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妈妈的子宫脱离出来,我们便开始了不断与母亲分离的旅程——
第一次离开妈妈的怀抱自己爬行,第一次离开家上幼儿园,第一次把心事说给朋友同学而不是妈妈听,第一次彻底离家去上大学,第一次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直到我们拥有了自己的家庭,这一切,都在不停地分离。
如今已为人母,看着四处乱跳、会热情搂着我的脖子跟我说“妈妈,我最爱你了”的小人儿,他一天天长大,自主意识一天比一天强,我猛然意识到: 现在的我也正走在和孩子分离的旅程上。
记得这样一件事,闺蜜的孩子下半年刚去了幼儿园,她一整天都不淡定,在好友群里不断地自言自语。有过来人安慰她,像我这样的围观群众还打趣说:看来上幼儿园,有分离焦虑的是妈妈呀!
后来她这样跟我描述当时的心情:
好担心,他在幼儿园跟老师不熟悉,渴了饿了也不说怎么办?万一有别的小朋友推他怎么办?他总是胆子不够大的,会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儿么?他自己尿尿能搞好么?
真想老师开个全程直播,其实老师有建新生家长群,发一些照片或小视频。我一天看无数遍,可是我们家孩子上镜不多。下午我请假两小时,只为了等在幼儿园门口,第一眼看到他。
听完她的话,我彻底收起玩笑打趣的心。是呵,这就是一个母亲必经的历程吧。不用很久,丝瓜也即将背上小书包,大踏步奔向幼儿园。
每一个妈妈,一定都说过这样的话。“小时候真乖,长大了越来越不听话。”
是不是很耳熟,因为我们也是听着母亲这样的念叨过来的。在我们努力成长的路程上,母亲一边照料着我们的生活,一边不断的念叨:
“你上幼儿园的时候,可招人喜欢了!”
“你上小学那会儿,就是个乖孩子!”
“小时候你跟妈妈多要好了,什么都听妈妈的,一长大就叛逆了。”
看来当妈的都会缅怀孩子小时候的美好时光。那时候的孩子,全身心的依赖母亲,无条件的信赖母亲。
可矛盾的就是,当一个孩子得到母亲足够的爱时,他便开始有了自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和妈妈是两个独立存在的个体,这个时候,孩子便开始“不听话”了,开始变得叛逆起来。相比那个倔强的大孩子,小时候听话的样子母亲爱起来会更容易吧。
母爱在婴幼儿时期对孩子付出全身心的爱,是出于一种母性的本能。当然并不说孩子长大了,母亲对他的爱就少了。而是说孩子长大了,需要的爱有了一点变化了。他需要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被尊重,他不喜欢太多的限制。
孩子对爱的需求有变化,注定了母爱从开始建立的时候,就是为了分离而准备。
我们期盼孩子长大,却又要眼看着他们一步一步走远。作家龙应台曾经在散文《目送》里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散文片段
这或许,便是母爱的真谛吧。
-End-
本文系丝瓜妈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