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为人父母,尤其对于新晋爸妈来说,养育中的焦虑是一种逃不脱的宿命。孩子成长的不同时期会发生不同的状况,父母焦虑的原因也会有所变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请来一位临床工作20余年的儿科医生妈妈——新世纪妇儿医院的陈英主任,将这些焦虑的原因做了归纳总结,作为520的礼物送给大家!希望孩子可以健康快乐成长哦~
陈英
北京新世纪妇儿医院儿科 门急诊主任
一:吃出来的焦虑
1.辅食添加要科学
很多人都觉得,儿科医生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养育孩子也一定是游刃有余,其实也不尽然。陈主任坦言,工作初期,作为儿内科的医生,看病是专业,但对辅食添加这些儿童保健方面的经验还停留在书本上。
她还记得第一次给女儿的辅食里添加果汁,小家伙特别爱喝,一口气喝了50毫升。虽说果汁也按比例调兑了水,但是,显然孩子还是肠胃不耐受,喝完没多久就开始呕吐,眼看着吐湿了所有的衣服、床单、小被子,小家伙还没有好转的迹象,新妈妈的焦虑占了上峰,她完全没有往“果汁”上归因,而是开起了“内科医生模式”,在脑子里各种搜寻可能的病因,甚至想到了“肠胃畸形”的可能。跟着孩子一起折腾了一个晚上,本打算天一亮就去看急诊,没想清晨时孩子的呕吐止住了,精神也如常。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她这才意识到,这场“病”可能是果汁惹的祸。都说“医不自医”,作为父母,看到孩子生病,那些心疼和焦虑都是一样的。当焦虑占了上风,很多时候反而无法冷静的判断,即使是医生也一样。
不过,陈主任坦言,因为自己有了实际的养育经验,在临床工作中,也更加能对患儿的父母感同身受。很多父母都经历过因为辅食添加不当、引发孩子不适的情况,每次遇到这样的患儿,她都会在给孩子看病的同时,安抚焦虑的家长。
儿科医生有话说:
新手父母可以多学习一些科学的喂养知识,掌握每个阶段孩子的喂养需求和特点,关于孩子的吃,营养均衡是重点,给孩子吃对吃好才是健康的基础。
2.效果微乎其微的保健品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陈主任在接诊时,常常会遇到很多父母咨询——应该给孩子补充点什么?维生素、果蔬粉、DHA、还是益生菌?而作为一名普通妈妈,陈主任也在不少妈妈群里,被别的热心妈妈们安利各种营养品、保健品,她们对于这些产品效果言之凿凿,似乎不给孩子补充这些东西,孩子就会“输在起跑线上”。而最让人不安的是,很多父母听到这些被夸大的产品效果,似乎不加判断就会接受。对于这样的情况,陈主任时常感到惊讶和忧心。
陈主任解释说,与药品的严格监管不同,保健品的效果论证并不是非常严格,例如现在非常火爆的益生菌,对于过敏的预防、干预效果,便秘、腹泻的作用,在专业的医学领域都还停留在探索、讨论的阶段,而经过商家的包装,在很多人心中成了“万能药”。类似的保健品还有很多。出于对孩子的爱,父母们被各种夸大的信息所裹挟,生怕错过了什么,影响孩子的发育,甚至盲目进补,反而给孩子的健康带来危害。
那么需要给孩子补充什么吗?陈主任给出的回答是:如果孩子的生长发育一直都在正常的范围内,而且日常饮食均衡,就没必要吃任何营养补充剂或是保健品。
儿科医生有话说:
特别提醒各位家长,不要迷信保健品、营养补充剂,通过食物补充营养才是更安全更健康的选择。
二:病出来的焦虑
1.越是生病时越要保持理性
孩子生病是最容易引发父母焦虑的原因,没有之一。即使是儿科医生妈妈,只要孩子生病,就难免不淡定,只不过,普通父母是因为不知所措,医生妈妈是因为心疼不已。
陈主任说,现在的家庭大多是“4+2+1”的结构,一个孩子有6个大人宠爱着,孩子生病,即使父母是淡定的,也架不住其他人的焦虑。她的同事,包括她自己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孩子生病,作为医生原本可以很淡定地处理,但是,家里老人却怎么都不放心,只好带着孩子来医院请其他医生给诊断,虽然,这后来都成了同事们之间开玩笑的“老梗”,但确实年轻父母们很真实的无奈。
医生家尚且这样,更不要说普通的家庭了。陈主任说,在接诊中最常见的父母的误区,就是孩子一发烧,就急匆匆地第一时间送到医院里来。而事实是,这种情况下,医生也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因为刚开始发烧时,孩子的各种症状还没有显现,常规的血检要在发病24小时后检测才能发现问题,此时,医生能做的只能是告知回家观察。所以,如果孩子出现发烧的症状,父母首先要做的是保持镇静,观察孩子的病情发展,如果孩子的精神状态尚好,完全可以等一天再去医院。但如果孩子状态不佳,与平常差别较大的话,就应该提起注意,及时去医院就诊。
儿科医生有话说:
父母带孩子来医院看病时,通常是“排队几小时、看病几分钟”。这时,父母往往会觉得医生不负责任。其实,有经验的医生面对普通的感冒发烧,通过观察孩子的面色、精神状态,听诊、问诊,就能很快做出判断。特别建议父母学会观察孩子的病情、养成记录病情的习惯,跟医生沟通时,提供有效的信息,包括孩子发病时间、重要体征指标,如有无发烧、最高几度、有无咳嗽、有无腹泻、腹泻几次、大便性状等,这些信息能帮助医生更加有效地判断孩子的病情。
2.好气又好笑的囤药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囤药成了妈妈群里的一种风气。作为儿科医生,陈主任觉着这真是一个又好气又好笑、又存在危险的行为。
首先,药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而显然,囤药是完全没有经过医生开立处方这个过程的,这些药在未来使用时,是否对症、用量是否合理,都是未知数。要知道,这样随便乱用药,可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尤其是,这些药还是为孩子准备的。
其次,囤药时,这些药物的购买渠道也没有保证。很多药品是由代购完成购买的,就算代购本身不存在欺诈行为,但是,代购是否能保证药品的来源,却不得而知。
再次,很多妈妈囤的药品,都是国外的药物,很多还是直接在国外代购回来的,使用后一旦出现问题,也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儿科医生有话说:
作为医生,陈主任特别想提醒父母,处方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在正规的医院和药房购买和使用。囤药这种行为,不仅会造成钱财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比如药物引发副作用、药物失效导致治疗失败等,所以,强烈建议父母不要做这种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三:养出来的焦虑
1.打破一入园就生病的魔咒
孩子一上幼儿园就生病,这似乎是很多父母的烦恼。对此,陈主任也深有感触。她记得女儿两岁半入幼儿园的第一天,回到家就发烧了,一病就是一周。而之后近半年,孩子生病的几率也比入园前大大增加。而在出诊的过程中,也常常遇到父母抱怨孩子上了幼儿园容易生病。这让她开始意识到“入园生病”是一个普遍现象,在照顾女儿的过程中,她逐渐总结了一套降低孩子入园生病几率的秘籍。
陈主任分析说,孩子入园生病,除了交叉感染,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生活作息和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孩子在家里时,享受着两代人无微不至的照顾,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一入园,老师不可能像家人那样细致地照护,孩子要一下学会自己吃饭、洗手、上厕所,还要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很多孩子入园都会哭好几天,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免疫力。而如果入园前,孩子的生活作息与幼儿园差别很大,睡觉时间、吃饭规律、饮食结构都需要重新调整,孩子一下不能适应幼儿园的作息,就会不可避免地容易生病。
儿科医生有话说:
提前半年就开始为入园做准备,逐渐把作息调整到与幼儿园作息一致,并且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饭、如厕,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孩子入园后生病的几率。
2.学会甄别正确的科普信息
现在信息发达,父母们能比较容易地接触到大量的医学科普知识,不过,面对繁杂的信息,鉴别和筛选也非常重要。
陈主任自己也常常会写一些科普文章,在微信公众号上与读者分享自己在临床工作中接触到的案例和总结出的育儿经验。她说,即便是儿科,也是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不同分科的医生专业侧重不同,临床医生和从事理论研究的医生也各有所长,所以,选择阅读医学科普文章时,可以从医生的分科和工作性质来鉴别。例如,对于儿童疾病类的文章,各科的临床医生写的科普文章更为妥当,因为他们是直接接触患儿的人,他们的经验更加真实、丰富;而关于孩子的喂养、护理,当然是保健科医生的专长……
陈主任建议,父母在学习科普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会辨别信息的质量、来源,不盲从,不偏信,用优质的知识武装自己,做一个不焦虑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