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刚出生7天,经历两遍全身“大换血”:都是黄疸惹的祸!

作者:百科名医 01-17阅读:2611次

健康科普,来看看【百科名医】吧!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表现为刚出生的婴儿身上或脸上皮肤偏黄,主要是由婴儿出生早期胆红素生成过多以及肝脏不够成熟,代谢胆红素能力比较差导致的。这是大多数新生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处理,早开奶,促进大便排出,过段时间即可恢复。

但是,有种新生儿黄疸却需要注意病理性黄疸


近日,长沙一新生儿(化名毛毛)出生3天后,皮肤开始发黄,到了第七天,黄得越来越厉害,孩子不吃奶,还发烧,烦躁不安,家人赶紧将孩子送到了医院。医生诊断为重度黄疸,并伴有重度贫血和蚕豆病,如果不快速将孩子的黄疸降下去,有可能发展为胆红素脑病,出现听力障碍、四肢抽动甚至脑瘫,严重的将危及生命。但是由于蚕豆病的存在,照蓝光降黄疸效果不明显,紧急情况下,医生决定对患儿实施新生儿换血术,医护人员迅速准备,开启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术,两个小时换血量650ml,相当于将婴儿体内的血液换了2遍。当天晚上,患儿黄疸明显减轻,病情稳定了下来,经过后续巩固治疗,孩子康复出院了。

上述新闻中的毛毛患的就是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若不及时治疗,胆红素会透过血脑屏障导致神经系统损害,甚至会留下神经系统的严重后遗症。包括智力发育障碍、运动发育障碍,听力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等。因此正确认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非常重要,以便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严重后遗症的发生。

那么,宝宝出现黄疸后该如何辨别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呢?

宝宝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首先表现为面部皮肤发黄,4~6天时黄疸最明显,一般在7~10天内消退。早产儿可以延迟到生后第3周消退,这是生理性黄疸,是正常的。妈妈要注意观察:如果宝宝出现黄疸时间过早或超过10天仍不消退,就不能认为是生理性的,要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以辨别疾病引起的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如果在下列情况下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1.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如果足月新生儿在两周后,或早产儿在4周后黄疸仍然持续不退。

3.黄疸伴有精神差、嗜睡、拒奶、体温不升、呕吐、腹泻、腹胀、体重不增等。

4.黄疸消退后又复现,并且呈进行性加重。

如果宝宝出现以上情况,请一定要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诊断治疗。

目前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主要如下:

1.光照疗法

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未结合胆红素经光照后可产生构形异构体、结构异构体和光氧化作用的产物,其中以结构异构体的形成最为重要,它能快速从胆汁和尿液中排泄而不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是光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的主要原因。

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是蓝光照射。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可采用连续或间歇照射的方法,至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时。

3.药物治疗

应用药物减少胆红素的产生,加速胆红素的清除或抑制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包括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4.支持治疗

主要是积极预防和治疗缺氧、高碳酸血症、寒冷损伤、饥饿、感染以及高渗药物输注等,防止血脑屏障暂时性开放,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百科名医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