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从孩子刚会说话开始,就教给孩子认字、算数,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很聪明,欣喜过望,于是就让孩子背诵《唐诗三百首》,甚至背诵字词典。一些幼儿园也是如此,幼儿园就开始讲授小学的课程教孩子识字、背诵并以此为“卖点”。
但你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吗?
绘本之父松居直说:“让孩子提早认字,或强迫他们早日养成自己看图画书的习惯,很容易让孩子形成阅读障碍,还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
小巫在《给孩子自由》的书中说:
记忆只是学习的一部分,而且并非最重要的部分;其次,智慧的最重要衡量标准,并非记忆和背诵的内容有多少,而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直接给孩子现成的知识,让他们记忆背诵,就好比给他一个算式,直接给结论,不给推论过程。这样形成的记忆,只是一种机械的背诵,而不是自己对待问题的个性化判断和反应,不是原创的经验,那么将来他遇到新的算式,还是不会推论,而是必须寻找现成的答案;
而事实确实如此,曾经有人在北京的6所小学调查了150个孩子,请他们估数。实验人找了两个粗细一样的瓶子,先让小朋友数10个小珠子放在其中一个瓶子里,然后在另外一个瓶子事先装40个小珠子,然后让小朋友猜猜这个瓶子里大概有多少珠子。有的孩子就瞎猜:“11个”、“15个”、“20个”。但有几个孩子是拿手指头来比较两个瓶子里小珠子的高度,算出来差不多是40个。
其实这个测验是在测孩子会不会动脑筋、会不会解决问题。然后实验人把这个测验和他们的数学成绩做了比较,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还没有显示出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但是到了第二学期期末,凡是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孩子,总体来讲成绩都非常好。
而那些被父母强硬地灌输识字的孩子,往往在小学会有一个阶段表现得特别优秀,但到了小学后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阅读障碍、厌学、注意力不能集中,对老师和课堂有极强的仇恨心理。严重的,还有的出现了情绪障碍、睡眠障碍、饮食障碍等等。
俗话说的好“万物皆有时”。儿童的发展也不例外,任何提早、拔高、拔苗助长的行为,有可能取得暂时“辉煌”的成果,却会给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带来损伤。
北京市卫生局公布了一项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北京市大学生被确诊患有抑郁症者高达十万人,占大学生人数比例23.66%。也就是说,每4名大学生中就有一名患有抑郁症。官方数字一般比较保守,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重压之下死读书的直接后果就是摧毁孩子的心理健康,这种压力产生的年龄越小,后果越难以挽回。
当然,有些家长也会说,“我是进行快乐教育的啊!我的孩子主动愿意认字呢!”小孩子具备旺盛的求知欲,我们成年人往往暗自欣喜,并且很乐意给他们提供“知识”。但是这种求知欲是孩子内心恐惧的表现,往往是孩子对父母的感情依恋出现某种障碍,转而通过求知欲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很多孩子为了讨好家长,会掩饰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做出家长愿意看到的样子。但这并非意味着面对父母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要求时,他们没有经受压力,往往他们当时觉察不到这种压力,而是要等到一个放松的机会时,才通过无理取闹而宣泄出来。很多脑科学家的研究证明,长期处于隐藏压力下的儿童,大脑的发育会受到损伤,记忆力会衰退,学习能力也会下降。
总之,0-6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尽可能地发挥孩子的感官能动性,让孩子以他自己擅长的方式去学习,激发孩子的自我学习力,而不能急功近利。还是那句话,我们要孩子赢在终点,而不是累倒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