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就医,家长准备好了吗?

作者:育果 01-31阅读:2678次

最近网络上、媒体上关于“流感季节,儿科患儿爆满,儿科不堪重负”报道层出不穷。我们儿科医生有一句口号“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只要您能等得起,宝宝肯定看得上。”

我们希望家长在就诊前做好准备,在就诊过程中,减少人为因素,稍微缓解宝宝候诊时间。

1.做好准备再去医院:

目前很多宝宝是因为发热就诊,建议先在社区医院或当地医院(病人相对少)查血常规,有些社区医院甚至能做流感检测(这些化验很简单,不会存在试验不准确的问题)。这样拿着化验结果再去大医院就诊,能减少宝宝候诊时间。

腹泻的宝宝看病,需要化验大便(目前轮状病毒同样有流行)。不要等宝宝到医院,再现等宝宝拉大便,耽误看病时间、增加交叉感染机会,甚至因为等不到大便,还需要二次就诊(回家后有大便再送检,再挂号找医生看,再调整用药)

目前绝大部分医院推出网络挂号、微信挂号的平台,提前预约会减少排队时间。

尽量选择白天就诊。因为白天安排的儿科医生(普通医生、各种专家)相对比较多,能减少等候时间。

一般发热、腹泻等疾病,在有儿科的二级或当地医院都能看,没有必要非去三甲医院或儿童医院,人为增加看病难度。

2.简单明了介绍宝宝病情:

有的家长特别细心,会把宝宝哪天几点开始生病(发热、呕吐、腹泻等),多少度、什么情况,如何用药,吃药后表现,几点又出现什么情况等等详细记录,就诊时一条一条给医生报告。

如果宝宝只是一个急性病(即生病几天),就目前公立医院就医环境,不允许医生花十几分钟去倾听家长叙述宝宝病情,所以家长要用明确简短语言告诉医生宝宝病情。如“××天前也就是周几(或几月几号)宝宝开始发热,一下就发烧39C(或是一开始低热,就是××度,从什么时候开始高热),吃退热药(什么药名)能退下来,××小时有升上去,到目前为止××小时一烧(或一共发热几次),还有什么症状(如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精神差),吃过什么药,家里或幼儿园有没有接触同样病人。在别的医院做过什么检查(一定要其它医院就诊记录及化验单、用药单等)。

在就诊时候,尤其是拿到化验单时,家长要想好问题,快速提问,不要反复提同一个问题,或反复求证,以免耽误后面患儿的就诊。

在医生开完药后,跟医生沟通一下用药疗程(即用多长时间药物),用不用复查,多长时间来复查,避免停药过早、疾病反复。

如果想得到充分沟通,可以挂特需专家号。特需门诊一般会限制病人数量,所以在特需门诊看病时会与医生沟通时间更长,沟通更充分。对于需要有更多沟通的家长,可以选择特需专家号。

3.疾病恢复是需要时间的,一般不需要在1~2天内因为一个病症反复就医:

经常在临床工作中碰到宝宝发热或是腹泻,家长恨不得一天3趟跑医院。家长经常会问“宝宝怎么老是发热,退热药吃进去,几个小时怎么又烧起来?”“发热时间太长或太高,怎么让孩子不要再发热了?”“宝宝发热(或腹泻)都一天多了,口服药也不管用(或是说药喂不进去),需不需要输液啊?”……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所有疾病都有发生、发展、好转、痊愈的过程。就拿发烧来说,发热是身体对抗疾病入侵的反应,属于身体正常的防卫机制,只有病菌被控制住(通过药物或自身抵抗力),才有可能不再发热。抵抗力或药物起效至少需要2~3天时间,所以任何病菌感染,不可能在一两天内就能症状消失的。家长要放松心态,如果宝宝在不发热期间,精神好,可以先在家继续遵医嘱服药,观察3天,发热无下降,再去医院就诊。

4.遵医嘱服药,尤其是抗生素:

家长要秉持“不需要用抗生素时坚决不滥用,但真正需要抗生素时,一定要遵医嘱足剂量足疗程地规范使用。”

有很多家长认为抗生素有很多副作用,当宝宝发热刚好,或症状刚减轻,立刻停掉抗生素;或是医生医嘱抗生素是一天3次,自行更改为一天1次或每次剂量减少,认为这样对宝宝好。这些都是错误的。可能会导致宝宝刚好两天,又发热了,反复就诊经历。

服用抗生素原则,一定是要么不吃,要吃一定遵医嘱足量足疗程,否则即起不到作用,又容易导致抗生素耐药。举一个例子,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化扁)是儿童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细菌感染,可引起宝宝持续高热、咽痛,抗生素疗程7~10天。有些化扁宝宝的家长,看宝宝用抗生素后,发热控制了,马上停用抗生素,不遵医嘱,没有用够疗程。导致细菌没有完全消灭,一有“风吹草动”,细菌又死灰复燃,再次发生扁桃体化脓。因此一旦宝宝必须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就要遵照医嘱,按疗程足剂量地将药用完,将细菌全部歼灭,不留残余,这样细菌就没有能力反弹,也就没有机会进化成更加强大的超级耐药细菌了。

家长在宝宝就医前及就医过程中做好准备,遵医嘱服药,就会减少宝宝反复就医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