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孩子的成长是离不开老师的教导,但是,孩子的老师已经不能仅仅定义在一种职业的范围内,应该包括父母、行为和言语。
常说到的孩子不听话,惯养成病等问题,无一不揪起每个父母和老师的心绪波动,其实孩子只是需要一个合格的老师,能有什么错。
一个优秀的父母和老师,谁规定一定要按众人认可的方式去做。比如说学习成绩一定要好,放学回家不能玩手机,作业要快点做完等等,很多人都会认为让孩子顺应着这些,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但是,现在我要告诉你,这其实不过就是父母和老师图个省心。当然那些能用这些方式把孩子教得服服帖帖的人,我会很尊重他,但是并不是我所追寻的标准。
1关爱不是双向通道
我越来越发现,教孩子很多的时候,是多么期待孩子对自己所教有一个回应或回馈,否则心中恨之牙痒痒的。
记得在一次代教一班二年级小孩子做作业的时候,那个个叽叽喳喳的甚是没完没了。小孩子喜欢吃糖是世界公认的,我当下对他们颁布奖罚措施,几个极端调皮的孩子,也耐着性子把作业按照我的要求去完成了,目的就只为了作业后面的糖果。
事后,小孩子一般会说句谢谢老师,但是这个“谢谢”当中并不包含,一个老师教他们怎么去把作业做好的付出,仅仅只是这些糖果,在下次作业的现场就得到了证明,再一次胡乱起来。
一个学生会对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努力有感激之情,出现在任何读书时代都并不多。毕竟,没有那个孩子能够去回馈给老师一样多的关爱,这不是一个双向通道,等量的回应与回馈那就更不用奢求。
相反,一个好老师应该从自己的工作业绩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得到满足与安慰。比如说,这样奖励措施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把这个机制更加完善的运行下去,从中找到满足。如果孩子们过来对我们表达感激之情,那只是锦上添花。
2资格不能取代追求
人们都会容易的落入不恰当的行为当中,何况一个小孩子,但问题是作为一个成年人,通常会比小孩子看得远。对我们父母和老师来说,最难做的就是不去干涉孩子的这种自由,允许他们带着所学去寻求自己的人生之路。
我一个教伪数学的奶爸,在教育儿童方面有时候真的很棘手。就拿我女儿来说,从小跟岳母一起生活,每一次吃饭都要耍小性子,只要味道不对口味的菜放入嘴中,不管什么地方都会直接吐出来,是那种张开嘴就让饭菜从嘴中流出来的样子。
话说是老人家都会惯着小孩的结果,但是这样的行为已经超出了惯养的性质,说得严重点,小孩子已经缺乏了基本的判断与认知。因为到最后大人的凶,小孩的哭,在小孩认为只是一个过场,她明白最后还是能够得到满足的。这无意中教会小孩子认为自己“有资格获得”,而非是自己去争取。
其实,很多时候小孩子的不听话,就是父母和老师给出了及时制止和言传说教的环境,让他们不仅忘记了如何去追求生活、幸福和自由,还很不幸的认为自己是“有资格获得”,而不是自己去追求。
一个合格的老师,他会教孩子自己去争取的做事方式,要让他们从小就接触,让他们越早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这对他们以后在生活当中越早获得成功越有帮助。
3梦想不是言传出来的
我们课堂上面对学生言传成功人的事迹,他们是如何走到如今们的地位,或者经常跟他们说起自己以前的故事,一言不合就是“想当年......”
其实,这样的言教梦想就是最大的陷阱,最多只能够让学生当做一个笑话记住一个老师,而非让他们明白怎样励志。在很多学生心底里是排斥这些成功学,被认为是灌鸡汤,但事实是鸡汤脱离了行动,确实是没什么用。
一个好老师和一个好父母,他们是能够帮助学生们改善他们自己的生活质量。先不说一些孩子生长在优越的家庭中,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孩子都生长在贫困家庭中,我们致力于给这样的孩子去创造一个结束贫穷生活的机会,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梦想。
可以教他们跟自己学习一些本事,比如说运用牛逼的英语,在课后做点小收入。我们要知道仅仅要求孩子们努力取得成功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当中绝大数的人都是不明白学习取得成功是什么意思,并且在现在很多成年人当中也不知道。
身教在此就起到很大的作用,学会做孩子的一个榜样,事事都以教会除书本知识之外的生活技能为根本,梦想就这样脚踏实地的建立起来,比起跟孩子谈说起长大后想做什么好过千倍。
孩子需要一个这样的老师,能有什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