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懂规矩,如何让他们知道明确的“规矩线”?

作者:涵妈育儿 10-21阅读:2964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和孩子接触最多的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孩子生下来本是一张白纸,他们本能地模仿和他们接触时间最长、与他们最为亲近的人一一父母,孩子表现出来的一些个性品质总能在父母身上找到根源。实际上,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的形象往往成为子女“自我形象”设计的参照

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孩子在童年时期个性、品德逐渐开始形成。此时他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模仿,而这种模仿又是没有选择性的因此父母的行为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甚至被孩子全盘接受。我国有句古话:“养不教,父之过”,也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宝宝不懂“规矩”

宝宝有了自我意识,开始有了自己的小想法,对爸爸妈妈的话并不是简单接接受了,偶尔会说“不”,有时可能还会很霸道地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面对刚刚对世界有些许认识的小宝宝,一味地宠溺已经不行了。爸爸妈妈也要根据情况宠爱他,并让他知道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则。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尤其对于2岁的宝宝来说,他们对规矩还没有概念。因为不知道什么是规矩,更无从遵守规矩了。

在一家人都安安静静地吃饭时,淘气的宝宝手里拿着一个纸筒,跑到妈妈身后敲妈妈的后背,见妈妈没有理睬他,又跑去敲爸爸的后背,爸爸冲他做了个大大的鬼脸,还冲他伸出巴掌,做出要打他小屁股的样子,宝宝更开心了,接着又去敲爷爷、奶奶的后背。

宝宝是在打人吗?显然不是,而是在玩耍。他并不知道自己的举止和行为是不礼貌和侵犯他人的。许多父母也都不把这当做一回事,觉得宝宝在玩耍,有的还会有意地配合他。

这种做法不太合适,父母的配合,无疑是在鼓励宝宝的这种行为。2岁左右的宝宝对“规矩”没有什么明确的想法。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行动可能给人带来伤害。如果任凭宝宝自然发展,他就会养成无拘无束的性格,对待外人也会采取这种突然出手的想法或举止。在他的心里,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如果对这种“好玩”没有给孩子一个明确的界限,孩子就可能把这种伤害人的事当做好玩的游戏继续下去,由家里而延伸到家外。大人们也许觉得小孩子恶作剧对其置之不理,而那些同他年龄相仿的小孩子,却很可能把他的这种“假打”游戏误认为是在挑衅予以还击。

因此,当幼儿做出不适宜的行为或举止时,不要斥责他,也不能对其的所作所为置之不理,而是要让他知道凡事都应有一个“规矩线”,不能超越了这个规矩的范围。你可以明确地告诉宝宝,玩“假打”的游戏也可以,但是“假打”游戏不能偷袭,比如在大家吃饭时,或在别人不知晓的情况下,这样的游戏会惊扰别人,导致没人愿意和他玩。


定规矩,2岁正当时

2岁正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好时机,太小的宝宝的理解能力和行为控制力都还不够,给他讲规矩,他不一定懂,也做不到;大一点的孩子,坏习惯已经养成了,纠正的难度就会更大。2岁后的幼儿,进入自主探索期,他开始发展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也初步具备了辨别是非和行为判断的能力,这为宝宝接受规矩提供了基础。而且幼儿也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他开始发现“什么是我要做的”“什么是妈妈要我做的”,这个时候行为的自主意识更强烈。2岁幼儿的记忆能力也使规矩的实施有了可靠的保障,即便大人不在场的时候,他也能主动遵守规则。当宝宝用小手指去捅电源插孔时,父母对他说,这很危险,是不能乱摸的。他就会意识到,电源插孔不能乱摸,至于产生什么后果,他是不知道的。但他会记住父母的话,不会乱捅电源插孔。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宝宝的规矩意识要尽早培养。一个建立了规则的宝宝,并不仅仅是“乖”“听话”和“好调教”。更重要的是,遵守规则的生活可保证宝宝在秩序中成长,学会判断是非善恶,自发地建立良好秩序与和谐的氛围。


明确“规矩线”,帮助宝宝自由成长

给宝宝立规矩,不能超出他行为能力的范围,由于2岁的幼儿理解力不强,太复杂的规则,会让他不知所措。所以给宝宝立规矩时,要让他知道明确的“规矩线”,告诉宝宝具体的行为标准是什么,不能只单纯告诉宝宝这件事不能做,还要解释清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某件事情是允许的。

让幼儿明确“规矩线”,不是限制宝宝,而是让宝宝知道做事的限度和底线,以使宝宝在规则的保护下,自由地发展潜力,自由地解决问题,自由地承担责任,自由地探索世界。

给宝宝树立规矩,是希望他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不是为了惩罚宝宝,给他的行为设置障碍。所以,要为宝宝创造有利于遵守规矩的条件和环境,而不是简单地指挥他,当他的评判官。如让宝宝按时上床睡觉,就要为他创造一个舒适的睡觉环境和氛围;想让宝宝看书的时候专注一些,就要给他提供一个安静的、没有干扰的空间。

在教育宝宝守规矩时,父母的态度也很重要。不能做一个左右摇摆的执行者,心情好时,对宝宝不适当的行为会妥协;心情不好时,又会对宝宝严加指责。这会使宝宝感到困惑,失去正确的评判标准。规矩一旦确立,要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

给宝宝制订规矩,还要符合宝宝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要苛求宝宝。如要求宝宝安静地坐上半个小时,不喊叫,不吵闹,不捣乱,这显然不现实。要经常问问自己,给宝宝制订的规矩合理吗?尊重了宝宝的需要了吗?随着宝宝渐渐长大,他的行为能力会发生变化,规矩也要随之作出及时调整。

即使给宝宝制订了明确的“规矩线”,他也可能在做事的过程中重蹈覆辙,将父母的嘱托抛到九霄云外。不要抱怨宝宝不长记性,老犯同样的错误,这是由他的特性决定的。千万别指望只对宝宝说一次,就能让他了解和遵守规矩。建立规矩不能一蹴而就,随着宝宝心智的发展,理解力、自制力的提高,他会慢慢学着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