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孩不想上学,妈妈干脆带他捡了一天垃圾!网友纷纷点赞

作者:宝贝方舟 03-20阅读:1687次

最近泰国的一位妈妈火了,因为5岁的儿子一大早就闹着不想上学,而且她和丈夫又怎么劝都没用……

这场面是不是很熟悉?相信我们也都遇到过不止一回吧?我们都是怎么做的,连哄带骗?

可是,这位泰国妈妈的处理方式很不一样。

她干脆帮孩子请假一天,带这孩子去捡垃圾!

他们沿着马路去捡塑料瓶,开始的时候这孩子还挺兴奋,可是没过多久就喊累了。

但是妈妈仍然坚定地带着他走了3.5公里,捡了一小袋空瓶子,换了2泰铢(约合人民币0.4元)。

就算只赚了2泰铢,孩子也很高兴。

不过他还是表示,走不动了。

他说:“妈妈,我们可以坐公交车回家吗?”

妈妈:“坐公交车一个人要10泰铢,你有钱吗?”

没有办法,他只好跟妈妈一起往回走,这个时候,看到了冰淇淋店

孩子:“妈妈,我想吃冰淇淋。”

妈妈:“冰淇淋要5泰铢,我们钱够吗?”

又走了一段路之后,到了餐厅门口

孩子:“妈妈,我想吃燕麦。”

妈妈:“去买吗?15泰铢。”

孩子:“妈妈,我钱不够,我要回家。”

妈妈:“累了?”

最后筋疲力尽的男孩对妈妈说:“我太累了,我太热了,我想回家。”

妈妈终于问出了关键问题:“现在,你想上学还是工作?”

男孩低头喃喃道:“我想上学。”

妈妈鼓励他:“大声点,你的选择是什么?”

男孩抬起头大喊道:“我要上学!”

这段经历对儿子来说是宝贵的教训,让他知道生活的不易。而另一方面,她也告诉儿子,无论他做出什么选择,或遇到什么困难,爸爸妈妈总会站着他的身后,支持着他。

……

这位妈妈在文章最后表示:为了让孩子顺利成长,需要让他们感受幸福,也需要了解痛苦和疲惫,了解一切的来之不易

就是这个妈妈

这个温暖的小故事引发了网友共鸣,相比无条件溺爱或粗暴责骂,这才是最正确、最有效的家庭教育。

很多家长总爱那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总觉得自家孩子不如别人家孩子懂事,但是爸爸妈妈们从来没有想过,在想要自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一样“好”的时候,自己有没有做到和别人家父母一样。

杨澜曾经说过:“做父母并非易事,身教比言传更有说服力,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的。”

很多家长觉得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自己只要负责赚钱把孩子养活就可以了。

可悲的是,就算部分家长意识到了孩子需要好好教,却又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很少能做到言传身教。

曾经看到过一个泰国短片“豆芽”感触颇深。

小女孩Ju生活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有一次她和她妈妈一起去菜市场。

小女孩Ju一直盯着一个摊位在看,妈妈注意到了,便问她,“Ju,你在看什么呢?”

原来小女孩Ju看到了豆芽摊位上有许多人在买豆芽,便问妈妈,“为什么豆芽卖得那么好?”

妈妈回答她说,“因为只有一个摊子在卖豆芽。”

这时,Ju问妈妈,“我们可以种来卖吗?”

妈妈的回答是,“嗯,我们试试。”

简单的一句回答便体现了妈妈对女儿反应的思维。

与之对比的,我们可以想到,常见的几种反应:

“别闹了,家里又没地方种豆芽”

“现在我们没钱中豆芽”

“种豆芽干什么,我们又不会种”

“好好读书,别管什么种豆芽的事情”

于是Ju就和她妈妈一起种起了豆芽,她们在家里的阳台上放置了一些篮子,开始种豆芽的尝试。

但是没想到的是,豆芽都枯死了。

Ju和她的妈妈看着枯死的豆芽苗,都很伤心。

没想到,这时妈妈的反应是,“没关系,我们再试试。”

于是她们找来了一本种豆芽的书。

妈妈四年级就离开了学校。

她几乎不会认字也不会写字。但是对知识还是非常尊重的。

小女孩Ju念出书中关于种豆芽的方法,并和妈妈一起去实践。

在改进了种豆芽的方法之后,小女孩问妈妈,“这次会成功吗?”

妈妈的回答总是充满力量,“我们试试”

但是,结果却令人非常失望,第二次尝试又失败了。

小女孩和妈妈陷入了沉默。

面对第二次失败,母女二人选择了寻找问题所在。她们发现,原来是没有按时浇水。

她们想到了一个办法,于是收集了许多废弃的塑料瓶。

将水瓶串在木杆上,并戳上洞,挂在豆芽上面,给豆芽浇水。

面对第三次尝试,女儿问妈妈,“它会成功吗?”

妈妈再次露出自信的面容,“我们试试”

正如故事中的Ju所言,“妈妈说的‘我们试试’就像一剂神奇的养料。”

这养料不仅帮助豆芽成功长出,也帮着小女孩Ju的好奇心发展。

Ju看到豆芽长出的样子,简直乐开了花!

妈妈看到开心的Ju,问道“我们要不要试试种点别的?”

小女孩似乎已经学到了这种思维方式,对妈妈说“我们试试!”

故事中的小女孩是有原型的,她就是Netnapa Saelee。

她获得了一份奖学金,现在正在瑞典做研究。

这都多亏了她的妈妈。

这是一个简单的短片,但是却诉说着不简单的力量。

“我们试试”,“我们再试试”。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

作为家长,不要和孩子讲太多的道理,而应用实际行动去影响他们,给他们做好榜样,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那些道理,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并运用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

正如有人所说,孩子的心是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