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瞧了娃,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发明家~

作者:绘阅读亲子融媒体 07-17阅读:3826次

2016年8月,呦呦优卡小学员在全国机器人联赛上取得赫赫战绩

1

今年11岁的杭州小学生胡畅在呦呦优卡机器人学习两年了。

在此期间,这个男孩循序渐进地学习了各种搭建技能、电路常识和编程知识,已经习惯通过动手去发现问题,攻克难点,设计梦寐以求之物。去年,他第一次参加了相关赛事,在青岛举办的APAR亚太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跟伙伴们共同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算是初露锋芒。

一直到现在,小胡畅仍然继续着每周一次的“机器人之约”,期待着见到同伴和老师,跟大家一起通过双手实现各种创想。

2016年7月,在APAR亚太青少年科技大赛中国区选拔赛上,胡畅(左)和杨奥运荣获二等奖

如此有趣的“机器人之约”,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

日前,记者走进了呦呦悠卡机器人,就体验了一堂有趣有料的搭建课。

一开始,老师先向孩子们抛出一个问题:假如你们跟大象一起到森林里玩儿,大象一不小心掉进了深深的陷阱,我们该怎么去营救它呢?

孩子们马上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最后一致决定,要造一台厉害的机器。要想救起大象,这台机器应该具有下面几个特点——

能行驶,所以得有车轮和驾驶室;

要有东西能捆住大象的身体,那就得有缆绳;

想把缆绳钩住的话,得有吊钩;

要能承重,让吊钩能上下挥动,那就得装上机械臂;

想让机械臂能自由转向,那就少不了转盘。

这样一来,吊机的雏形就在孩子们的小脑瓜里形成了,他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接下来,通过参照实物以及展开想象,再联系之前学过的小汽车知识,孩子们很快就搭好了轮子和底盘,再装上转盘和驾驶室,为机械臂安上吊钩,并将各个部分安装好,一部吊车就初步完成了。

之后,孩子们陆续被请上讲台,变身为“小小演讲家”。

有的孩子介绍了搭建步骤,有的孩子介绍了各个零部件的作用,有的孩子绘声绘色讲述了营救大象的故事……在分享和倾听中,小学员们相互学习、鼓励,锻炼着胆识和演说能力。

演说告一段落,老师又开始出难题了:假如一路上坑坑洼洼,我们的吊车该怎么行驶呢?

头脑风暴再次开启,老师适时亮出坦克行驶的视频,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为轮子装上履带!老师发给每个孩子一根履带,请他们安装到车轮上。至此,一部吊车终于正式完成,孩子们个个成就感十足,兴奋不已。

通过情境导入、抽离想象、参照呈现、建构创作、创新思变等一系列步骤,孩子们在思考和动手中不难领略到:人类的每一项发明创造,都是在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实现的。

2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过去我想做而做不了的。”呦呦优卡独特的教学模式,蕴含着创始人胡锦锋先生对十多年教学生涯的反思和总结。在从事儿童培训行业之前,他曾是杭州一所重点公办小学里的骨干教师。

“教育的职责,应是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在此基础上发展能力。但是现有的义务教育总体上还是重知识、轻技能,个性化教学不容易开展,留给孩子们探索、动手的机会也着实有限。”

在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他带出过太多的学生,但时常令他挂念的,却是一个学习成绩平平的孩子。这个孩子动手能力超强,经常利用废旧物,捣鼓出令人惊奇的小发明,连老师都是他的粉丝。

“当时的我,只是隐隐觉得,这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应该走一条有别于普通升学路径的道路,但又不清楚是什么。不知那个孩子现在怎么样了,希望他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胡锦锋说。

他最怕看到充满灵气的孩子,变得人云亦云,泯然众人。

人越是清醒就越是痛苦,越想冲破樊笼,寻求改变。

2015年,儿子迷上了乐高机器人,终日乐此不疲地探索、创新。这让他窥见另一种教育模式,心中豁然开朗。

随后,胡锦锋辞去教师公职,成立了呦呦优卡机器人。这是以机器人为载体和窗口的创客教育,课程涉及科学、数学、工程、技术、艺术等学科和领域,着重于提升孩子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培养小小发明家。

这是属于他的教育理想国。

3

现在,依托浙江大学的优秀团队,儿童教育专家和呦呦国际教育团队已自主研发出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形成3-16岁孩子科技搭建、编程、3D、创客课程和授课体系,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拥有选择,课程的设计、教具的选择依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设计。

课程循序渐进。小龄段的孩子,并不直接接触编程,而是通过自带程序的磁卡,熟悉机器人的运作规律。“这样做是为了降低难度,避免孩子因为畏难、枯燥而丧失兴趣。”

两个外国小朋友来学习乐高课

胡锦锋认为,教育包含着沟通的艺术。从前当老师的时候,每次接手新的班级,他都会在第一时间跟孩子们沟通,努力成为他们的朋友。而今,为了充分关注到每一个小学员,机构除实施小班化教学之外,还特意为每个孩子安排了一位生活老师,负责及时跟孩子沟通,帮小学员塑造战胜挫折的积极心态,因为“若论创客的自我修养,技能固然重要,但梦想、行动力与勇气也是必修课程。”

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胡锦锋深知,要达到思维的提升,一定要引导孩子在课堂和课后进行思考,由此,呦呦优卡设计了独有的《学生素质提升手册》,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位小学员的成长历程,老师们会在上面记录孩子每堂课的奇思妙想,家长则记下跟孩子共同完成实践作业的情况。这些生动的记录和反思,引导爸爸妈妈们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与老师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

记者还注意到,呦呦优卡的自编教材有些与众不同——略去了搭建的详细步骤。胡锦锋解释说,这是为了鼓励孩子们的创意搭建。“想象力比知识更可贵,重点是搞通原理,造型则可以千变万化。”

这使得每个小学员的作品都呈现了自己的独特之处。比如,搭建一辆小车,有的孩子让它生出翅膀,有的安上了雷达,有的则装上了适于在水中航行的气垫……每个孩子的个性和思想在作品中展露无遗,创新力也由此而生发。

“你看西方发达国家,科技成果不断,创新力十足,都跟孩子们从小接受开放式教育,兴趣和天赋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挖掘不无关系。”胡锦锋说,“我的心愿,就是要把西方优秀的教育理念带到中国,关注和鼓励每一个孩子,引导、启发每个孩子学会学习和思考。”

可乐老师到濮家小学与小朋友一起上机器人课

“要让我们的课程成为对义务教育的有益补充。学校没有条件做,现阶段没法做,做不好的内容,我们进行提前引导和渗透,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实践和学习,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直接经验和探索创新的综合能力。

胡锦锋说,从小时候看《哆啦A梦》起,对机器人的热望和成为发明家的梦想就悄悄在心中萌发了,但没机会真正实现,现在,他要帮更多的孩子实现这样的愿望。

再回想起从前那个学生,他已经走出了当时的迷茫。“其实,像这样对发明和创造有兴趣和天赋的孩子,可以通过学习机器人课程和参加比赛,走出一条跟升学不一样的道路。成为发明家,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在呦呦优卡每间教室的门上,都可以看到这样一行闪闪发光的语句——每个孩子都是发明家。希望这不再只是梦想。

在文章前注明作者:

(1)文/绘阅读(搜公众号绘阅读或手动输入:xiaolaba_huiyuedu)

(2)更多文章请登录www.ishyd.com绘阅读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