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人、咬人、乱扔东西、乱摸乱碰、不愿意洗澡、不满意就哭......从孩子可以站起来迈步的那一刻起,妈妈就多了很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所以妈妈要根据孩子的发育特点,出现这些情况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孩子喜欢乱碰那些不准他碰的东西?
孩子会走路后,经常去碰那些不准碰的东西,比如插座上的各种插头、遥控器、会闪光的网线孔、玩水、厨具、孩子看得到或者扶着桌子垫脚能伸手抓的物品,等等,一切在孩子视线内的物品,都是孩子好奇想触摸的。你把孩子抱走,会哇哇大哭,1岁多的孩子,乱碰东西是正常的,就算孩子再长大一些,也不一定能够分清什么东西该碰,什么不该碰。假如要碰危险的东西,我们要严厉的告诉孩子“不可以”。但是最好的做法是尽量将孩子不能碰的东西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或者让孩子远离有危险物品的地方,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孩子喜欢咬人、打人?
小孩子在出牙的时候就会有咬人的行为,一般经历几个月孩子的这个毛病就会消失,你要留意下,还在什么情况下咬人,比如:孩子急切要睡觉的时候,生气表达不开心的时候,觉得兴奋引起你注意的时候等等;我们要给孩子多点的空间和宽容,如果你觉得孩子很过分,可以把孩子适当单独关在房间5-10分钟,孩子经历几次教训,自然会明白咬人、打人是错误的。
孩子特别黏人?
孩子要经历一段特别粘人的时间段,尤其是妈妈,一旦发现妈妈外出,就不停的哭闹,或者抱着妈妈的大腿,即使家人再安慰,也要不停的找妈妈或者哭闹。
如果家里来客人,刚开始孩子会大声哭闹,表现出不安,令客人很尴尬。其实让孩子慢慢熟悉后,孩子很快就可以和客人熟悉起来,也会愿意和客人玩。
孩子的这种表现是缺乏安全感,认为只有妈妈或者熟悉的人在身边才是安全的;我们尽量不做让孩子觉得不安全的事情。当妈妈在家,但是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我们要经常喊孩子的名字,让孩子觉得你没有离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同层面的依赖性都会表现出来,妈妈会遇到不同的新问题。孩子的依赖性,反应了性格,也是对周围环境的最直接反应。孩子会在某个发展阶段获得满足感后,纠正之前的习惯,会进下一个阶段。
孩子不愿意洗澡?
经常有妈妈反馈说,孩子送回老家一个月,回来不愿意洗澡了;或者孩子之前在浴盆洗澡,现在不愿坐着洗澡,要扶着墙壁或者浴室门,而且要站着洗。其实,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换个方式,让孩子慢慢接受。比如,在浴盆内放些玩具,或者在找家人帮忙在洗脸池内给孩子洗。或者让爸爸帮忙坐在浴缸内,孩子坐爸爸的膝盖上,有安稳的支柱,孩子没有什么好怕的,放几个玩具,让孩子舀水玩,接受妈妈帮忙洗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