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教育怪状:家境越不好,越容易产生穷人家“富二代”

作者:漫说健康 02-28阅读:5352次

一提到富二代,大家眼中印象究竟是怎么样?

是那种好吃懒做,挥金如土的败家子,还是那种不求上进,目中无人的狂大者?

正所谓: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五服。总之,富二代在传统印象都是给人留下负面印象。

然而,有一种说法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同:

人世间最气人的事情,就是有的人比你有钱,比你颜值高,结果还比你聪明,更要命他们还比你更加努力!

随着中国城市新中产阶级的不断崛起,越来越多富二代由于家庭背景的原因,他们拥有相对较高的人生起点,他们有着良好的家教,保持这优良的传统,自身有特别努力奋斗和追求上进,所谓的金钱或地位所带来的虚荣,对他们没有过多的吸引力,更多去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

因此,那些品行端庄、吃苦耐劳的富二代越来越多,而穷人家的孩子却粘上了以前富二代的毛病。

自己宁可吃苦点,也要满足孩子的物质上需求

这最大的原因就是家人对孩子的补偿心理,认为家境不好,就越不能亏了孩子。这种补偿心理来源于长辈的自我安慰,他们认为宁可苦了自己,也不能穷了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就逐渐习惯了伸手讨要、缺乏感恩心理,逐渐慢慢成为了穷人“富二代”。

如今,越来越多创富神话不断冲击了社会各个阶层,越来越多没有创富的人,就会把责任归咎于社会不公、阶层固化以及机遇等。因此,他们就会将希望倾尽所有对孩子进行补偿,逐渐让他们认为:我宁愿自己吃点苦,也让孩子过上跟别人一样的生活。

在这样的教育下,家境越不好,越容易就会把正常教育当成吃苦,并且让孩子认为吃苦是可耻,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能突破阶层,这样导致孩子的责任感差、社交能力欠缺,从而在工作后成为团队做事不动脑筋,出问题就只会推卸责任的“温室孩子”。

别让孩子粘上自己穷酸气?保持自己“自尊教育”?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在这样社会现实中,那些贫穷的父母往往培养孩子过剩的自尊,为了怕自己孩子沾到自己穷酸气,干脆尽大可能去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和需求。

然而,这样“自尊教育”,却孩子特别“晚熟”。当同龄人已经踏踏实实为一日三餐,十年后的生活搏命时,他们却抱着热乎乎的自尊心,总幻想这自己只要摆出成功人士的派头,就能成功。

这样的自尊,若放在现实生活中立刻变得“不堪一击”,虚荣不能帮助任何撑过一生。这样的贫富差异,其本质是确是教育上差异。

当富人阶层不断培养自家孩子去适应社会,而穷人阶层却无限度去用各种各样的“幻想”却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结果,那些富人家“穷二代”就逐渐富有,而穷人家“富二代”便越来越穷。

将自己人生不足归咎于社会,只会让后代进入一个死循环

有不少家长会认为:反正自己命运就是这样,谁叫我不是含着金钥匙出来!然而他们有曾想过,自己是否有正视过自己人生失败,反思贫穷的成因呢?若父母把自己人生过错归咎于家庭、社会等,则后代还可能会处于偏执的怪圈变得又穷又骄傲。

因此,各位家长们需知一点:坦然面对自己不足,比故作坚强更加有威信。教育上的差异,会定格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异,甚至还会加剧阶层固化。

这种差异,并非能通过一间好的学校改变,而是你的父母能否以平常心去面对自己处境,去反思与成长中不断摸索适合自己教育后代的方法。

希望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要懂得自己在孩子教育上的地位,再大的教育资源差异,都比不过父母心态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