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聋儿家长和我倾诉育儿的不易,尤其在父母面前无缘无故的发脾气,不愿意戴耳蜗,不配合语训,妈妈在焦虑中只有怒吼来应对,今天想给家长们推荐几本美国儿童心理专家写绘本。希望能帮到不知如何应对的父母,也希望孩子可以从中找到合理的表达情绪的方式。
(以下部分摘自书中的序言)《我的感觉》系列,由美国知名儿童心理谘商师康娜莉雅所写,是国内第一套有理论基础,却亲切易读的情绪教育图画书。一套七本,包含儿童常见的七大情绪主题:「思念」、「生气」「害怕」、「难过」、「嫉妒」、「自信」、「同理心」。每一个故事的开始,都从小小动物主角出发,以儿童的口吻,细细描绘七种情绪发生的来由、感觉、如何自处等。透过简单的文字,色彩丰富、造型生动的图画,我们也彷佛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感受那看似微小,却影响深远的情绪旅程。《我的感觉1——我好害怕》、《我的感觉2——我好难过》、《我的感觉3——我觉得自己很棒》、《我的感觉4——我好嫉妒》、《我的感觉5——我好生气》、《我的感觉6——我会关心别人》、《我的感觉7——我想念你》。
《我的感觉》系列,每一个故事的开始,都从小小动物主角出发,透过简单的文字,色彩丰富、造型生动的图画,我们也彷佛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感受那看似微小,却对他们影响深远的情绪旅程。
学会辨识并处理各种情绪,特别是不愉快或害怕的情绪,和其他学习一样重要。在《我的感觉》系列丛书中,美国知名儿童心理咨商师康娜莉雅,用简单和抚慰人心的语言,帮助小孩了解与管理自己的感觉,并且让他们懂得以同理心对待别人。
《我的感觉1——我好害怕》“这本温和的书是针对年幼孩子所写,告诉孩子觉得害怕是没有关系的,并鼓励他们勇敢说出心中的感受”。这是美国媒体对这册书的赞誉。作者在书中描述了小熊害怕的处境,害怕的感觉,以及如何消除害怕的情绪。由小熊把害怕的情绪转换到“害怕时候,我知道我该做些什么”,启迪要关注孩子害怕的感觉,帮助他们克服这种情绪,树立自信心。《我的感觉2——我好难过》本册书描写了一只可爱的小天竺鼠对难过心情的表述:“难过是一种灰灰的、累累的感觉。”小天竺鼠通过找人倾诉、和别人在一起聊天等,懂得了每个人都有难过的时候,要学会化解情绪,做点有趣的事,使心情轻盈一些。接着,他去荡秋千、画图画、和朋友一起吹泡泡……渐渐地恢复了好心情。《我的感觉3——我觉得自己很棒》本册书对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极有启发教育作用。书中描述了小天竺鼠在“我很棒”的自信心态下,敢于“不用和其他人一样”而独立做事。如: 自愿做某些人的朋友,不必事事争第一,不必是最好的但要尽最大努力,有些事对我来说很难但不要紧,如果做的不对就再来一次。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自尊心,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我的感觉4——我好嫉妒》本册书描写了一件件让熊宝宝感到嫉妒的事情:妈妈疼爱妹妹、自己的好朋友跟别人玩、别人得到好东西、同学表现比他好……他说出了心中的感受:“嫉妒是一种刺刺的、热热的、讨厌的感觉。”在大人的帮助下,熊宝宝发现嫉妒人人都有,于是他开始寻找让自己不再嫉妒的方法。原来,嫉妒可以用很多的方式排解:可以说出自己的需要,可以去做自己的事,可以加入大家玩耍的行列……换个想法和做法,心情就不一样了,嫉妒的感觉没有了,熊宝宝又高兴地玩去了。《我的感觉5——我好生气》这册书描述了一只可爱的小兔兔,遇到了不少令他生气的事。如:有人取笑他的时候,他玩得正高兴又让他停下来干别的活,他要去游泳天却突然下雨,尽了最大的努力画也画不好……面对这些“生气”的事情怎么办?小兔兔想了好多办法,终于不生气了,还懂得了下次再生气“我该怎么办了!”《我的感觉6——我会关心别人》本书主角是一只在乎别人感受,也知道别人在乎自己感受的熊宝宝。作者以孩子般的视角,描写了生活中许多简单平实,却又普遍存在的例子——受伤生病的时候,有人很关心他,因而他也学会在别人悲伤时,给予安慰;他不喜欢被人嘲笑、推挤,所以他也不会这样对待别人;他喜欢被别人赞美,所以他也适时地赞美他人。善解人意的小熊宝宝用自己的方式,体会出同理心的重要性。小朋友们从书中可以得到启发,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实现那个大家互相关心、彼此尊重的美好生活。《我的感觉7——我想念你》本册书中描写了小天竺鼠与我们分享他的思念——你要去旅行,我会想你;我想要你吻着我道晚安;我们希望能一直在一起,但这不可能;我不喜欢想念你的感觉……即便是短短的分离,也让他感到不安。不论是妈妈离开他去工作,还是爸爸出差远行,当他一个人留在学校或保姆家时,思念的感觉多么令他难受!
书中随着小天竺鼠孩童般简单直接的语言,我们仿佛也跟着走进孩童般的内心世界,直接感受小天竺鼠敏感细腻的情绪起伏。书中文字和图画充分表达了小主角从一开始面对分离的沮丧,到后来摸索学习、想独立生活,最后期待着“可预期的”重——见到亲人的快乐情绪。
本书作者写给家长和老师的话:我们都知道,当孩子离开爸爸妈妈的时候会感到焦虑。家长和老师们必须帮助孩子克服这一点,因为父母不可能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他们要出去工作,或者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外出。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不能无视或轻视孩子的焦虑感。与父母分开会让孩子苦恼,这是很自然的事,他会以为父母不要他了。直到一次次的分离与重聚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走了还会再回来的。孩子们对时间的感知和大人的不一样,只有体验过几次分离的感觉,孩子们以后才会知道如何应付。以下一些做法可以让这种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有效:
1.当孩子刚开始对分离表现出焦虑的时候,要及时安慰他;外出的时候,不要把孩子托付给他不熟悉的人,或者让他待在不熟悉的环境;2.给孩子留一些以缓解他情绪的物品;3.分离的时间不要超出孩子的年龄所能承受的范围(如果你对这个时间不确定,可以向专业人士咨询或查工相关书籍)。
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些安全措施,分离将会影响孩子的成长过程,让他没有安全感。我们应该确保孩子在历经反复、成功的分离经验后能够说出:“当我想念你的时候,我知道你就会回来”!
在我看来,这系列的绘本适合即将要上幼儿园或是已经上了幼儿园的孩子们,准备上幼儿园的孩子读了这个绘本,渐渐明白,其实并不是爸爸妈妈不要他们了,只是短暂的分离,然后将会再重聚。父母有父母的工作要去完成,孩子也有孩子要完成的事情。这样孩子将会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不再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