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宝父母之雅雯:佛系妈妈,成就小小机器人专家

作者:rainbowfruit德国虹宝 02-28阅读:3930次

她是华夏之声的美女主持人,也是七岁小暖男的时尚辣妈。她hold住大人物的采访,也对小宝贝的喂养与教育游刃有余。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雅雯性格随和,而话语间又不失条理与逻辑。不论是对待工作和生活,她张弛有度,从容间,一切事情便妥妥当当了。她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是这样:不慌不忙,让孩子顺应天性成长。

小胖娃和蔬菜的拉锯战

大部分宝妈为孩子的饮食问题操碎了心,尤其是孩子处于1岁到3岁期间,营养是否均衡、膳食搭配是否合理,直接关系了孩子的健康、甚至成活问题。但是,雅雯在孩子的吃和长方面,倒是显得游刃有余。儿子刚上一年级,但个头很高,长得结实,看起来像是三年级的学生。她会有意识地给孩子多喝牛奶,儿子的体质不错,很少生病,雅雯对此很欣慰。

但有个问题也一直让她头疼:孩子比较爱吃肉,不爱吃蔬菜。她担心营养过剩带来的肥胖,担心可能诱发的慢性疾病!她知道硬要孩子节食减肥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一日三餐一定要保证,所以她一方面要求孩子多运动,另一方面在平衡膳食营养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她在饺子馅里加菜,提高孩子对蔬菜的接受度,给孩子做梨水、蜂蜜水,想办法让孩子爱上喝水。雅雯关注孩子的营养结构,为此她会专门去阅读很多相关书籍,针对孩子成长健康出现的问题,她会及时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法。她对什么时候给孩子断奶,如何添加辅食,尤其是对如何制作和挑选果蔬泥颇多心得:

换着花样“喝”蔬菜!雅雯在孩子五个月左右,将果蔬泥作为辅食,添加在孩子的每日用餐中,她精选新鲜有机的果蔬,打成汁或者做成泥,循序渐进地让孩子一周接受一种果蔬,一点一点地添加新的营养元素。每周为孩子添加一种新的果蔬,一方面让孩子接受和适应不同种类的水果和蔬菜,另一方面帮助孩子均衡营养。但后来,她发现其实自制果蔬泥做起来比较复杂,之后也会买成品果蔬泥。她说购买成品果蔬泥相对方便一些,吃起来感觉口感也不错,果蔬的搭配配方有时候也更加均衡合理。

看清配料表,对抗高糖和高盐!雅雯为了避免孩子摄入过量的糖和盐,在购买成品果蔬泥的时候,尽量选择原料表中只含有果蔬原料的产品。她追求一种天然、无添加的品质,如果配料表中有糖和其他的添加剂,雅雯就不会选择这个产品,即使它的口感再好。

你以为的新鲜,能把好好的孩子吃病了!和很多中国母亲一样,雅雯在孩子饮食方面尤其讲究,她会买最新鲜的水果、挑最新鲜的蔬菜为孩子制作果蔬泥。但后来她发现一个问题:就算买回来的蔬果是新鲜的,在自己制作果蔬泥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果蔬贮存条件不善,加工中的卫生安全隐患,导致果蔬泥的污染。你以为在喂给孩子最新鲜的东西,其实已经滋生了细菌,这很有可能导致孩子生病!

另外,亲手做果蔬泥不但麻烦,还会存在浪费的现象。做了一堆,可孩子只吃一口。剩下的不新鲜的果蔬泥又不可能再给孩子吃,只能扔掉,下次又得买新鲜原料重新做。这可愁坏了忙碌的妈妈!所以后来她会买成品果蔬泥。“一定要看品牌!”雅雯告诉我选对品牌,重中之重。入口的东西一定要有品质的保证,选对一个良心品牌意味着选择了孩子的健康未来。企业一丝不苟严抓质量、认认真真改进包装,将最新鲜、最优质、最安全的果蔬泥送到母亲面前,就解决了母亲的一大难题。她不用亲自制作,不用担心买到的原材料存在农药污染、不用担心果蔬加工中的细菌滋生,也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做游戏,花更多心思陪伴孩子成长。

佛系妈妈,对揠苗助长说NO!

“四五岁的孩子,学不了那么多东西。”雅雯在选择知识类的兴趣班的时候很谨慎,从来不盲目的跟风。一般而言,6岁的孩子才基本具备接受知识的心智,违反孩子的生长规律、揠苗助长,只会得不偿失。她鼓励孩子玩,让孩子在玩耍中探索知识,自然而然地激发他的求知欲。雅雯发现孩子对机器人有浓厚的兴趣,常常一头扎进去就是一整天,她就顺势将玩与学结合起来,给孩子报了智能机器人编程的兴趣班,激发孩子对编程、机械、电子、物理等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这个课程的接受程度很高,雅雯对此也很欣慰。

“学完了就去玩儿吧。”孩子刚上小学,还没有之前贪玩的状态中调整过来,还不适应有一定强度的学习。面对贪玩的小宝贝,雅雯和他约法三章:首要任务是学习,但学习完了就可以玩了!她只想告诉孩子,什么事情都需要高效率、保质量、有计划地完成,她认为这个人生信条,对孩子以后平衡学习和娱乐、甚至工作和生活都是极为重要的。每天雅雯会督促孩子保质保量地将作业完成,之后的时间就是孩子的娱乐时间和亲子互动时间。即使丈夫工作很忙碌,她会有意识地让他带孩子去户外锻炼,增进父亲与孩子的亲密度。

“自己选吧!但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雅雯是弹钢琴出身,但在学乐器方面她不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打架子鼓,是孩子自己的选择。雅雯总是鼓励孩子做决定,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她不想逼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想让孩子主动地

去选择,知道做出决定意味着承担责任,主动去实践自己的选择。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雅雯知性的魅力将我折服。爱孩子有很多种方式,而她选择的是理智地陪伴,鼓励而又欣赏孩子。

溺爱是成长的大敌

张弛须有度,在兴趣培养方面,雅雯尊重孩子的天性和自我选择,但在习惯培养方面,必须狠下心来掰!掰断旁逸斜出的枝丫,才能长得笔直高大。雅雯认为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需要扶正幼苗,甚至狠下心来修剪枝杈,把孩子的一些坏习惯纠正过来。雅雯是个细心的母亲,她观察到孩子不端正的行为,就会耐心地告诉他这样做为什么不对,但她更是一个理智而果断的母亲,该惩罚时,说一不二!

说起这件事,雅雯的神色显得愧疚,眼里折出怜爱。她知道孩子上一年级了,养育任务的重心就从“养”变成了“育”,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理习惯尤其重要。雅雯语重心长地说:习惯养不好,最后吃亏的还是孩子自己。她不想让孩子以后吃亏,就只能现在心狠!

“最夸张的一次是,我发现他放学回家数学课本都没有带回来,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也都没有收拾好带回来”,现在提起这件事,雅雯还有些哭笑不得。

“你今晚不要吃饭了”,她字字铿锵有力。任凭儿子怎么哭天抢地,任凭身为人母内心如何纠结和不舍得,那顿饭最后还是没让儿子吃。

“在那之后儿子就会主动收拾东西,然后跟我汇报”,雅雯笑了笑,可能是想到了儿子扑闪扑闪的大眼睛。

“但我不会老罚他,除非他做的特别不对”,说这话的时候,雅雯默默的温情溢了出来,愧疚也在眼角藏不住了。

育儿小知识:在心理学上,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是矫正行为的重要方式。在惩罚的过程中,家长有意识地将儿童错误的行为与某种他厌恶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儿童错误行为因此而减少。比如,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即刻给予一个能激起痛感或其他感官不舒适的刺激,如令人厌恶的声音;或者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及时给予严厉的否定性或警告性语句,包括瞪眼睛、用力把他抓住等动作;再如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及时暂停他玩耍或没收玩具,以阻止问题行为的再现。

操作要领:惩罚必须及时,即在问题行为出现后,立即惩罚。两者间隔时间越短,效果越好家长必须以冷静的态度来使用惩罚物,避免因情绪激动而加重惩罚的强度,造成不必要的危害一定要控制好惩罚的力度!!!强烈的惩罚会引起孩子不良的情绪反应尤为重要的是,家长需要将惩罚和向孩子解释为什么错了联系在一起,并引导孩子形成新的正确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