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后变娇气其实是“退行”的表现

作者:智象儿童阅读 03-07阅读:2358次

1

最近这段时间,有孩子的家长们都笼罩在这场流感的阴影下。

朋友的孩子小土豆也感染了流感,朋友细心照顾了半个月后孩子才痊愈。

可是,孩子痊愈后朋友反而更头痛了,本来活泼开朗的小土豆跟变了一个人一样,动不动就哭闹,怎么哄都没有用。

孩子感冒刚好的时候,朋友曾请过两天假在家里陪着孩子。

等两天假期完了后,小土豆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妈妈,抱着妈妈怎么也不松手,就连妈妈要去上厕所也不让。

更别说早上起床不肯穿衣服、不肯洗脸、不肯吃饭、不肯吃药了,不管让她做什么她都说不,问她想干嘛又不说话,完了还哭,哭到嗓子哑了都不罢休。

朋友看着是又心疼又着急,完全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才好。

2

这是孩子因为生病引起的“退行”表现。

退行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化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

这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儿科医生表示,孩子生病后,行为都会有一定程度地发生变化。

比如,2~3岁幼儿住院后往往会表现出退化现象,如啼哭、吵闹、烦躁、遗尿、拒食或闷闷不乐等;6~7岁孩子会感到害怕、恐惧、焦虑不安等,并害怕被家长遗弃,往往表现为撒娇、挑剔等。

除去一些因疾病本身所导致的大脑功能紊乱所造成“坏脾气”外,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在因患病期间,大人过度迁就所致。

导致孩子出现“退行”表现的主要原因还是家长。

孩子生病时,家长看到孩子因高烧而通红的小脸,打针后委屈的表情和躺在床上虚弱的身体,内心肯定会心疼孩子,顺便责怪自己照顾不周。

于是,家长就会对生病中的孩子百依百顺,照顾地更加无微不至。

孩子长久地处于这种状态下就会以为自己回到了小时候,所以不愿意接受自己痊愈之后父母会回到正常的生活节奏上这件事情。

孩子为了找回父母的关注就会采取一些幼稚的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是他们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父母带来了麻烦。

3

家长的态度决定孩子痊愈后的行为。

我们每个人都一样,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包括孩子。

孩子在生病期间,身体受到病痛的困扰,脾气就会变得暴躁,再加上他们在生病时行动会受到限制,所以很容易产生烦闷的心情。

这时,他们的表达和要求也会变得更直接一些。

虽然孩子对疾病的了解非常少,他们不懂自己的病什么时候好,但是他们有察言观色的天赋,他们能够看得出父母焦虑、烦躁、担心等负面情绪。

因此,家长在孩子生病后所变现出来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孩子痊愈后的行为。

当孩子生病时,家长感到心痛不已,所以就会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要求,让孩子不那么难受,也希望借此能够让孩子更配合医生的治疗。

在这个前提下,家长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会容忍孩子在病中的坏情绪。

孩子就在一次又一次的容忍和包容中增长了自己的坏脾气,本来是小天使的孩子痊愈后就成了小恶魔。

4

不要百分百满足孩子的要求。

对生病中的孩子百依百顺,只能弥补父母内心对孩子的内疚感,对孩子身体康复没有什么作用。

不仅仅是孩子生病中,生活中家长也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合理的要求父母可以适当满足。

对于孩子无理的要求家长应该坚定地拒绝,或者是给孩子其他方面的补偿。

比如孩子在生病的时候想吃冰淇淋,家长可以答应他只要他配合医生的治疗,等他痊愈之后就就可以给他买一个喜欢的玩具之类的。

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自己生病后得到了特殊对待,痊愈后也不会变成小恶魔。

5

改正孩子的行为需要花时间和耐心。

很多家长在孩子生病期间百般纵容和娇惯孩子,等孩子痊愈后发现孩子变得很难管教,就立刻变得严厉起来,这样做是不正确的,只会扩大亲子冲突。

家长不要着急地去管教刚刚病愈的孩子,只要不涉及特别严重的问题,就可以再容忍孩子一段时间。

在孩子痊愈后再容忍孩子一段时间,是为了让孩子在感情上有一段缓冲期,等孩子完全康复后再进行管教就不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伤害。

一般情况下,孩子病愈后,只要家长坚持让他恢复到生病前的作息时间,并且按照生病前的规则要求他,孩子的娇气是可以慢慢调整过来的。

不过,家长要注意好调整孩子的关键时机,不要过多地批评和指责孩子,要耐心地接纳孩子的情绪,就像孩子第一次学走路和第一次学自己吃饭一样,多一些鼓励和表扬,慢慢引导孩子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上。

6

不恼不怒,帮助孩子平稳度过生病期。

给孩子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生病的时候身体比较虚弱,家长就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帮助孩子努力战胜病魔。这个榜样可以是动画人物,可以是故事书里的主角也可以是家长自己。

多给孩子一些表扬。

对于孩子在生病期间比较好的行为,家长要适时给孩子表扬和鼓励。家长的鼓励和口头承诺会让孩子想要迎合父母的想法去做,也能够让孩子更配合医生的治疗。

多给孩子进行心灵上的安抚。

在病中的孩子内心非常脆弱,他们除了需要家长的细心照料,也需要一些与父母之间的肢体接触,比如说拥抱。

肢体接触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也能够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疼爱,所以家长的安抚能够有效地抚慰孩子的内心。

不要让生病的孩子太孤单。

孩子在生病的时候是非常孤单脆弱的,为了避免孩子长期处于低落的情绪,家长可以和孩子玩一些有趣的游戏,或者给孩子读故事书,让孩子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

孩子开心起来了,病也能好得快一点。

7

孩子害怕去医院看病怎么办?

很多孩子曾经有过关于吃药、打针不好的经历,他再次到医院去看病时就会本能地害怕医生,害怕打针、害怕吃药等等。

如果父母再通过威胁、哄骗等方法去对待孩子,孩子内心的恐惧就会加剧,严重的会丧失对父母的信任。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医院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医院的环境、设施、工作人员的着装等也大多数是冷色调的,大人进入到医院都会觉得有点压抑,更何况孩子。

再加上,医院给孩子做检查时的行为与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孩子会因此而感到茫然,小一点的孩子表现为害怕、大哭大闹,大一点的孩子则表现为焦虑不安。

所以,不是孩子生病后多愁善感,而是这些孩子不熟悉的事情让孩子感到恐惧。

为了防止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家长可以在孩子看动画片的时候就详细地向孩子讲解医院是什么样的地方,穿白大褂的医生是做什么的,也可以陪孩子在家玩一玩医生和护士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