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转眼间,闺蜜家的二宝已经一周岁了。
这个胖小子,爱笑、卖萌和撒娇,特别招人喜欢。可只有一点让闺蜜很犯愁,那就是他至今不会走路,身边和他差不多大的宝宝,早已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于是,闺蜜这个焦虑的老母亲,每天教儿子学习走路,就是她的“工作”之一。
关于走路,闺蜜小两口也发生了冲突。因为用拉着大胖儿子走路,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她希望着老公能尽绵薄之力。
可只得到一句:“到时候自然就会走了,你着什么急。”
关于闺蜜儿子学走路的这个问题,我当然是支持闺蜜老公的想法。
每一个宝宝身体发育的情况不同,不能一味把自己的宝宝和别人家的做比较。
我儿子在16个月之前,一直是“爬行动物”,这可急坏了不少人,但凡知道我儿子都已经十几个月了,还不会走路的人,都特别同情我。
“怎么还不会走路啊?” “你不要懒,要多教他怎么迈步、走路。” “要不去医院看看吧。”
我之所以没有过多担心,甚至还有点“迷之自信”,是因为体检时孩子各项发育指标都正常,而且我始终相信儿科医生的一句话:宝宝的“坐、爬、站、走”都不是学出来的,而是随着发育水到渠成。
2
经常看见有家长,双手放在宝宝的腋下,不知疲倦地教宝宝迈步和走路,或者上演单手功夫,一只手拉着宝宝学走步,每当这个时候我心里就想:“迟早的事,何必那么着急呢?”
一般来说,宝宝在11~14个月,就可以试着学着走路了。
过早地让宝宝学走路,到底有哪些害处呢?
损伤宝宝骨骼
专家研究表明,在宝宝学走路的时候,最好减少人为的辅助和干涉。
小侄女经常被奶奶双手扶着腋下教她走路,有时候奶奶双手累了,就单手扶着宝宝走路。有一次,小侄女被绊了一下,突然身体前倾,眼看要摔倒,奶奶下意识用力拉宝宝,结果小侄女手被拉脱臼了,哭得呼天抢地,让人非常心疼。
生活中过早教宝宝走路的事常有发生,如果不小心造成宝宝骨骼损伤,甚至脱臼就得不偿失了。
不利于宝宝前庭平衡功能发展
当宝宝有了走路的意识,比如扶着沙发或者茶几,蠢蠢欲动想迈开第一步,可无奈又被胆小打败了。许多父母,哪能坐视不管呢,一定是要助一臂之力的。
可这个跃跃欲试的过程,是宝宝正在“思考”自己如何hold住身体才不会摔倒,是先迈左脚还是右脚,这些思想斗争,包括多次的尝试,对于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很有好处。
有时候父母的好心“帮助”,反而剥夺了宝宝的锻炼机会,为宝宝以后学走路,埋下“坑”。
形成O型腿或X型腿
过早学走路,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可能影响宝宝的腿型。另外,尽量不要用学步车、学步带等辅助措施。
一岁之前,宝宝的下肢肌肉和维持足弓的小肌肉群还没有发育好,而且,宝宝的腿部力量不够,不能很好地支撑整个身体的力量。
过早让宝宝学走路,脊椎和下肢就需要负担更多的重量,长期如此,可能会让宝宝的脊柱和下肢变形,导致形成O型腿或X型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