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个人带娃的时候
听孩子说一些“天马行空”的话之后
瞬间头皮发麻、脊背一凉
整个人都不好了?
先来看看网友分享的亲身经历吧:
(看下去,不要怕)
晚上抱着女儿从超市走回家
走到拐弯的地方
女儿一直回头看
就问她:
“看什么呢?”
她说:
“有个高高的人跟着我们”
我回头看了一眼
宽宽的马路
除了我们母女二人
什么都没有
女儿5岁的时候突然对我说
“你是我遇到过的最好的妈妈”
我说:
“每个人只有一个妈妈”
她看着我很认真地说:
“不,你是我第三个妈妈,但我最喜欢你”
晚上哄2岁的儿子睡觉
临走前他说:“再见了妈妈”
我纠正他:“应该说晚安”
但儿子坚持说:
“我知道,但这次是再见了”
那个晚上我起夜N次
检查他是否还有呼吸
女儿四岁的时候
有一次在门口等我
我收拾好东西走过去说:
“我们走吧”
她说:
“妈妈,我不是在等你,我在等她们”
说完指着空荡荡的走廊笑了起来
孩子这是怎么了?
莫非这就是长辈们常说的:
中邪了?
开天眼了?
看见了不干净的东西?
虽然听上去让人毛骨悚然
但这并不是什么超自然现象
而是大多数孩子都会经历的阶段
1
孩子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
但是却不能完全理解
通过自己的方式加工之后
陈述出来
就会变成有点“吓人”的样子
如果顺藤摸瓜的追问下去
答案会让人感到啼笑皆非
不信看看这位网友的分享:
有一天陪儿子睡觉
铺床的时候儿子突然说:
“妈妈,枕头下面有个人”
“哪里,我怎么没看见?”
“我看见了,就在枕头下面
是个男人,特别厉害”
我屏气凝神的掀开枕头
.
.
.
果然有人!!!
.
.
.
一个蜘蛛侠玩具
……
为了忍住不打儿子
憋出内伤
孩子想到什么就会说什么
不要以成人的思维
来脑补孩子的逻辑
自己吓自己
2
孩子有艺术家的想象力
同样的光影
因为心情不同
看到的东西也会不同
我们看到的VS孩子看到的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孩子想象力的“高度”
不是我们这些庸俗的大人
能够达到的
3
孩子无法区分想象和现实
想象自己能去游乐场
就会以为自己真的去了
对着绘本想象自己在吃东西
就会以为自己真的吃过了
想要得到老师的夸奖
回家后就会告诉妈妈
“老师今天表扬我了”
这不是孩子在 “说谎”
而是他们美丽的“幻想”
黄磊也曾在书中提到过女儿的“幻想”
一天我哄她睡午觉,她闹着不要睡,缠在我的身上扭来扭去的,接着就闹着要看长颈鹿。我说这儿没有长颈鹿呀,她说有,我说哪儿呀,她指了指窗口。我把她抱到窗边,撩开窗帘,问她在哪儿?她认真地看了看窗外,然后神秘地说——“你看”。
“在哪儿?”我望向窗外的树。
“在那儿呢!长颈鹿!”
“哇塞——长颈鹿!”我作惊讶状。
“好高的长颈鹿呀”。我装模作样。
“长颈鹿——哇噻。”她可没装。
“你喜欢长颈鹿吗?”
“喜欢,它喜欢我吗?”
“它也喜欢你!”我望着她,又望了望窗外那棵合欢树以及树梢后面的那片还算蓝的天。
不要戳破孩子的梦幻泡泡
童年之所以珍贵
就是因为愿意去相信这些并不存在的东西
4
如果看到孩子
常常自言自语
或是对着空气比手划脚
不要感到害怕
他们可能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
“想象中的朋友”
《头脑特工队》中
小主人公莱利
就有这样一位“朋友”——冰棒
(莱利在墙上画出“想象中的朋友”冰棒)
他们每天都在一起
相互陪伴
嬉笑打闹
还相约一起去月球
“想象中的朋友”
永远不会离开
永远不会拒绝
还会在自己犯错的时候“背锅”
所以
即便是个“假”朋友
对孩子来说仍然无比重要
西尔斯说
在孩子编造的故事中
反复出现的主题
会表露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
真正缺失的东西
通过和虚拟朋友互动
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了解他们害怕什么、渴望什么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
自然而然的
也就不再依赖虚拟朋友了
虚拟朋友的消失
意味着孩子和自己的童年告别
(电影中冰棒逐渐消失的画面直戳泪点)
那单纯、无忧、充满幻想的童年
终究只能成为回忆
我们唯一能做的
就是把这些“童言”
记录下来
怀念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