪伴儿子的过程中,我的收获是:

1、少一份评判,多一份好奇。以往看到这样的孩子,我们都会判定他:你这个孩子太贪玩了,一点都不懂事。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其实,但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总觉得大人不懂我们的心。

并不是让孩子完成了作业,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够温柔地带着好奇去提醒孩子。

2、陪伴孩子也是对自我成长的检阅,这也是自我情绪管理和提高抗挫力的好机会。

3、让人改变的不是一条鞭子,而是一个“吻”。比鞭子更管用的是带着理解相信支持、关爱的心善待自己善待孩子。

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看了这篇文章,魏琛琛博士相信很多的家长都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对于孩子,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要给与孩子更多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