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下晚自习的大儿子头刚伸进车,还未来得及和我打招呼,便急着说:“你帮我和袁老师说一下,明天开始,我没法参加跑步!”声音里透着些生硬。
我问:“怎么不能跑了?”我并不急,因为我知道这个孩子有时过于夸大事实。
“我的脚前几天摔伤了,昨天又摔了一次,新伤牵着旧伤,跑不了。”这一次,话里透的是委屈。
我顺着他的话:“不能跑,你自己跟袁老师说一下就行了。”
“袁老师不同意,他让去医院开证明!”这次,他的话里透了明显的抱怨。
“你的脚出现了什么症状?”
“肿了,里面难受,再跑就要残疾了!”
“如果肿了,明天你给袁老师看看脚,我相信他会同意,残疾哪有那么容易!”我没有看儿子的脚,也没有看儿子的眼,继续开着车。
儿子没有再说话,下车乘梯而上,回家直接拿出英语试卷,让我帮他分析。
今早,我在厨房给他炒鸡蛋,他穿好衣服,从房间出来,第一句话便是:“妈妈,你今天下午帮我把装书的箱子送到学校啊!”我忽然想起来,明天是他们的月考时间。“我没有时间送,你自己早上带去吧。”这个箱子我给他送过两次,都是他去学校后给我打电话要求送去的,没法拒绝,这次我不想送。
“叫你送个箱子都不送,我自己怎么拿啊?我还是不是你儿子啊?”儿子的声音在刚刚醒来的清晨显得有些高,我也适当提高了自己的音量:“你如果不好拿,我送去就好拿了吗?大家都要考试,如果每个同学都让家长送一个箱子放在门卫室,那门卫室能放下吗?”儿子听了我的话,丢下碗筷,去房间清空了箱子里的东西,他没吱声,但从动作的用力度可以看出他心里窝着火。
乘电梯下楼,大儿子没有像往常一样坐在副驾驶的位置,而是和他的箱子一起待在后排。打开广播,缓缓驶出小区,我沉住气,不说话。果然大儿子开口了,他问我还当不当他是我的孩子。我说当然。他反问我,既然是,那为什么很小的事情我都不愿帮他,他说让我给袁老师打个电话我不打,让我送个箱子我也不送。他还说感觉有了弟弟之后我就只知道爱弟弟,不爱他了。
我深吸一口气,缓冲三秒,决定用一个新的解释来回答他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不出意外,再过四年半,你就要上大学或者开始工作,独自生活,因此,我们对你的爱就不可能像对弟弟的爱那样面面俱到。我们爱你就是要让你慢慢学会独立,遇到事情尽量自己去解决,而不是总给别人添麻烦,一旦别人不帮你,你又认为是别人对你不好,产生抱怨。你认为袁老师应该答应你,你认为妈妈应该帮你打电话,你认为妈妈应该给你送箱子。在你看来这是小事的时候,其实你已经让别人承受了不该承受的麻烦。就拿我给你送箱子来说,来回要耽误半个小时,而你早晨带去,自己只不过是拿着它多过一条马路而已。”
儿子没有再说话,下车时,轻轻嘀咕一声:“啊!还有三分钟!”而后两手拿着箱子快速穿过车流,直奔学校大门而去。
返回的路上,我在想,我们尘世中的人,有多少像我昨晚和今晨的大儿子,把一个个“应该”放在了别人身上,而当遭遇别人的拒绝,不能如愿时,又把一个个委屈、不满、抱怨,甚至怨恨,甚至仇恨,装进了自己的心里。有时,我们不正是因了一个个“应该”,才一点一点忘记了感恩,一点一点失去了平静?一点一点丢掉了幸福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