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止一个妈妈在群里吐槽说:再也感受不到小时候的年味了,连孩子也说过年好无聊。
记得我小时候,过年绝对是最值得期待的时刻之一,大年三十的前几天,家家户户准备年货,置办新衣服,各家杀猪宰羊,家人团聚其乐融融。
印象最深刻的是年更饭,和现在的年夜饭一字之差,却形式殊异,所谓年夜饭,时间是除夕的晚上,而年更饭则是除夕凌晨5点左右,当公鸡开始鸣叫后,爸妈就起床做饭,一边做饭,一边把炉火烧得旺旺的,然后叫全家大小起床洗漱,菜一定会有鱼有肉,数量是吉利的6或者8。
饭菜准备好之后,先放鞭炮迎祖先,厨房、院子和井边都要放一挂,洗干净手朝先人牌位磕头之后才可以吃饭,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开心地聊着,吃完之后如果天还没亮就围在一起烤火,这时候爸妈总是催促着我们做作业,说这个时间用来学习会让一整年的成绩更好。
那时候一整年也就那天,起得最早,吃得最好,聊得最开心。
02
现在却一切都不一样了。
做年更饭?都说太早了,起不来,即使比平时早天也发亮了,要知道吃完就天亮才是最吉利的,即使吃完之后也不是围着烤火聊天,而是很有默契地人手一部手机刷着,留下不知做什么,不知说什么的老人,默默地看着这一大家子玩手机。
后来搬到城里,年更饭干脆取消了,专攻年夜饭,再后来大家都说做菜太浪费时间了,年夜饭在饭店吃算了,于是每到除夕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饭店的圆桌前,虽然菜品多了,但再也找不到小时候过年的气氛了。
拜年也是,以前一家子踩着厚厚的雪给亲戚拜年,虽然天气冷,但心里特别温暖,后来是群发祝福短信拜年,现在是变成群发微信了,效率越来越高,人情味却越来越淡薄。
有时候为了帮助孩子找点年味,会和孩子说说以前过年时的趣事,比如年更饭,比如守岁,比如拜年,孩子很向往地听着,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有趣,沉醉了几秒之后说:爸爸,你的手机能给我看下动画片吗?
确实,在现在小孩的眼中,以前的年太遥远,手机远比过年有趣。
03
现在过年就像放假一样,唯一不同之处是多烧了几个菜,多打了一些招呼,多见了一些亲戚。
为什么会这样?有的人把责任推给手机,说手机出现后,让貌似更容易拉近的距离更远了。
其实不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缺失仪式感。
什么是仪式感?古时候人们“沐浴焚香,抚琴赏菊”,就是在弹琴之前要沐浴焚香,营造出氛围、创造出意境,这是一种仪式感。这样的仪式感既显示了对音乐的尊重,也彰显了对待生活认真的态度,在这样的心境下,自然能奏出好曲子。
如今的人们太忙碌了,生活得非常焦虑,连过年时也是,如果生活慢一些、庄重一些,认真一些,会让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多一些不同的体验。
对孩子也是一样,拥有仪式感的孩子,内心拥有满满的安全感,对生活更充满希望和生机。
而过年,是最容易创造仪式感的时候,现在却被我们丢弃了。
04
你永远不知道,孩子多么需要有仪式感。
最近看BBC的纪录片《中国新年》,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定居英国的妈妈,带着丈夫和一双儿女回北京过年探望父母和哥哥。
来之前她不忘让孩子们画了一幅全家人的画像,并且认真裱好千里迢迢带回中国。身患老年痴呆的老父亲手里接过那张“全家福”,目光灼灼、泪水盈然。
仪式感不需要繁文缛节、大费周章,也许只是那一点小心思、小用心,如同咖啡里的一点糖,就能给孩子一个更有色彩的新年——
1、我们可以给孩子讲讲过年的意义和习俗,读读相关的绘本,做做传统民俗手工,比如剪纸。
2、我们可以让孩子拿起画笔,画一张年画,冉莹颖的微博就曾晒出了两个儿子的画作,即便把家里弄得颜料到处都是又怎样?孩子们的快乐是无价的。
3、拍一张全家福,不要只是放在电脑里,冲洗出来挂在墙上或夹在相册里。
4、让孩子参与特定节日的流程。比如从“小年”开始,告诉他们糖瓜沾、扫房日、推糜黍、煮大肉、宰只鸡、把面发、蒸馒头,而后剪窗花、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守夜、团拜……带着孩子完成这些,他们才会明白,原来,这就叫“过年”!
5、与孩子一起做一下年终总结,总结过去一年的事情,比如长高了多少,交了哪些好朋友,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读了哪些书......认真地记录下来。
6、准备一个成长日记本,每年问同样的问题,记录孩子的回答。放在特定的盒子里,谁也不许看,若干年后再一起打开,估计会感动到泪崩。
……
有人说,无论孩子将来遇到怎样的风风雨雨,只要他能找到回家的路,始终都是幸福的,而指引着他们回家的,就是这些看似琐碎但却刻骨铭心的家庭小传统。
今天是正月初四,过年的热乎劲正在慢慢退却,如果你和孩子都觉得没有年味,或许可以从以上建议中找找灵感,给孩子一个有仪式感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