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乃至世界校园暴力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校园暴力多发在中学时期,我们做不到完全消除校园暴力,但是我们要关注这个事件,或许你是幸运的,你的童年没有经历过校园暴力。但是,你能保证你的孩子不会经历吗?这不是一代人的是,是一个长久存在的问题。
——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某个现象,我们至少要考虑三个角度。
1、遗传基因。我们发现有暴力倾向孩子的家庭,其主要抚养他人(一般是父母)会有反社会人格特质,遗传的因素要考虑。
2、后天养育方式。暴力行为是孩子从父母和外界的互动方式中习得的,父母如果对孩子采取的教育是棍棒式孩子就会用一样的方式和这个世界打交道。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在家庭中往往感受不到爱和温暖。
3、社会文化:暴力行为高发于中学,目前处于中学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她)们有唯吾独尊的心态;暴力电影、灰色小说、暴力游戏在互联网时代唾手可得,青春期孩子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阶段,对此有盲目的认同与膜拜,并内化到自己的人格中。
——校园暴力产生的应对策略——
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孩子之间的冲突?
其实不管孩子遇到什么事情,父母首先要记住两点: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
在很多文化中,孩子都是在打闹中成长的,有的民族甚至是通过打斗来不断得到发展的,这不管是在动物身上还是人类身上都存在这样的攻击性。孩子间的打斗只要没有伤害到身体可以不干预,因为你一干预就形成了负强化,这叫举重若轻。
但是是不是父母彻底不管呢?当然不是。父母一定要在事后和孩子进行讨论:你在打架中的感受是什么,以后该如何防范......通过这样一次次的讨论来重新建构孩子对冲突的认知,健全孩子的心理。
当然,校园暴力已经超越了简单打斗的范畴,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从施暴者的角度来看。
暴力行为发生之前往往会有一个信号:孩子开始厌学。学校要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减轻孩子学业的压力;家庭多给与孩子关爱、沟通与交流。进行校园暴力的法律宣讲以警示施暴者,制定严格的校规惩戒施暴者,教会孩子如何应对暴力事件。
从受欺者的角度,家长一般会有三种应对方式:孩子自己解决、忍吞躲避、以暴制暴。
如果孩子将自己受辱事件告知父母,这是孩子向父母发出的求救信号,说明孩子的年龄、阅历和经验无法解决这样的冲突,如果父母再把问题推给孩子,孩子有可能会用一种极端化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自杀。父母不闻不问无疑把孩子推向了深渊。
还有一种父母认为惹不起咱躲得起,会让孩子远离暴力孩子,不要单独行动等。岂不知此种做法治标不治本,孩子将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中学的六年,六年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和创伤不可估量,它甚至会带来孩子人格的改变。孩子受辱后内在的愤怒和情绪是存在的,要么他(她)会以同样的方式攻击比他(她)更小、更弱的孩子,要么突然有一天他(她)被激怒,用更为暴力的方式解决自己和他人的问题,这将承担刑事责任。
——受辱孩子的特征——
我们发现受辱的孩子会呈现出如下特征:身材矮小、力量不足、个性自卑、自体弱小。
孩子的人格和家庭的养育方式密不可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孩子成长阶段,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呢?下面小郑我就来罗列下面几个方法。
1、从平时抓起,对孩子进行行为预演。比如走路时抬头挺胸、说话直视他人的眼睛、遇事保持镇定。
暴力实施之前,一般施暴者会用语言进行挑衅和试探,可以从容应对嘲讽的孩子被施暴的可能性很小,如果孩子的反应是紧张、害怕甚至求饶,被施暴的可能性增加。
2、如果和施暴者狭路相逢,第一要大声喊停止,或者直呼施暴者的名字“***请停止”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寻找机会尽快跑离现场。
3、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和家长。
4、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和支持
微信:wer880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