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妈妈一人带两娃,还能高质量陪娃,她们究竟做了什么?

作者:小小苏 08-19阅读:1177次

苏妈的话:今天推荐给大家的这篇文章,来自现居德国的悠悠妈,一个非常爱思考、擅观察的高知妈妈。她的公众号“德国育儿研究”已写100多篇原创走心干货,一定会让你收获满满,喜欢的话动动手关注吧。

文:悠悠妈

公众号:德国育儿研究(ID:yoyomadeguo)

悠悠的幼儿园班上,从去年开始也陆陆续续有妈妈生二胎了,这让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国外妈妈究竟是怎么做到一人带两娃的?她们带娃真的有传说中那么轻松吗?

1

先说一下背景,悠悠上的是德国幼儿园中的小小班,专门接收1-3岁孩子。她2014年12月份一岁半入园的时候,班里的12个小朋友都是一胎。去年9月班里有两个二胎宝宝出生。

每天早上送悠悠上幼儿园的时候,碰到生二胎的妈妈,她们总是先从车里提出睡着小宝宝的安全提篮放在地上,再把老大从车里抱出来。然后一只手拎着安全提篮,另一只手牵着老大往教室里走。

一开始我还纳闷过,为什么每天送老大上幼儿园的时候要带着老二一起呢,多累啊!原来,这是我潜意识里的中国思维惯性在作怪,总觉得家里应该有人帮忙。后来才想通,德国这边家里没老人,也没保姆帮忙,爸爸白天要上班,妈妈当然去哪里都得把孩子带在身边了...

到了教室,德国妈妈把小宝宝连着提篮一起放在地上,班里的小朋友都跑过来围观,两三岁的娃正是对小baby感兴趣的年龄,看到比自己更小的小人儿都充满了好奇,摸一摸小baby的小手、小脚丫,仿佛自己一下变成了大哥哥大姐姐,照顾小宝宝的情绪油然而生。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小baby从小就有大量接触其他孩子,观察其他孩子玩耍的机会,社交生活从一出生就开始了。而班里的两三岁娃们也对朋友的弟弟妹妹发生了兴趣,以为这是一种常态,一点儿也不排斥比自己年龄更小的婴儿。

自从班里小朋友的妈妈生了二胎,悠悠就把她的娃娃玩偶们全都以朋友的弟弟妹妹的名字来命名了,一个叫Felix,一个叫Shalotta, 而且她还声称Felix和Shalotta就是她的brother和sister(意思是亲生的),动不动跟幼儿园老师讲她的sister哭了拉尿了,brother饿了要睡觉了,一度让老师真的以为我怀二胎了,悠悠马上要迎接弟弟妹妹呢.....!!!有了幼儿园妈妈生二胎的铺垫,我想我以后生二胎的话,连做大宝的思想工作都省了,因为她已经觉得有弟弟妹妹是件很正常很好玩的事情了啊。

2

在德国上早教班,不管是运动课还是音乐课,由于早教班都安排在工作日,有了二胎的妈妈也只好把二宝带着一起去。早教老师会贴心地专门另辟一个角落铺一块软垫在地上,供二胎宝宝活动,妈妈们一边陪大宝上早教,一边还要顾着一旁的二宝,一点也不轻松。如果正在忙着照顾大宝,二宝又哭了,别的妈妈见状也会过来帮帮忙,甚至几个带了二宝的妈妈会轮流呆在二宝身边照看。

早教课上的孩子们也对新来的小宝宝充满了兴趣,他们时不时跑过去观察一下小宝宝在干嘛,和小宝宝互动一下。虽然偶尔动作有点大,但总体气氛是很温馨有爱的。

而小宝宝呢,从小就跟着大哥哥姐姐们一起免费蹭课,有很多机会与家人以外的人接触,社交生活丰富,见世面,熏陶浸润,早教的精髓不就是这样的吗?

3

前段时间,有个六个月大宝宝的妈妈向我咨询:“宝宝醒着时,我一般都是和她唱歌、聊天、散步,但白天那么长,感觉她还是好无聊,请问还可以做些什么让她充实一点啊?” 这应该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问题。现在大家都提倡高质量陪娃,这又给很多妈妈多添了一份焦虑:我的陪伴到底够不够高质量?

今天,悠悠妈想提出另一个视角的看法。很多人误以为,高质量陪娃就是要安排一系列早教游戏,手指谣、讲故事、涂鸦、创意游戏、表演、运动、逗笑等等项目马不停蹄地一个接一个送到娃面前,仿佛一停下来,娃就无聊了,父母的陪伴质量就低了,错失了早教良机。

其实,这样子高强度的“人为早教”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现实的。父母对自己设定这样的目标,是累了自己,也苦了宝宝。这就好比我们看一部两小时的惊心动魄的电影会觉得很爽,但如果让你一部接一部地看一整天,刺激过度,也会觉得累,也会有看不进去的感觉,不是吗?

生活就是最好的早教,最好的早教不在早教班,而在生活的耳濡目染里。高质量陪伴,既不需要一整天都围着娃转,也不应以牺牲自己的生活为代价。父母过好自己的生活,活出精彩,孩子自然会吸收和效仿——这一点,德国父母每天都在身体力行地做着。

购物

在德国超市里,常常能看到爸爸或妈妈把宝宝背在胸前,一边逛超市,一边自言自语地对宝宝描述着手上正在做的事。再大一点的孩子会和父母一起认识和挑选食物,由孩子来付款。

做饭

我曾经和德国妈妈抱怨,一个人在家又带娃又做饭的时候,悠悠总是抱着我大腿哭,不愿意一个人玩。我本以为我家孩子属于难搞型的,会得到他们的同情,没想到德国妈妈的反应却很一致:“那当然了,你在做饭,孩子想看你在做什么,这很正常啊!”

原来,她们在做饭的时候,都是把孩子放在旁边的餐椅上,让孩子能够看到妈妈手头上正在做的事情,切菜的时候递一块蔬菜给孩子尝尝,一会儿和孩子互动一下,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语言输入。(推荐阅读《实例示范 l 想让孩子能说会道,你需要做到这四点)》

家务

哪有一个妈妈是不需要做家务的?收拾整理房间,洗衣服晾衣服,家里永远有做不完的家务,我们根本不需要等到把家务做完了再来陪娃。因为,做家务本身就是很好的早教机会,在孩子眼里家务就是游戏,不如把做家务这件事和高质量陪玩结合起来吧。具体如何做,我以前写过,请阅读《用生活完成教育,孩子的独立性原来应该这样培养》

出游

国内家长的看法多是,孩子太小,少带出去点好,等大了再带出去。德国家长不这么看,去哪都把宝宝带着,不因为小宝的出生而限制父母的活动范围,更不觉得把孩子带出去是件坏事。

去年11月,幼儿园组织圣马丁灯笼节巡游活动,那晚正值下雨,冷风嗖嗖,我们打着伞,穿着雨衣,拎着灯笼在街上巡游,而那些生了二胎的家庭也都推着小宝宝举家来参加巡游活动,没有一个家庭把二宝留在家里!我隔着婴儿推车的雨罩一看,我天!才4个星期大的宝宝啊,眼睛睁得大大的,手舞足蹈,虽然TA不清楚周围在发生什么,不过很激动的样子。

冬天的时候,我们约了几个家庭一起带孩子去山上滑雪橇,也有一个二胎家庭。到了雪地,他们把小宝放在提篮里面,然后把提篮搁在闲置的雪橇上面。父母轮流陪着小宝,另一个人就带着大宝愉快地去滑雪了。白雪茫茫,天地不分,三个月大的宝宝就在我们的笑声尖叫声中进入了梦乡。

健身

当了妈,想恢复和保持好身材,却苦于没有时间健身?推着婴儿车也可以健身啊!这项运动还有一个很时髦的名字,叫Buggy Fitness,专门为了生了娃的妈妈而设计,利用每天推娃出去散步的时间健身,在德国妈妈中很流行。

多花几百块大洋,买辆好点的推车,约上三两好友,一起带娃去公园散步健身吧!

我相信一定会有人问,这也算早教?我来随便说四个理由:一、带孩子出去散步看看花花草草,鸟语花香,蓝天白天,本身就是一种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即使别的什么都不做,也足矣!二、妈妈间的聊天和社交行为对孩子也是一种身教示范,因为孩子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三、同时为孩子营造了多元的社交氛围,有和同龄人接触的机会,无形中促进了社交能力的发展;四、妈妈健身是对健康和仪表的注重,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体现,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被妈妈的积极人生态度感染,很自然地就将这种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除了推车健身,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瑜伽,德国流行母婴瑜伽,妈妈带着宝宝一起上,详见《谁说德国禁止早教了?看看德国宝宝都在上什么早教班!(0-3岁篇)》瑜伽嘛,自己在家跟着视频做,也一样能达到目标。重点不是要上多么贵的早教班,而是当了妈也不放弃追求自己的生活!我们完全可以想办法把自己的爱好和带娃结合起来,这样做比整天只围着娃转效果还更好。

会友

有了娃后,把朋友的邀约都拒绝了,因为要带娃,没时间?明明可以带着娃一起去会友啊!如果朋友也有孩子,那更是一箭双雕,还能让孩子也跟同龄人玩,连大人陪玩的力气都省了。德国人有了孩子,社交聚会是一样也不落下,把孩子带在身边,常常跟着父母出去见世面,从小出入各种社交场合和party,长大了遇到社交场合一点也不怯场,因为早就习以为常。这部分我写过文章,推荐阅读《德国人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用力在暗处》

party舞会上也有小孩子

工作

比上面更夸张的是,德国人连工作都能带上孩子!我今年二月去纽伦堡参加展会的时候,发现有不少出差来参加展会的职场妈妈是带着孩子一起来的,她们有的把小婴儿背在胸前,有的推着推车逛展会。展会本身也有针对三岁以上孩子的托管中心,带着孩子一起出差的妈妈可以把大孩子暂放在那里。

我在电脑前工作的时候,悠悠常常会问我:“妈妈,你在干什么呀?” 我说我在工作呀,她跑过来在我电脑上乱敲一通,说她也想工作。我说行呀,我把打好的邮件调出来,鼠标放在发送键上,告诉悠悠:“你按一下鼠标,就可以帮妈妈发邮件了!Email Sent!” 我表扬她帮妈妈完成了工作,发送了一封邮件。小小孩虽然都不知道邮件是什么意思,不过还是很自豪她可以和妈妈一样在电脑上工作呢!

总结

高质量陪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专注地给孩子讲绘本唱歌陪玩玩具是一种,陪娃上早教班也是一种,能做到这些固然好(具体方法请阅读《如何让0-1岁宝宝更聪明?新手父母最需要知道的四大做法!(内含详细陪玩方法)》),但这些明显的益智活动永远不可能占据孩子生活的全部,甚至由于我们时间和精力有限,可能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这正是生活的正常状态。

但这并不可怕,生活才是真正的大课堂,孩子其实无时无刻不在生活中吸收和学习,我们不管和孩子一起做什么,都不是浪费时间。尤其像情商、社交能力这些软实力,更是只能通过生活体验来习得!抓住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机会,允许孩子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来,也是拓宽孩子的眼界和丰富体验的一种——这就是高质量的陪伴。

别忘了我们只是普通人,普通人有家务要做,有生活要过,还想有一点自己的追求。千万别以为有了孩子后追求自己的生活,就是自私的表现。实际上,父母所做的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行为上在效仿。我们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了,同时还能尽量让孩子参与进来,就是最好的早教和陪伴!

最后送上一句我公号的座右铭,也是我眼中的真正早教精髓:用生活完成教育,润物细无声(全文完)。

本文授权转载自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德国育儿研究

作者:悠悠妈,坐标德国,曾经的学霸,留过学,做过外企项目经理,现德国早教研究者与推广人。有一个快三岁的混血女儿,爱混德国亲子圈和幼儿园。公众号“德国育儿研究”(ID: yoyomadeguo)专注分享在德国学到的育儿知识、先进教育理念以及女儿在德国的真实成长经历。

德国育儿研究

ID: yoyomadeguo

深谙中外教育差异,不教条,不追捧

相信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教育方式

用生活完成教育,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