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应该支持孩子玩耍 尤其是玩电脑游戏?

作者:尹建莉父母学堂 07-11阅读:459次

来自成人的外部控制,特别容易打扰孩子的自我调适,导致其心理秩序紊乱,自我管理能力下降。所谓“网瘾”,往往是儿童自我管理功能和选择功能受到破坏的一个后果。深究一下这些孩子的家庭生活,几乎都可以看到家长的错误管制及游戏之外的问题。

尹建莉为什么应该支持孩子玩耍

先说说玩耍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蔑视童年的价值,认为童年只是成人的准备阶段,当下的生活要服务于未来。所以很多人对于儿童的玩耍很不在意,经常随意阻拦,在他们心目中,“玩耍”只是儿童的一种年龄属性,没有价值属性,玩不玩,玩什么都是一样的。甚至有人认为学习和玩耍根本就是冲突的,犹如减肥和吃美食相冲突一样。我亲耳听到一位家长对6岁的孩子说:“要上学了,以后再不能买玩具了。”

事实是,玩耍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非常重要。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早已证实,玩耍是儿童最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儿童首先是在玩耍中去认识、模仿和体验各种常识的。剥夺玩耍,不仅是剥夺童年的快乐,更是在剥夺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

天下所有的儿童都需要玩耍,就像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母爱一样。

“没有玩耍就没有成长”这样一种论断,是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是被无数的实践反复验证过的真理性的结论。原本中国人是非常会玩耍的一个民族,不论贫穷还是富有,代代儿童并不缺少玩耍,也不缺少玩伴,哪怕是从小需要干活的苦孩子,在劳动之余也要找小伙伴捉个迷藏。只是我们一直没有在理论上对玩耍的重要性形成定论,没有用文字把它提炼出来。相反,人们熟稔的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以至于很多人把玩耍和成才对立起来。尤其在当下,孩子们的玩耍和功课严重对立,人们只看到孩子在被迫学习中所获得的一点成绩,却看不到放弃必要的玩耍所遗留的长久的隐患。假如这种对立一直存在下去,未来的中国社会才真有可能是令人“徒伤悲”的。

一个孩子在书桌前度过时间的长短并不能决定其成绩高低。因为学习是件需要智力和情绪双轨并行来发展的事,成绩和孩子的情绪、情感完全呈正相关。如果孩子玩耍不足,其情绪和智力都会处于糟糕的状态,他的成绩也将会处于正常水平线下,出现磨洋工、不专注、理解力差等问题——这些状况如果一直在恶性循环中延续下去,会变成一个人一生都去不掉的缺点,使其永远地失去成就大事的气质。

再说说电脑网络游戏

历史上可能没有哪一种游戏像电脑网络游戏那样被妖魔化、污名化。“网瘾”概念的确立就是这种贬低性被合理化的一个极端现象。

在我们的话语里,“瘾”总是和不健康的嗜好以及有害、病态的后果联系着,凡可能导致成瘾的东西,都应该是被戒绝的或应该严格控制的。既然当下有“网瘾”之说,可见人们已为其定性为麻醉品,即便没有海洛因那么恐怖,至少像烟酒一样是有可能荼毒少年儿童的东西,所以很多家长对它怀有憎恶和提防之心。人们忧心忡忡,心存顾虑,电游可成瘾的思想已深入骨髓,很多成年人即便自己发自内心喜欢游戏,也会一边玩着一边内疚着,所以他们面对孩子玩电游的态度,是忐忑不安的,就像一个酒鬼看着自己的孩子开始学喝酒一样,心情复杂,充满忧虑。

有一次我在地铁上看到一对母子,听他们上车后的对话是从始发站要坐到终点,和我的行程一样。小男孩八、九岁的样子,上车后跟妈妈要手机玩,妈妈不给,小男孩在座位上扭来扭去的,坐不住,再次跟妈妈要手机,妈妈有些不快地和孩子讲条件,说只允许玩十五分钟,小男孩答应了,妈妈才把手机掏出来。十五分钟很快过去,行程还不到一半,妈妈要把手机收回来,孩子乞求再玩五分钟,说话间眼睛和手不曾离开手机片刻。妈妈不愉快地警告孩子五分钟后必须停止玩耍,然后看着表,五分钟后,像个秉公执法的城管一样,毫不留情地从孩子手中拿过手机,装进包里。孩子一脸无可奈何,又在座位上扭来扭去,无聊至极,然后一腔情绪地抱怨车走得太慢,抱怨车厢太热等等。孩子玩手机时眼神中的专注与单纯,和手机被要走后眼中的怨恨与散乱对比十分鲜明,妈妈则像控制住一个酒鬼的贪杯一样,颇有成就感的样子。

当人们对电游还怀有如此偏见时,自然会认为必须控制,否则就担心孩子陷入网瘾,变得堕落。

其实,电游就是个游戏,它和打篮球、下棋、捉迷藏没什么区别,所不同的只是它作为一种玩具,更复杂,更有趣,更有吸引力。一个3岁的孩子可以很快掌握电脑的一般操作,如果玩到6岁,他多半就是个高手,可以超越家长的水平。而且在玩耍过程中,孩子的智力也会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为了战胜对手,玩家经常需要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动用各种分析和判断,在一个模拟的世界中真实地参与了不一般的社会生活——这不就接近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的“做中学”吗?

我曾听台湾一位研究脑神经科学的教授讲到一件事,上世纪90年代,台湾军方飞行员在新飞机试飞中频频出事故,事故调查中发现,飞行员注意范围狭窄、空间感觉能力差、应急处理能力不强是事故的主要原因。教授所在的研究所被委托进行相关研究,协助军方遴选适合的飞行员。研究所人员运用脑神经及心理测试手段,经过对许多候选人的多方面测试,最后帮助军方挑选出几位合适的飞行员,事实证明他们的挑选是非常成功的。教授说事后他们对这些挑选出来的飞行员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几乎都有一个爱好,玩电游,是电游高手。

电脑游戏符合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既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社交途径,目前来看,确实没有哪一种玩具有这样的优势。

至于说有些电游中有暴力、色情,这些不是电游的本质;就像色情和暴力不是图书的本质一样。不让孩子读坏图书和避免孩子玩坏游戏一样,必须要在允许阅读和允许游戏的前提下去解决,而不是取消阅读、取消游戏。除了呼吁有关部门加强游戏审查,同时要想办法引导孩子,帮他选择健康游戏,比如向孩子推荐一些好玩的游戏,或和孩子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加强正面价值观引导等。儿童天然地对邪恶的东西有抗拒和抵触,如果他心理是健康的、阳光的,他是不会轻易受到坏东西诱惑的。

电游当然有一些缺点,比如长时间坐着不动,孩子会缺少运动,眼睛也会疲劳。这些问题和阅读带来的问题大体相同,需要家长想办法帮孩子去解决,比如发展孩子的运动爱好及其它兴趣等。孩子总要有可玩的东西,如果不让他玩电游,你能为他提供一种更有趣、更容易普及的玩耍吗?

世上应该不存在只有益处而毫无弊端的游戏,好与坏是相对而言的,所有的相关讨论都是在概率的范畴里进行。如何判断一种游戏的优劣,我认为有三点核心判断:第一,孩子的参与程度高不高;第二,孩子投入的主动判断多不多,第三,是否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三条可以套用在一切游戏中。

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观察到一些孩子会玩电游过度,分析这种情况,我认为板子不应该打到电游上,而应该追究到人们对待“玩耍”的态度上。一方面是成人对电游有太多的偏见,这对儿童反而形成负面刺激;另一方面,游戏的目的本来只是娱乐,可现在,除了电脑游戏,几乎所有的儿童娱乐项目都成为培训内容:游泳班、唱歌班、绘画班、羽毛球班……当下,如果一伙孩子有机会在一起开展某项活动,多半是参加比赛去了。没有玩耍,只有课程;没有娱乐,只有名次——当所有的玩耍被功利地利用,变成一项项任务时,电游成为“纯玩耍”的最后一块净土,其魅力自然也就独一无二。成年人高高在上地指责孩子沉迷于电脑,有多少人反思过,到底我们为孩子提供了怎样一种生存和成长的条件?

新一代人被带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其实非常被动,世界要给他一些什么,是由不得他自己选择的。当下的孩子们,他们像人类发展史上任何一代新人那样,伸开双手接受世界为他准备的种种时,生命中必然的经历和喜乐却成为错误和问题,甚至是疾病。事实上,真正令人纠结的不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们的行为不符合成年人的有用原则和功利原则。设想现在电脑还没有被发明,孩子们最喜欢的是打球或唱歌,打球和唱歌也将被妖魔化。

我确实亲眼见过这样一位妈妈,她正在读高中的孩子对电游不感兴趣,酷爱打篮球,每天想到球场打一会儿。她希望孩子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上,给孩子规定每次只能玩半个小时,但孩子经常一玩就忘了时间,每次超时都要被妈妈说一顿,有几次这位妈妈甚至追到球场上,不顾孩子在同伴前的面子,强行把孩子带回家,母子俩为打球的事发生过很多次冲突。这位妈妈到后来一说起篮球,就恨得咬牙切齿,听她的口气,宛如她儿子正在吸食一种叫“篮球”的毒品。

现在,事关儿童的事,只要打着“医学”的幌子,不怕没市场。杨永信不会消失,即使店铺被查封了,电击仪器被没收了,过几天又会在另一个地方支摊卖药、电击儿童,照样赚钱。

最后说说在电游问题上

如何把握管制和放手的度

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把时间安排得合理,学习、生活、娱乐几不误,一切井井有条。但在玩耍和学业兼顾的问题上,如果家长在心中已预设了一个完美目标,即孩子从一开始玩游戏,就能天天把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该玩的时候玩,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或者最多花一年半载的时间,就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这样的目标之下,你十有八九会失望,绝大多数孩子可能永远没有这一天。

我的观点是,孩子能做到“大致齐”就已经很好,允许平时安排得不理想,甚至哪几天或哪段时间特别不理想,只要总体上能兼顾好玩耍和学业即可——这个简单的目标能否正常实现,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只要家长态度拿捏得当,孩子基本上都可以实现良好的自治。如果心有顾忌,请想想自己,自己作为成年人,能做到把一切都安排得那么好吗。既然自己都做不到,就不要这样去要求孩子。将心比心,再复习一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不管是最好的管”这个理念是我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首次提出的,它可以套用到对孩子学习、游戏等的一系列管理中。“不管”,不是不负责任的放任自流,不是对孩子漠不关心,而是无为而治。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作为,却是最有效最长远最有力的一种方法,可谓是教育的一种最高境界。

这一境界的心理学基础是:人的天性是向上向善的,在正常的环境中,每个人在善恶表达上,一定是优先表达善的一面。只有在变态的环境中,恶才会被刺激出来。这都是人类基因自我保存和延续的一种本能反应。所以家长不必担心自己不管孩子,孩子就会一路下滑,一直滑到“网瘾”中——有这样担心的家长,主要是对这一心理学基础有相反的理解,认为人的天性是向恶的,当孩子出现一点不好的苗头时,如果不去管住他,他会越来越差劲。由于人性向恶的理解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在这种理解基础上的一切教育行为都会带有负面暗示,结果往往是越管越不如意——这就是严格的父母往往教育出不如意孩子的深层原因。

在正常生态环境中,未成年人都有自我调适的动机和力量,而且年龄越小,调适功能越强大。也许他们会不时地玩得过了头,也许他们短时期内在学业上不如人意,只要家长信任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友好善意的家庭气氛,让孩子无任何负罪感地去玩,孩子有能力慢慢协调好游戏和学业的关系。如果孩子能从小尽情地玩耍而从不因此被训斥和鄙视,那么他将来对工作和学习的认真和热情也会像对待玩耍一样,投入并富于激情。这一点,从很多身心健康的成功者身上都可以观察到。

来自成人的外部控制,特别容易打扰这种自我调适,导致其心理秩序紊乱,自我管理能力下降。所谓“网瘾”,往往是儿童自我管理功能和选择功能受到破坏的一个后果。深究一下这些孩子的家庭生活,几乎都可以看到家长的错误管制及游戏之外的问题。

教育和其它事情的最大区别是,要实现长远大目标,必须经常以牺牲当下小目标为代价。处处管制孩子,让他必须以成人的意愿来生活,这种强制性的做法当然有可能取得一些眼前效果,但是否隐含着更久远的问题呢?

我听某著名大学一名学生跟我讲,他班里有一位男同学,高考成绩非常高,人也很聪明,但入学第一年就出现挂科现象,整天疯玩电游。到二年级开始不去上课,老师做工作也没用,他父亲到校陪读四个月,当爹的每天晚上就在宿舍把三张椅子拼起来睡觉,极为辛苦,亦不能根本上改善儿子状态。男同学留过一级后,仍然不能完成学业,学校只能对其进行劝退。这个男同学曾对宿舍同学讲,他现在其实并不喜欢电游,上中学时是真喜欢玩,但父母一直对他管得太严了,尤其高中几年,请来的家教老师占满了他所有的课余时间,几乎没摸一下电脑,也没有任何其它娱乐,他现在只想把所有失去的玩耍补回来。

分析这个男孩子的情况,“补回来”只是他自己所能归纳的原因。真正让他无法完成学业的,一方面是长期以来不能释放的玩耍需求积压在内心所形成的巨大反弹力;另一方面是父母的控制太强有力,他没机会练习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所以这方面能力也就丧失了。他在电游上的放纵,其实是一种力不从心,是自我无力感的表现。

相比“控制”,纵容是更理想的家庭成员相处模式。爱的最高境界是“不打扰”,它比不停的给予更让人幸福。这一点对儿童教育、婚姻维护都是适用的。想长久维持的东西,必须给出足够的空间。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孩子才有面对自我的时间和空间,才有机会学习适应和调整,才能聚集起自我成长的力量

更多原创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伊建莉父母学堂】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