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妈的人,工作间隙碎碎念的也都是关于娃的事,尤其和老人带娃方式有矛盾的时候,就更少不了几句吐槽。
但是前两天我们午休间隙闲聊的时候,有个小伙伴说,她家老人现在对育儿知识比她还上心。不仅经常分享各种育儿文章给她,还加了各种育儿知识分享群——
前两天公公特意给她推荐了个“有很多育儿知识的群”,叫她多“学习学习”。她一听:平时都是我们打着“科学育儿”的旗号,批评老一辈育儿误区的,今天怎么反过来了?
带着带好奇、也想看看老人们都在群里聊啥?是吐槽自家懒媳妇,还是炫耀自家乖孙儿?他们能接受到怎样的育儿知识,会不会都是错的?
以下就是她入群“卧底”多日发回来的一手线报,看了还挺让我们感慨的。
京京的“卧底”日记
宝宝六个月的时候,我回归了职场。不管当初怎么信誓旦旦的要自己带娃,最后还是在现实面前妥协,把孩子丢给了公婆。
一开始我也挺焦躁的,毕竟很多家庭都是因为育儿问题的分歧,闹得鸡飞狗跳:“有一种冷,叫奶奶以为你冷”“隔代育儿多溺爱”……看过太多隔代育儿的黑料后,我已经做好了和“旧思想”作斗争的准备。
比如之前吧,我也经历过种种“斗争”——
比如——放盐。
婆家口味重,味精、酱油、盐巴都少不了。为了避免公婆在娃的辅食里放盐,我每天假装不经意实则很刻意的普及辅食知识,一遍遍打预防针:不要放盐不要放盐。
公婆不解:“不吃盐没力气啊”;亲戚们也不解,一到聚会就数落我这个被“新时代育儿宝典”荼毒的亲妈;还不忘向宝宝告状:你妈妈不让你吃,真可怜哦!
又比如——喝水。本来孩子喝水挺好的,但公婆见他梨汤喝得更欢,于是每天都要梨汤代替白开水。持续半个月之后,终于被我发现,及时制止了以梨汤代水的行为。
这些事身边不少妈妈都遇到过,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想说服老人接受和理解的过程,还真的蛮心累的。
所以进入这个以“爱”开头的老年育儿群的时候,我一开始的态度除了好奇、更多的就是质疑。
可是慢慢的我发现:原来,公婆都在微信上悄悄补课。
其实我一直觉得,微信的普及是社会的一个重大进步。
虽然老人们经常会转发那些让我们哭笑不得的养生谣言,但他们也多了一条与社会接轨的途径。尤其有了群之后,老人们学习交流的劲头一点不比我们差。
晚上7点,老年育儿群里热闹起来。
有人询问,孙子到处乱扔玩具怎么办?没几分钟,就有人冒出来分享办法,还有人转发相关的文章,大家的热情完全不输各种妈妈群。
也有上来吐槽的:“养儿怎知母艰辛,心甘情愿为儿孙”。又一堆人冒出来,轮番劝慰。
8点多,群主开始发语音教大家“如何让孩子说出幼儿园的事”。虽然,这些方法我已经在各公号已经看过了无数次,但是头一次看到的老人们觉得很受用。
我恍然大悟:难怪公婆和我的育儿冲突最近少了很多。
怪不得以前嫌眼花不愿看书的公公,现在每天拉着宝宝讲绘本;怪不得,公公有空就和我探讨辅食,嘱咐我一定要多样化;怪不得公公每晚趁着我带娃就抱着手机不撒手;……
原来,他们在这里悄悄补课呢!
“卧底”的这段时间,其实我感触挺多的:这个群里分享的知识也许并不完全正确、也许是我们看过很多次的“旧知识”了。但为了带好孩子,老人也在用他们的方式默默努力着。
本来可以悠闲的安享晚年,但为了替儿女分忧、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他们替我们过上了和屎尿屁打交道的日子;还要担心孩子万一磕了碰了,没法向孩子爸妈交代。
他们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一心想为我们分忧的心也是无私的。
仔细想想,年轻时喜欢到处看看的公公已经好久没出过远门了,喜欢养花的婆婆把阳台的植物换成了最容易打理的绿萝。省出来的时间里,他们学会了用尿不湿和拉拉裤,分清了鸭嘴杯和吸管杯,认识了小猪佩奇和汪汪队……
其实,在带孩子上,我们并不比老一辈更高明。我们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时代总在进步、理念和方式也不断在更新。也许有一天,现在的育儿方法又会被年轻一代吐槽,就像我们现在吐槽老人们一样。但不管什么时候,老人对我们的爱、我们对孩子的爱是永远不会过时。哪来那么多育儿斗争,我们本来就是站在同一个方阵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