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安馨小课堂 初乳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作者:月安馨月子会所 03-14阅读:1207次

中国营养学会首次发布《婴儿喂养指南》(0~6个月)。目前的数据指出,我国0~6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其中农村母乳喂养率为30.3%,而城市仅为15.8%

第一口吃母乳可预防过敏

母亲分娩后,要遵循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的原则。婴儿出生后不久,要让宝宝尽早反复吸吮乳头,这样能刺激泌乳、增加乳汁分泌。对宝宝来说,初乳是最有营养的,更重要的是,初乳中富含免疫活性物质,有利于预防婴儿过敏,而且能减轻新生儿黄疸、体重下降和低血糖的发生。

而第一口奶若不是母乳,就可能为过敏埋下伏笔,日后出现迟发型过敏等不良情况。

六个月内纯母乳就可满足宝宝

纯母乳喂养能够满足宝宝所需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而且,指南推荐坚持让宝宝直接吸吮母乳,尽可能不使用奶瓶间接喂养人工挤出来的母乳。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母亲觉得自己的奶水很稀,担心给孩子的营养不够。事实上,专家指出,母乳就应该是稀的!专家解释说,牛奶中80%是酪蛋白,不溶于水,因此看起来比较稠,而母乳中最主要的蛋白质是乳清蛋白,其溶于水,所以看起来比较稀。

三个月后逐渐形成规律喂养习惯

新指南中首次提出顺应喂养的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理念,指出母乳喂养应顺应孩子的胃肠道成熟和生长发育过程。3月龄以前的婴儿,常常会因饥饿引起哭闹,妈妈平均每天喂奶6~8次或更多,不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

但宝宝在生后2~4周就基本建立了自己的进食规律,家长也应该明确感知婴儿进食时间。随月龄的增加,婴儿胃容量也逐渐增大,单次摄乳量也随之增加,因此哺喂间隔也应该相应延长,逐渐形成规律哺喂的饮食习惯。但要注意,如果孩子异常哭闹,应考虑非饥饿原因,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