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家庭式教育第一关,才是最真实的爱

作者:龙鹏 09-22阅读:5231次

今天在一微信公众号看到一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前段时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一新生四处寻找学长学姐开学帮背行李,均未得到学长学姐肯定答复,之后口出狂言,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宇宙的中心。由于文章有对话截图,废话不再多说直接上图,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学长学姐你会怎么办?

怎么样?看完是不是很值得深思?一个本科生而且年级轻轻既然会有这样的思想——天下唯我独尊!此消息一出,一师范学生对此表示很郁闷,网友表现出极大的愤懑,许多人跟帖说,这孩子“真没家教”,“学校应该取消他的录取资格”,“这样的素质不配当老师”……的确,如果让这样的人当了老师,不知道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

一个大学新生,在对学校不熟悉,对开学那天有担忧的情况下,寻问一下学长学姐能不能帮忙搬行李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是处于一种未知和初来乍到的状态里,拉他们一把也是应该,再说进校后大家都是兄弟姐妹,互帮互助也没问题。但前提得是,要有基本礼貌,要给别人的选择以尊重,不能强求别人,这是基本人情世故之理,也是基本情商体现。

可该新生,面对学姐“我看看有没有时间,能帮我就帮吧”这种正常回答,不仅没有正常给以“谢谢”“麻烦了”等回应,反而是来了180度大转弯,态度恶劣,还破口大骂,尤其是那句“你们作为学长学姐不应该时时刻刻围绕着我们转吗”最戳人心。显然,其真把自己当成了宇宙的中心,不明事理和没情商的标签也凸显出来,现在被公之于众,更是徒增尴尬。

孩子把自己当成了“宇宙的中心”,成了“高级利己主义者”,责任在谁?家庭教育难辞其咎。在独生子女时代,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孩子自然也成了每个家庭的“中心”。父母倾其所有,想方设法宠溺孩子,一切围绕孩子转,自己不能以身作责,也不注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一个不尊重别人的孩子背后,一定站着一个不善于尊重别人的家长;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背后,也一定有一个自以为是、是非不分的家长。

刚刚卸任的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曾在许多场合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一个家庭,在正常的情况下,一定不要把孩子摆在家庭的中心或最重要的位置上。

这一观点听上去好像不符合情理,但个中原因却十分简单:一个家庭若把孩子摆在中心地位,就会导致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错位,这种错位很可能导致孩子在社交生活中的错位——自我中心、目无他人、缺乏互助意识、不会换位思考、缺乏合作精神等,其实,刚刚经历高中教育的大学新生,在身份和环境的变换中,有不适应的状况是正常的,一般是可以调节好的。可如果失控的话,比如出现“把自己当成宇宙中心”潜意识愈演愈烈并妨害他人的情况,那这锅就不该甩给客观因素的变换,而是应在其自身、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上找病因,相关反思也要跟上了。

现代子女一般独生子女或两兄妹最为普遍,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也都成为父母的掌中宝,我们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还处于童年时期的小学生就开始反抗或者对父母爷爷奶奶开始大动手脚,随着时间的积累,随着孩子的成长当处于温室中长大的孩子怎么去面对社会,现实社会的压力怎么扛,怎么独挡一面?

作为家长,同时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教育者,要努力发现和挖掘隐藏于每一个生活细节中的教育因素,善于把生活中的小事变成引导和教育孩子学会做人的契机,成为优秀家长,并不是说家长要具备多么高的学历,或毕业于多么著名的学府,或具有多么显赫的社会地位,而是说家长身上要具有优秀品格——诚实、善良、宽容、勤奋、坚毅、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等。这些优秀品格会在孩子身心上进行“复制”,引导他们学会为人处世之道。切不可一切以孩子为心,对孩子的错误得过且过。对于孩子的过错,家长也不可过于宽容,该批评的批评,该惩罚的惩罚,同时要检点自身,是否给孩子带来了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