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从孩子弹琴探究情商与智商的关系

作者:未成年人心里健康教育 02-18阅读:1845次

一位孩子母亲给我描述了这样一个家庭场景。周日的上午,母亲让孩子练习周六学的钢琴曲目。在练习的过程中,曲目中有一小段孩子怎么也弹不好,于是母亲拿出手机播放钢琴老师的标准弹法。孩子听完一遍弹一遍,还是没弹对。母亲再重放一遍,孩子听完再弹一遍,还是弹不好。这样重复了十几遍,母亲失去了耐心,大声对孩子说:“你今天弹不好就一直弹下去,什么时候弹好了什么时候休息!笨的要死,没见过你这么笨的!”说完,继续重复播放手机里面钢琴老师的标准弹法。孩子再听,再弹,可还是弹不对。这样又反复了十几次,母亲愤怒地对孩子说:“行了,别弹了!你上课都干什么了?!这么简单的曲子,弹了好几十遍了都弹不对。这两年钱都白花了,你个完蛋货,滚一边去!”于是,孩子哭泣着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母亲还在骂骂咧咧。

家长必读-从孩子弹琴探究情商与智商的关系

这个场景相信在很多家庭中都发生过,即使不学钢琴,学英语、绘画和跳舞都一样。但这里有一个矛盾的地方不知道大家是否看出来了。

首先,母亲最初的想法是什么?一定是想让孩子学会一门才艺,把不会弹的那一段弹对、弹好。可是现实结果是什么样的呢?是孩子把错误的弹法练习了几十遍,把错误的弹法练习的滚瓜烂熟,可正确的弹法一遍也没练,也没学会。这个结果与母亲的初衷是矛盾的。

那么母亲为什么没有意识到这个矛盾,还让孩子一遍一遍地练习错误的弹法呢?是母亲的智商低?肯定不是。如果不是,那这么明显的矛盾现象母亲为什么重复做了几十次却没有意识到呢?答案:蒙蔽母亲慧眼的是情绪,是无法自我控制的负面情绪。场景中的母亲即是一位情商(情商,即控制情绪的能力)较低的人,正是低情商阻碍了智商在生活各个方面积极作用的发挥,造成各种各样的矛盾而无法觉知,做出很多“弱智”的行为,产生很多背离初衷的后果,最终受伤害最大的是孩子。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很常见,比如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也是如此,这时候的孩子忘记曲目,而且在母亲的作用下孩子心里也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紧张之余想起正确的内容显然不太可能,正确做法是母亲们如果有条件的话就寻找老师视频电话指导一下,再其次梳理孩子的情绪,切不可给孩子增加压力,应该多鼓励孩子,相关数据表明,上述情况下,母亲如果增加孩子的心里负担孩子能想起内容的概率为5.6%,而梳理孩子情绪鼓励孩子的情况下孩子能想起内容的概率为68%,希望家长们要选择正确的做法!

本文为山枫老师原创,如果转发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