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一个孩子,三个字足够了!

作者:父母在线 07-02阅读:4461次

杨谨《高标准严要求,你是在爱他还是害他?》

“又要买玩具?不可以!”“厨房太危险,不可以进来!”“没做完功课不可以看电视”“不可以和小朋友抢东西!”……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词就会在爸爸妈妈的嘴里不断的重复着、强调着——不可以!你是个爱说“不可以”的 家长吗?

你是不是也像大卫的妈妈一样,总对孩子说“不可以”?

大家有没有看过一本名叫《大卫,不可以!》的儿童绘本?这本书是作者长大成人之后,他的妈妈寄给他一些自己小时候的画稿,内容正是他小时候做过的调皮捣蛋的事情,以及通篇文字基本只有妈妈说的一句话:大卫,不可以。

我们一起简单分享其中几个画面:

1、大卫伸着舌头,站在椅子上颤颤巍巍去够糖罐;大卫一身污泥回家,客厅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脚印。妈妈惊呼:“天啦!大卫,不可以!”

2、大卫在浴缸里闹翻了天,把这里当作戏水乐园,不管不顾地肆意玩水;大卫光着屁股跑上了大街。妈妈大喊:“大卫,不行!不可以!”

3、大卫坐在餐桌旁边吃边玩。把土豆、黄瓜、鸡腿叉在一起,做成一个食物玩偶。大卫对自己的行为非常满意、非常高兴。可是妈妈却非常生气:“大卫!不要吵!”、“大卫,不可以玩食物!””。

上面这些场景你是不是感到似曾相识?同时你们是不是也总在对孩子说不可以呢?孩子这一系列看似“小捣蛋”的行为,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不都是在这条道上一路长大的么?为什么要扼杀她的天性,那么着急的推着她成人化呢!

经常对孩子说“不可以”会压制孩子的天性

故事一:

三岁的毛毛特别喜欢玩泥巴、沙子、石头,或者是喜欢在泥地里奔跑、在雨水里打滚。毛毛的爸爸妈妈真的是无法忍受,总会下意识地阻止:“太脏了,不要再玩了!”

专家解读:

孩子一出生就喜欢和大自然亲密接触,接触的过程也能够让孩子学习到基础知识。相关专家这样跟我们说:“我们通过研究发现,让孩子在游戏、运动中全身心的投入,就算把自己弄得脏脏的也有利于身心健康。”

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剥夺了孩子接近大自然的权利,阻断了孩子对自然界的认知,对孩子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故事二:

上幼儿园的飞飞总是班上最让人头疼的孩子,因为他玩玩具的时候,总是要把完整的玩具拆的七零八落,什么东西到了他手上都无法恢复原貌了。为此,老师跟飞飞的父母反映过多次,爸爸妈妈也感到十分抱歉,赔了学校好几个玩具。

专家解读:

孩子们是需要被允许搞一些破坏的,这是他们发现事物运行规律的一种方式。我们要让他们自由地动手实践,去剪、去粘贴、去拆、去拼凑东西。

建议大家可以给你的孩子一个工具箱,里面装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如固体胶、纸张、不要的瓶盖、牙签、马克笔、棍子、绳子以及各种可以在家里找到的小玩意儿。让他们自由的去摸索这些东西,了解它们的用处并加以自己的想法去创新。当然,安全第一!

故事三:

吃完饭,5岁的沫沫信心满满地走到厨房,伸出小胳膊说:“妈妈,我帮你洗碗吧。”妈妈赶紧把她带出去,说到:“不可以,太危险了,你会把碗给打碎的,割破你的手会疼的。”

专家解读:

在孩子的眼中,帮妈妈做家务就像游戏一样,不仅打发了时间,还可以学到本事,从而养成爱劳动的习惯。爸爸妈妈如果像上面那样拒绝孩子的话,会让孩子觉得劳动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以后会对劳动产生本能的排斥反应。

爸爸妈妈在孩子表现出劳动热情时,不能因为害怕孩子搞砸就拒绝孩子。不妨帮孩子开小水流,看着他洗碗。

总对孩子说“不可以”,危害你想象不到

1、孩子没有主见

父母的管教严格、过度的保护、过分的注意细节,会让孩子长大成人后欠缺积极性,容易顺从别人的意见,自己也会非常没有主见。

2、做什么事情都畏畏缩缩

小时候什么都不让孩子去做、去尝试,孩子长大后会更加显得没自信,做什么事情都犹豫不决、畏畏缩缩。没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动习惯,如果没有人的指令,自己就不知道该做什么。

3、喜欢逃避问题

父母从来都不关心孩子做一件事情是否能成功,总认为什么都不做是最安全的。这样会导致孩子长大后遇到问题就逃避、一到关键时刻就出问题,在工作中更加没有担当。

4、缺乏自信

孩子如果总是被大人禁止或者制止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会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是不是我不行?我不能做这些事情,所以爸爸妈妈才不让我做?”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极度缺乏自信,所以很容易受到外在评价、常识、社会氛围所左右。

5、无法坦率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孩子跌倒了,却被父母责骂:“不可以哭!”,被迫要忍住。这样会让孩子压抑自己的情感,对事物漠不关心、毫不感动,不会痛哭流涕,也不会勃然大怒,声音没有抑扬顿挫、表情贫乏,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显得毫无情感。

这些时候要坚定的对孩子说“不可以”

是不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对孩子说“不可以”呢?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下这几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坚定的对孩子说“不可以!”

1、在做危险的事时

生活中不安全的因素很多,比如,电源插座、开水壶、剪刀、煤气、高楼阳台、火等,当孩子不过是好奇地伸出手时,危险就出现了。

防患于未然是最保险的,要坚决制止把手捅进电源插座里、玩火柴等危险行为,更不要让孩子从阳台上开着的窗户里扒身外探。一旦发现孩子这样做,父母绝对不能姑息纵容,要立即果断地说“不可以”。

2、超越规则时

孩子需要一定的规则,这既能让孩子明确是非对错的观念,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限定什么是孩子必须要遵守的规则,让他懂得哪些是他不能控制和超越的权限,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他想超越这个权限,比如在公园玩滑梯不排队,家里来了客人他却非要你带他赶紧出去买玩具。这时你可以没什么商量地拒绝他,底气十足地向他说“不可以”!

3、威胁到自己或他人的安全时

美美从1岁半开始,只要大人不顺她的心意满足她,她就会用手掐人,甚至还咬人。这就是幼儿最初的反抗和对他人身体的攻击。

这个时候,妈妈就要紧握住她的手,告诉她“不可以”。尽管这么小的孩子还不至于威胁到大人的安全,但是很多儿童在进入幼儿园后,会出现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打人、咬人、抢玩具,会对其他小朋友造成伤害。

4、推卸责任时

即便是再小的孩子,都知道犯了错误是件令他害怕的事情,他会为了逃避惩罚而推卸责任,乃至说谎话。这时,大人就要对他的这种行为说“不可以”,告诉他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还有,当他不做那些他应该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时,比如出门玩不自己拿水壶,家长也要说“不可以”,拒绝他把自己的事情推给别人做的请求。

专家介绍

杨谨

亲子专家,婚姻情感家庭关系专家,催眠治疗师

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特邀专家和专栏作家

著有畅销书《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杨谨《如何帮助孩子坦然的面对失败?》

杨谨《管理好情绪,做个优雅的妈妈》

欢迎给我们留言,精选留言获赞数最高的读者将获得爱心礼品一份!

获赞数以第二天上午10点时数据为准,每周五、六、日以次周周一上午10点时数据为准。十天内不重复获奖。

获奖请联系父母在线客服微信:fmzxkf1,领取奖品(一周内有效)!

本篇文章为“父母在线”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回复“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