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钱志亮工作室
来源| 微信公众号ID:qzlgzs
央视曾推出的一部探讨
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镜子》
片中都是一些让父母头疼的“问题孩子”
在《镜子》里
家长与孩子之间各种问题
被毫无遮掩地展示出来
其中交流的缺失、沟通的无效
是片中几个家庭的通病
比如其中一个叫家明的孩子
网瘾少年,辍学在家
面对镜头,他抽泣着说:
“父母从来没给机会干嘛
话都没说完,他们就已经拒绝了”
在家明眼中,父母总是试图控制自己
把自己的想法乃至人生理想强加在自己身上
从来没有真正倾听自己
父母与孩子
本该是最亲密的关系
最后却变得如同仇人一般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沟通和理解的缺位
亲子之间矛盾,往往是缺少倾听
亲子关系的好坏
与父母的教育理念和相处模式密切相关
一些家长教育孩子过于强调权威
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忽略了孩子的想法和情绪
也忽略了孩子身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情绪
其实都是有原因的
电视剧《小别离》中有个小细节:
妈妈在打扫卫生时
发现了快要中考的孩子
扔在垃圾桶里的小说草稿
顿时火冒三丈,和女儿大吵一架
其实妈妈有所不知
这个草稿是孩子为了安慰心情低落的好友
特地以朋友为原型撰写的小说
很多时候
我们都会像剧中的妈妈一样先入为主
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揣摩孩子的世界
当我们换位思考之后
发现原来我们没有那么了解自己的孩子
如果父母能悉心地听孩子诉说
孩子有问题提出时,耐心解答
孩子有话想说时,耐心倾听
孩子能感受到自己是被懂得
认为父母和自己站在同一边
自然会向你敞开心扉
这样教育才能有的放矢,行之有效
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
接受孩子情绪
大人眼中看似很小的事情
在孩子的眼中并不小
当我们在外面受了委屈
找到朋友家人诉说一下
马上感觉好多了
孩子也一样
布伦达•尤林说过:
当你需要咨询时,你去找谁呢?
不是去找一五一十告诉你该怎么做的人
你会去找一个聆听者
那个你认识最善良、最宽容
最不想控制你的人
在学校生活了一天
快乐需要有人分享
烦恼需要找人倾诉
父母其实是很好的倾诉对象
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
他们最先开始情绪化的表达
所以聆听孩子的心声第一步
是接受孩子情绪
父母用倾听的方式去帮助孩子释放情绪
并让他感受到父母是愿意接受这种情绪的
这样一来
孩子也会有信心来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少点批判
听孩子说的过程中
重要的是少点批判
为什么很多孩子有心事
第一个要瞒的也是父母
最不愿意讲的也是父母?
因为父母急于否定和评判孩子的想法
父母常把重点放在评判孩子的行为结果上
不去关注事情的原因和孩子的情绪
比如有的孩子和朋友吵架了
第一次和妈妈说,
妈妈开始无休止的数落
孩子会感受到被否定,没有被理解
这样以后孩子遇到什么事情就很少和家长说
想听到孩子的心声
父母需要接受理解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这样孩子才敢在你面前表达他的想法
父母才能走进孩子内心
帮着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关于亲子关系,有首歌唱得很好:
“每次我想更懂你
我们却更有距离
是不是都用错言语
也用错了表情”
不论父母还是孩子
在平等的前提下相互尊重彼此理解
孩子要的不多
你懂了孩子
孩子也会慢慢懂你的一片苦心
漫画:在在
妈妈必不可少的育儿帮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