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台北6月20日电(记者钟群 查文晔)台湾多位教育界专家20日在台北举行的一个论坛上呼吁,应在幼儿园普及注音符号学习,以预防幼儿升读小学后发生阅读困难。
在台湾阅读协会当日举行的“及早教、及早学:帮助儿童探索知识和想像世界”论坛上,来自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东大学等院校的教授及多位台湾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指出,将注音符号的学习提早到学前进行,对幼儿入学后中文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尤其是对出生于社会经济弱势家庭以及患有身心障碍的儿童帮助更大。
注音符号是一种为汉字注音而设定的符号,1913年由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颁行,后又经过多次修改,目前仍是台湾地区通用的拼读工具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育必学内容。
台东大学师范学院院长曾世杰表示,幼儿学会注音就能接触语汇,跨过识字的困难门槛,及早进入阅读世界。据统计,台湾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平均识字量约1300个,但课本出现的汉字不到700个,小朋友主要是通过注音自学。
台湾阅读协会的统计显示,台湾超过九成的幼儿进小学前就已学过注音符号,但各幼儿园注音符号师资、教材、教法品质参差不齐,且幼教师资课程中没有培养注音符号教学能力的课程,注音符号学习也未纳入现行幼儿园课程大纲。
曾世杰说,公立幼儿园较少教注音,但弱势家庭的幼儿大多优先进公立幼儿园,结果升读小学时常因没学过注音,语文能力远不如其他同学。
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柯华葳在论坛上呼吁,应鼓励学术界投入注音教学研究,改善幼教师资课程,对弱势群体社区的幼儿园进行注音教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