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作者:温暖小武(爸妈内参)
01
有一个朋友跟我抱怨:
最近,她给孩子洗衣服的时候,总会在口袋里发现一些没见过的小东西。有时,是闪亮的珠花,玲珑可爱的贝壳项链;有时是民族风小钱包,带着华丽古雅的穗子。
我们国家自古就有“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古训,朋友见此情景,不免担忧,于是就把三岁的女儿提来“审问”,问她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女儿倒是落落大方,回答说,是从好朋友家里拿来的。
“为什么要拿小朋友的东西?”妈妈有点生气地质问。
女儿看到妈妈生气,有些诧异,就解释说,拿这些,是因为自己喜欢啊。而且,好朋友的妈妈,经常给她买各种东西,家里面有很多好玩的,就算拿走了,她也不差这一星半点。
朋友烦恼地说,本来小孩拿别人的东西,她就已经够头疼了,没想到她还不知悔改,根本不觉得自己做错事,这未免太糟糕了。
这让我想到自己三岁的小外甥。他爸妈工作太忙,所以经常把他放在我这里,我会帮忙照管。
有一次我要给他洗书包,发现书包里有一些小卡车小怪兽的塑胶缩微模型。
他爸妈向来不给他买这些,害怕他会把小玩具放到嘴里,卡到气管。所以我就问他,东西是从哪来的。
“是幼儿园的啊。”他老老实实回答。
我就教他,明天把东西送回幼儿园,这是给小伙伴们一起玩的,不能一个人独占。他貌似听懂了,乖乖点头。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发现,他包里有一个机器人,上面贴着标签,就是幼儿园用来给玩具编号的那种标签。
这下子我头大了,只好去研究儿童的行为心理学,再去问心理学专业的老师。
然后我才发现,根据孩子的心理,出现在三岁左右的这种行为,并不算真正的“偷窃”,不能将其界定为很恶劣的行为。
因为在这个时候,孩子的三观还在逐渐形成,尚未定型,他的所有权意识还很模糊。
在他的小心灵里,可能不存在清晰的界限感,在他的认知能力范围内,还没有“你的”、“我的”这样的概念。
即使他模糊地意识到,这东西可能是别人的,但是,孩子在这个阶段,是非判断力依然薄弱,而且比较自我中心,他对自己,也并没有成人那样强大而坚决的约束力。于是,他喜欢,他就拥有,这一切,做得天真无邪,自然而然。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其成因,孩子出现这样的举止,也不会是毫无来由的,就像树木总有根基,流水总有来源。
02
有的时候,孩子拿小伙伴的东西,多少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们表面上看来,只是喜欢别人的东西。而在内心深处,他们是因为太渴望家长的关爱,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采用拿别人东西的方式,来自我满足,同时希望,通过这样的行为,唤起家长的关注。
在美剧《绝望主妇》中,主妇林内特有四个顽皮的孩子,丈夫又不成熟,她整天忙里忙外,顾此失彼。她的孩子们得不到照料,一方面想要满足自己,一方面又想让妈妈注意自己,于是就学会了“偷”。
他们把别人家的各种东西,钟表、玩具,等等,藏在小屋子里面。被这些东西环绕着时,他们觉得自己得到了缺失的爱,得到了妈妈没有给他们买的礼物。
他们还“偷”了一个很漂亮的花盆,种上花,送给妈妈作为母亲节贺礼,一心想要引起她的注意。
拿别人的东西当然不对,但是,他们这样做,确实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想要弥补心中的孤独。
我朋友的孩子,其实也是如此。
在带着孩子把玩具还给小伙伴之后,朋友通过交谈,了解到,那个女孩子的家长,对女儿非常关注:
平时晚上下班,一定要陪女儿读故事,出外时则会跟女儿视频。
家长到青岛去出差,日程很忙,可是仍然给女儿带回来了珊瑚盆景和贝壳项链。去云南做项目时,也很忙碌,但是还惦记着女儿,给她买了民族风的小钱包和香蜡做的吊坠。
而朋友的孩子,经常在别人家玩,目睹着这一切,再想到,自己的家长,连陪自己的时间都没有,也没想着自己。于是,敏感的她,自然觉得不满,就开始拿别人的东西,来取悦自己,给自己照顾,送自己礼物,给自己小小的幸福与满足。
虽然朋友其实对孩子不错,让她吃得好穿得暖,然而,孩子得到了小康的物质环境,却没有得到时刻的陪伴,和无处不在的关爱,自然就会不知足。
育儿界有一句话:“孩子的幸福,不在于家长究竟给了多少关爱,而在于孩子感受到了多少关爱。”
有时,你的努力,你的付出,并没有让他感觉到满足。
就像我们常说的那句话:“我喜欢吃苹果,你却给了我一车梨,然后你说,你被自己感动了,问我为什么不感动,我无言以对。我只是喜欢苹果而已,你按照你的方式来爱我,却忽略了,你给我的,是不是我想要的。”
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哪怕给他锦衣玉食宝马雕车,恐怕都比不上家人常伴身边。哪怕有别人陪他,对他不错,他还是会对家人十分想念。
就像我的小外甥,因为家人太忙,他经常不能和他们见面。于是,他常会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小姨,你是个好人,但是,我还是想和我妈妈在一起。”
我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哈哈大笑,觉得这就像一个成年人在给别人发好人卡,要和人家分手。
可是听多了之后,我就不再笑了。这种话的背后,有一种悲凉的意味,一种执着的呼唤。
在一个孩子的心中,父母的地位,父母的角色,几乎是天下无双,不可取代的。别人对他再好,也无法填补他心中的空虚,他还是期待,期待那种独一无二的温暖。
人生总是仓促,光阴似箭白驹过隙,时间奔流的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所有的孩子,都只有一次,不可复得的童年,而我们也只有这一次机会,给他们设身处地的陪伴。
这种陪伴,不但能让他们身心健全,摈弃不应有的习惯,而且,对于家长而言,若此时尽心尽力,以后也就不会遗憾。
我曾经在书中读过这样一段:
“当我们为生活疲于奔命时,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我们的孩子在不停地长大,我们挚爱的人离开了,我们的体型变了样,我们的梦想也在悄然溜走。一句话,我们错过了生活。”
生活中,血浓于水的亲情,陪伴与共处的天伦之乐,对孩子而言,不容错过,不可或缺。
繁忙的我们,也要记得,忙里偷闲,用自己的陪伴,消除孩子坏习惯的来源,给孩子和自己,一点共同的时间。
03
很多时候,孩子拿别人的东西,是因为缺少陪伴,受了忽视;而有的时候,孩子会“偷”东西,也可能是因为他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譬如在幼儿园,没有玩到某种玩具,受了同学欺负,或者受到老师批评,就干脆用“偷”的形式,来宣泄自己的不满。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平心静气,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知道,东西是别人的,不能乱拿,如果东西不见了,别人也会难过,并因势利导,鼓励他正确面对这件事,把东西加以归还,以后树立合理的观念,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如果此时,家长充满愤怒,对他太严,反而会激起他的反抗心理。他知道这样的事情能惹毛家长,于是,就可能养成拿别人东西的不良习惯,让这种做法,固化为他的心理需求。
因为,他要用这样的方式,打破家长的规则,向大人回击和“挑战”。当孩子看到,他能引发大人强烈的情绪波动,引起大人加倍的关注,他甚至有可能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所以,当家长,最重要的,终究是一个“度”的问题。
当孩子出现这种习惯时,我们既不能置之不理,放任不管,也不能反应过激,让孩子加倍逆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在所难免。
然而通过我们的耐心细致,反躬自省,我们一定能和孩子一起,克服困难。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你教育孩子,也就是在教育自己,对自己加以检验。”
有时候,最关键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通过发生的事情,我们意识到怎样提高和改善,教学相长,不断提升,和孩子一起,体验这个珍贵、短暂,又因短暂而益发美好的童年。
作者简介:温暖小武,又名武小暖,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管理硕士,大学教师和自由翻译。文静吃货宅,浪漫学院派,写暖心的文,记入心的事,把生活中的足迹,译成字里行间的欢喜。愿我们与世界,彼此温柔相待,愿我们都温暖,且有力。简书@温暖小武,微博@温暖小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