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责任是从小发现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强迫孩子做一些他们根本不感兴趣的事。而发现和培养兴趣的前提,是事无巨细的认真观察。
月月7岁时,曾经学过一年的电子琴。但在这一年学琴的过程中,我发现她其实对学琴这件事并不是真正喜欢,家教老师上课时她一点儿都不投入,勉强练习只是为了敷衍给她请老师的我。发现这一点后,没有跟她商量,我就告诉老师我们不上课了。跟老师告别的时候,月月没说话,但默默地哭了。我问她哭什么:“你是很想学,还是很委屈?”知女莫若母,根据平时对她言行非常仔细的观察,我知道这两者都不是让她哭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停课这件事带给她的挫败感。月月从小就是个好强的孩子,尽管学琴对她来说是个负担,但是给她终止了,她又觉得是对她的否定。
等到老师走了,我平心静气地告诉月月:“你要是真的想学,咱们就继续。”她低着头不吭声。看她这样,我拍拍她的肩膀走开了,若无其事地该忙什么忙什么,好像学琴这件事压根儿没有发生过。一段时间之后,她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坦白告诉我,她当时哭不是因为学不了琴,就是因为挫败感。
女儿学琴的短暂经历告诉我:当发现孩子在某个方面没有兴趣也没有特长的时候,父母应该勇敢地叫停。
除了学琴,我身边的朋友、同事,包括我自己在内,都给孩子报过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就月月来说,我带她学过琴,画过画,练过书法,学过游泳、奥数、作文……我不盲目地否定特长班,因为报班的过程是发现孩子兴趣特长、对孩子进行兴趣培养的最好机会。父母一定要在这个过程中仔细观察:孩子在这个方面是不是有天赋?是不是有兴趣?如果孩子有天赋并且有兴趣,或者二者有其一,父母就可以鼓励并支持孩子坚持,努力把孩子的兴趣培养成为特长,这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会有好处。
没有哪个孩子什么兴趣都没有,只能说是父母没有发现孩子的兴趣。孩子总归是有喜欢的东西,如果父母给孩子报了各种班,却发现他在哪个方面都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和特长,只能说明父母选择的这些不在孩子的兴趣范围之内。
父母的责任是从小发现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强迫孩子做一些他们根本不感兴趣的事。而发现和培养兴趣的前提,是事无巨细的认真观察:观察孩子在生活的点滴细节中流露出来的个性特点,观察孩子对周围人和事的偏好,观察孩子在某个方面有无特别的天分……这样,即便给孩子报的特长班他都没有明显兴趣,父母也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因势利导。
带孩子多多去体验。比如去野外接触大自然,去动物园看动物,或许父母会发现孩子对旅行、户外的独特兴趣。月月小时候,爸爸带她去故宫,一天下来,累得不行,她还兴致勃勃,毫无倦意。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发现了女儿在历史人文方面的潜质。直到现在,她都很喜欢到很远的地方旅行、采风,每次回来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体会和收获,这对她从事写作工作好处良多。
守护孩子的赤子之心
月月有一个好朋友,从小学习中提琴,后来到了小学、中学,她一直都在坚持学。她妈妈曾经很无奈地跟我抱怨:中提琴老师不太好找,每次带孩子去学琴的地方都离家很远,而且学费还比小提琴贵,觉得很辛苦,也很麻烦。但有一次这个女孩来我们家玩,我问她:“你为什么喜欢中提琴呢?”她扬起小脸一本正经地跟我说:“阿姨,你不知道,中提琴的声音可优美了!”
那一刻,我突然很感动,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形容她热爱的东西时那种肃穆的表情,直到现在仿佛还历历在目。后来我不断鼓励她妈妈:孩子有这个兴趣,我们求之不得!再远也要坚持带她学。现在,女孩一家已经移民加拿大,她考上了多伦多大学,还参加了学校的乐团,她心爱的中提琴一直陪伴着她。每次我从女儿那里听到关于她的近况都很高兴。一个孩子能够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其实很不容易。所以父母一定要尽全力,守护住孩子对爱好和兴趣的赤子之心。
每个孩子的特点与个性都不相同,大人都知道这样简单的道理:我们不愿意做的、不感兴趣的事情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动力去完成。更何况天性不应该受到过度束缚的孩子呢?在月月从小接触的兴趣班中,那些我渐渐发现她既无天分也不感兴趣的,比如乐器、书法等课程,我都果断地给她停掉了,只留下那些她感兴趣的鼓励、培养,比如写作。只要她喜欢,我们就尽可能地让她的兴趣得到最大满足,帮她在这个方面把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月月不喜欢弹电子琴,但是喜欢唱歌。她小学时就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学得特别认真,每次排练回来都会兴奋地拉着我说半天:“妈妈,老师指挥我们几个音部配合起来,可好听了!”尽管她在这方面天分一般,但她非常认真,而且很早就能体会和欣赏合唱的美。所以那时候只要音乐厅有好的童声合唱演出,我就一定会买票带她去听。每次听完她都特别激动,跟我分享她最喜欢的男声部的精彩片段……
这个兴趣她一直保持到现在,进耶鲁大学之后她还一直想参加学校的合唱团,但可惜水平有限,没有入选。不过她也没有因此而沮丧,在学习之余还是保持着对合唱的热情。前几年,耶鲁大学的合唱团来北京演出,她还买票邀请我跟她一起去听。听完后她一脸满足的光彩,我知道那是音乐的魅力感染着她的心灵。为她高兴的同时,也暗自庆幸当年自己对待孩子兴趣“多多尝试,勇敢叫停”的策略奏了效。
要细心观察,也要步步为营
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作品。作品质量如何,考验的是父母的功力与水平。“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我一直很欣赏这句话。要成就这门艺术,需要父母对细枝末节的观察,也需要步步为营的细心。
在报特长班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月月的写作天分。上作文班的时候,她经常有优秀的作文被老师当范文在全班阅读。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的一篇作文,讲的是一只小鸡被她养大,又被妈妈杀掉吃了的故事。我们没有养过鸡,但是她把养育小鸡的过程叙述得非常动人。我还记得当时作文班老师的评语:“这样的作文不是我们教出来的,是天分。”
从月月小时候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培养她的阅读习惯,发现她在阅读写作方面的天分后,就更加着力地培养。我经常带她去书店,以至于童书部的店员都认识我们。在书店她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书,对哪本有兴趣就让妈妈买哪本。所以在感兴趣的前提下,她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而这对于写作来说是一种正能量。同时,这让月月得以在把天分和兴趣升级为特长的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有一天看电视,一个节目正在辩论要不要对孩子进行早教。正反两方嘉宾争得面红耳赤,不亦乐乎。正方说“要”,理由是,对孩子的教育是贯穿一生的功课,如果错过了童年启蒙的关键时期,就等于没给孩子及时“开昧”,孩子的智力得不到最大化的开发。反方坚持“不要”,理由是,如果孩子从很小就进入学习的状态,会失去童年的快乐,那么小就要承受学习的压力和负担,对孩子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最后,反方的结语令我印象尤其深刻: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剥夺孩子享受童年的权利。
那么,早教到底要不要进行呢?相信每位家长都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就我个人来说,我也曾像很多妈妈一样,不想错过孩子的每一个“最佳时机”,想在月月认识、了解、吸收每一种营养的最好时机,把她“喂”得饱饱的,让孩子从小在各类精神营养方面获得最大的收获和满足。月月小时候,我也给她报了很多兴趣班,只不过那时候我们的选择还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多元,父母和孩子受到的诱惑和干扰相对少一些。
但选择不管是多还是少,最终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到底选择几种,一贯比较理性的我有两条原则始终不变:第一,不给孩子造成负担;第二,孩子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能感到快乐。如果符合这两条原则,我不排斥早教班,也不排斥各种兴趣班,能让孩子在快乐饱满的情绪中学到东西,何乐而不为呢?但如果孩子感到痛苦、不适应,就没必要了。
本文来源:《柔性的专断——耶鲁女孩成长手记》
这是一本务实的家庭教育图书,由两位作者共同撰写。作者郭力是一位有情怀、有格局的智慧妈妈,历任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助理、学科副总编。在她的引导下,接受传统教育的女儿被耶鲁和普林斯顿两所名校同时录取,研究生就读于哈佛大学。作者张玲玲,曾任《心理月刊》专题编辑、新浪网高级编辑,现专职于人物及生命成长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