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宝宝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现在的家庭对于孩子的饮食也是十分讲究的,在正常的一日三餐之外,很多家长会给孩子保健品或其他食物,希望孩子能更好成长。其实,爸爸妈妈的很多行为对宝宝免疫系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宝宝的免疫系统发展直接影响着一生的生活质量,这是至关重要的。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家长们平时的哪些行为会造成宝宝免疫力的下降。
经常给宝宝吃零食会降低免疫力
作为爸爸妈妈,我们要减少孩子食用破坏免疫系统的食物,比如各式各样零食中含有的人造甜味剂、油炸食品、碳酸(含糖)饮料、食品添加剂、各种脂肪(反式脂肪)等,尤其是经过多重加工的食物,如腌肉、罐头等等会损害宝宝的免疫系统,能不吃就不要给孩子吃,新鲜少加工的食物才是宝宝们的首选。另外,不要一次给孩子喂过多的食物,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每个星期都要给孩子吃鱼虾等优质蛋白的食物,不仅可以获得满足身体需要的DHA,还可以帮助调节心血管健康,对于孩子的免疫系统发展也是很有利。
宝宝的营养不充足或者不均衡会降低免疫力
宝宝免疫系统的发展,肯定是离不开各类营养元素的。我们熟知的维生素A直接参与免疫功能,不但能提高免疫细胞活性,对免疫抗体的生成也有促进作用。其次,充足的维生素A能保持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的结构完整,因此缺乏维生素A可导致宝宝的呼吸道和消化道屏障功能下降,给病菌入侵以可乘之机。因此,摄取足够的维生素A,能够增进人体屏障,提高宝宝免疫细胞的活力和数量,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
另外,维生素D对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也有作用,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D,意味着免疫系统杀伤T细胞在对抗感染时没有足够的战斗力。所以,儿科医生都会建议家长给孩子每天坚持喂鱼肝油,直至三周岁,这不仅可以补钙,更能为孩子的免疫力发展打下基础。
宝宝长期在过于干净的环境中容易免疫力低下
很多家长特别在意孩子的卫生问题,每天都会将孩子的房间和衣物等消毒处理,让孩子尽量生活在没有细菌的环境中,然而这种行为对孩子免疫力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如果孩子长期接触的细菌很少,自身的菌群系统会失调,导致宝宝免疫力低下,更容易被外界细菌病毒侵袭而感染生病。
对于健康的孩子来说,一般的清洗、晾晒就足够了,不需要额外消毒。如果过度地给宝宝的奶瓶和用具消毒,或者过度地在喂养母乳前擦洗乳房都会减少婴幼儿接触正常细菌的机会,会延迟、阻碍或破坏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不利于宝宝免疫系统的建立。
给宝宝滥用药物 造成免疫力低下
抗生素会干扰人体的免疫系统,这个大家都知道,对于年幼的宝宝更是如此了。每一种抗生素都有耐药性,尤其是滥用或没有使用足够疗程的抗生素,都更容易导致病情反复,进而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下降。而且抗生素本身会对肝、肾、胃肠道造成一定损害,家长千万不要擅自给孩子服用抗生素。如果孩子需要用药治疗,一定要先咨询医生。宝宝普通的感冒发烧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而给宝宝乱用药,适当的感冒发烧等小病,反而会加速宝宝免疫力的提升和健全。
宝宝睡不好也会降低免疫力
睡眠是保持正常免疫力的很好的方式。要宝宝发育好,就要让宝宝有一个良好的睡眠。科学研究证实,睡眠不好的宝宝更容易生病。
虽然根据宝宝自身的情况,每个宝宝的睡眠时间都是不一样的,不过基本上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例如新生儿每天要睡16-20小时,1-3个月宝宝每天睡16小时左右,一般宝宝越大,睡的时间就会少一些。
另外,家长要给宝宝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患有影响睡眠的疾病要尽快带宝宝去医院治疗。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即使在节假日也要合理安排宝宝的睡觉时间。
宝宝过度或过少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可是,对于宝宝来说,过多的运动对身材是有损伤的,会让具有杀伤病原体的白细胞的寿命缩短,使得宝宝的免疫力降低。
根据宝宝实际情况来安排他们的运动。小月龄的婴儿可以挥舞锻炼一下自己的四肢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会走、会跑的大宝宝就可以稍微多做些户外运动。
爸爸妈妈应该每天都安排宝宝做些运动,户外运动是很好的选择。运动后要是宝宝精神状态好,吃饭、睡觉都很正常,说明运动量合适;要是宝宝出现了特别困倦就说明运动量过大,家长应该及时让宝宝休息以及补充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