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给孩子讲故事,一般都会想到父母拿上一本书与孩子一起看。不过在我家,看书和讲故事是两回事,特别是在女儿4岁之前,我们经常在没有书的情况下,自己给女儿讲故事,我称之为孩子的“专有故事”。几年下来,我感到自己给女儿讲的这些不是书本上的故事,确实对孩子很有影响,有些功效是书本上的故事所难以达到的。这里就将我们讲的“专有故事”做个简单介绍,或许您也可以让孩子的“专有故事”成为书本故事的有益补充。
文|包林运 主播|普洱
1
讲重大事件
重大事件是指对于孩子而言的重大事件。从女儿大雪1岁起,我就给她讲述她的出生故事:“那天下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有一个又聪明又漂亮的小姑娘诞生了。爸爸、妈妈、姥姥、姥爷都在等着她的出生呢。她一生出来呀,护士阿姨就抱着她说:‘好漂亮的小姑娘呀,真是一个小美妞!’(点一下大雪的脸)她生出来的时候,体重有7斤4两,身高有51公分。爸爸妈妈最爱她。她的小名就叫大雪。”大雪特别喜欢听这个故事,我反反复复给她讲了好几个月。
我感觉,在孩子特别小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耐心听父母去念书上一个完整的故事。而孩子都会对和自己有关的事情特别感兴趣。这个时候给她讲她自己的故事,可以很好地激发她听故事的兴趣。在最初的时候,如果是书上的故事,可能孩子只能接受一些简单的只言片语,但如果自己是主人公,孩子就容易接受更为完整复杂的表达。
另外,像这样充满了爱意与欣赏的出生故事,对于宝贝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培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浓浓亲情,都有着书本故事无法比拟的功效。
2
讲近期事件
对于特别有趣的事情,我们会固定下来在一个阶段内反复地讲,我发现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记忆力也很有帮助。小孩子经常借助父母的讲述回顾自己的生活,对于自己日常生活的认知和记忆就会加深。除了反复讲述重大事件,很多时候近期的事情,甚至就是当天发生的有趣的事,都会成为我们给孩子讲故事的材料。晚上给孩子复述一件当天发生的有意思的事情并不困难,我想父母朋友们都可以做到。这样的故事不仅孩子听起来兴致颇高,而且孩子会随着父母的复述回顾当天的事件,亲身经历一遍与听别人说一遍有很大的不同,两相对照,对于孩子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经历大有裨益。相比之下,书上的表达虽然更艺术,但与孩子的生活可能缺乏这种水乳交融的亲近感。从学习语言表达的角度来讲,“专有故事”也可以作为书本故事的有益补充。
我们大多是复述特别愉快有趣的事情,借着复述让孩子又多一回快乐的体验;偶尔也会带出一些令孩子感觉遗憾的事情,借着我们复述的取舍与描述的方式,帮孩子化解不良情绪,也是把我们看待事物的观念渗透给孩子,我想这也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3
讲长辈童年
除了孩子自己的经历之外,长辈们的童年生活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主题。爸爸妈妈也都曾经是小孩子,当他们和我一样大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妈妈给孩子讲述自己的童年,甚至是姥姥给孩子讲述妈妈的童年,孩子会觉得原来父母长辈也都曾经是小孩,自己与大人们的距离拉近了;而成人在这种回忆中也会更容易体会孩子的心情与处境,增加对孩子的理解。这种讲述会让亲情像股股暖流在代际之间流转起来。
祖辈父辈的人生经历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其中既有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又有生生不息的家族文化。这些东西可以从幼年时候起就给孩子慢慢渗透。
以上是我们给孩子讲故事的主要内容,我们的“专有故事”大多以叙述事实为主,主要是孩子或者家人亲身经历的事。我想这是“专有故事”的优势所在,有再多再优秀的儿童书,也没有哪一本书是讲你的孩子你的家人的亲身经历。我偶尔会针对孩子在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对一些真实故事略加改动以达到某个教育的目的,但我没有给孩子讲过完全虚构的故事,我想普通妈妈讲这种虚构故事的能力显然无法与专业作者创作的儿童书籍相媲美,会丢失“专有故事”教育孩子的独特优势。
作者介绍
包林运,两个孩子的妈妈,杂志编辑,撰稿人,心理咨询师,著有《育儿先育心》
主播介绍
普洱,家有两男宝,在磕磕绊绊的育儿路上逐渐明白:面对孩子,需要智慧;面对自己,则更需要勇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