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孩子,别问我是什么职务,陪伴是我爱你最好的方式

作者:晓伊宝贝 07-18阅读:2617次

伊伊近日小学放学后很不开心,问她原因,她说:“别人都说自己妈妈是经理,主任什么的,而你却只在家里,什么也不是。”

文/晓伊宝贝

听完孩子的话,我的心里很难受。但我依然请伊伊去吃了她最爱吃的牛排。我问伊伊,你开心吗?女儿回答妈妈每天都陪着我,我很开心啊。

我又问女儿:“你们班的好多同学都是妈妈去上班他们才不得不去午托班的吧。你曾经也去过一天午托,可你一直报怨那里的饭很难吃,学生又吵,你无法午睡。你觉得妈妈像你同学的妈妈一样去上班,然后你去上午托妈吗?”

伊伊立马停下了嘴里的美食,半哭着说:“妈妈不要,你不要去上班,我上班了就没人管我了,我也要像他们一样下学后也得呆在午托班里等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去接,你要是上班了,你就会忙的不知道管我了。”

女儿的话又一次让我心软了,前一秒我还在生气她说我在家什么都不是,而这一秒她却强烈反对我去上班。

伊伊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也是每天忙着工作,等别的小朋友都走完了,我才去接她,我记不清楚有多少次,她哭着让我早点接她。

后来伊伊上大班的时候,老师跟我反应孩子做作业不行,许多知识都不会。我才意识到自己有多忙,忙得忽视了孩子,忽视了孩子的作业。

有天我看到一期访谈节目,在这期访谈节目上,作家说了一句震惊国人的话:“很长时间,我不知道人是爸爸妈妈生的,以为是国家生的,有个工厂,专门生小孩,生下来放在保育院一起养着。”

语惊四座的背后,有一道长长的成长伤痕。

原来,作家的父母是工作狂,一岁半就把他送进了保育院,将他和小朋友们放养在一起,两个礼拜回一次家,有时甚至四个礼拜才回一次家。

在作家眼里,母亲是这样的妈妈——只生不管,哪怕儿子生病了,都不肯放下工作陪伴儿子。

作家讲述了这么一件事:少年时候,有一次他做阑尾手术,家里没有一个人陪伴,非常孤独和害怕,特别希望母亲这一刻能在身边陪自己,可母亲还是令他失望了。

明明父母双全,为何作家却活得像个绝望的孤儿?父母真的是忙到一个小时的陪伴没有时间吗?

没有时间,只是借口。真相是为人父母,心中压根不想或不知道给予孩子爱和陪伴。

为人父母职责的空缺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里伤害,比如作家,从小到大,他把自己当成被母亲遗弃的孩子。

我经过几天的思考,依然决定辞掉工作在家陪伴她成长。不去工作后,伊伊真的是开心不少,一到周末我们就计划着去哪玩,去哪吃好吃的,而在以前上班的时候,即使是周末也不敢离开,怕有工作的需要会加班。

现在,我舍弃了一部分,而得到了陪伴孩子的机会,工作十年后仍然可以在做,而孩子又有多少个十年去等我们。

很多父母就是这样自以为是。自己决绝,却不允许孩子决绝;自己不亲近孩子,却要孩子亲近她。

以为孩子是自己的,哪怕生了不管,哪怕是让那个从我身上掉下的肉独自在世间漂流离,但我还是他的父母,他还是我的孩子,血缘会让我们自然亲近,想让他几时亲近我,他就会几时亲近?

而事实时,当你想要孩子跟你亲近的时候,由于你曾经的不亲近,孩子早已远离你。

要想让孩子走得更好一些,父母就必须克制自己的行为。多用心陪伴孩子。

记住专家的话:如果真的爱孩子,请放下不必要的社交,婉辞无意义的牌局,推掉无关紧要的商务与应酬,回家。

哈佛心理学教授吉尔博特说:“十年以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了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

这一程山水,与孩子相遇,这一程风雨,陪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