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幼儿,尤其是男孩子的父母,都会为孩子迟迟不开口说话而担忧,即便他们知道孩子各方面都很正常,说话是迟早的事,但孩子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大发脾气,仍会让父母感到万般无奈。实际上,那些说话比较迟的孩子,通常在动作协调性方面发展得很不错,如果父母可以尽早教会他们一些简单有效的手语,可能会让事情变得简单起来。
宝宝有自己的手语。
很多男孩比女孩开口要晚,如何和他们沟通成了早期阶段最令父母头痛的事。小琳的儿子今年2岁多了,是个活泼好动而且聪明可爱的孩子,唯一令她感到焦虑的问题是,宝宝至今还不会说话,即便他早就能听懂大人给他的各种指令:“都说男孩开口晚,但晚成这样也是够烦的,他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但是其余的事情都习惯用一个音来表达,我们听不懂他的意思他就大哭大闹。好期待他开口说话的那天啊!”小琳遇到的问题,在国外也不少见,有一些育儿专家开始研究如何让婴儿学会用手势代替语言,在早期阶段表达自己的意思。婴儿手语的支持者说,手语不仅能帮助你的孩子更早、更容易地与你沟通,还能帮助他们更早地说话,比如signbabies.com的创始人Nancy Cadjan,她一直以来都提倡婴儿手语。她说,婴儿发育到4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对手势有反应,但直到7 到9个月大才会发展出学打手势的协调性,学会手势让你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要,也让孩子的很多情绪与想法得到父母的理解。以下是她认为最有用的几个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