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某互联网公司职工给单位领导写了一封申请书,申请“陪娃假”——暑假期间“做四休三”不降薪。令人羡慕的是,这家公司批准了该申请,并将此福利推广至全公司:凡家里有2—12岁孩子的员工,都可以在暑假期间申请每周一次、每月最多三次的“陪娃假”。此举值得点赞。
实际上,在暑假给孩子创造一个缤纷多彩的“课堂”并非难事。孩子们的假期是否过得有意义,不在于一定要外出旅游或补习培训或带孩子“陪”你上班,每个家庭不同的策略、内容安排都能带给孩子们有意义的假期成长和童年回忆。例如,来一次研学旅行,父母“客串”导游,寓学于游,通过行万里路丰富孩子的阅历,其实很有价值。或来一次亲子阅读,在阅读中感受脉脉温情,或来一次磨砺性远足或登山,在互相鼓励中锤炼孩子意志,或带孩子参加一些聚会,为增强其人际交流能力创造条件等,都值得点赞。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可以把孩子接到身边,给亲情“补课”的同时,也给“小候鸟”多一点儿陪伴,让他们开阔视野、增加阅历。
无论身处大都市还是小乡村,让亲情陪伴不断档、社会教育不空白、孩子自我成长不盲目,最重要的是父母不缺位、不越位。父母应因势利导,让假期成为孩子提升独立思考、自主管理能力的机会,尽量让孩子们自己思考、把握和实施,引导他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安排,使其习惯并体验独立自主带来的生活感受和收获,进而增进孩子们的假期“用户体验”。
同时,父母应创造更多机会促进亲子间的了解、交流和互动,让假期成为融洽亲子关系的机会,成为孩子丰富实践、拓展视野的机会。因为父母陪伴的这些经历会在润物无声中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为人处世能力,拓宽其见闻视野,发展相关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在暑假这个“陪娃季”,父母们有责任给孩子一个既充实又轻松的暑假,让孩子过一个有计划、有目标的假期生活,实现有意义的成长。但愿有了父母的陪伴和呵护,每个孩子的假期生活都有收获、有价值。
(作者付义朝,系华中师范大学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