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四岁为什么能不选择大的那个梨?
前几天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说4岁让梨的孔融后来怎么了。读起来让人颇耐人寻味。
4岁时的孔融分梨吃的时候将小的留给自己,大的给了自己的哥哥,小的留给了自己。
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我三四岁时的一件事儿。
当时在农村,舅舅他们拿回来一包糖,那时候农村孩子能得到块硬的硌牙的糖块块就美的不得了,更别说从北京拿来的各种各样的糖了。
某天吃完饭,我特别想吃块糖,但是又踌躇着就我自己吃不好。于是,我站在放糖的屋门口犹豫着要不要进去。
犹豫了一会儿,我回头问爸爸妈妈和姐姐们要不要吃糖,没想到他们都说不吃,于是我让自己处于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他们都不吃,我站在门口似乎感受到四双眼睛钉在我后背上;可是那些糖又在西屋的柜子上向我招手。
再三犹豫之后我终于决定给自己一个台阶,我喊着自己的名字问”你吃不吃?“然后自己回答”我也不吃。“
在我终于觉得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爸妈姐姐们爆发出一阵让我如履薄冰的哄堂大笑……
我始终在琢磨,孔融让出大的那个梨,是出于习惯、别人的看法,还是真的发展出了自己的高情商。
这三种情况有什么区别呢?
1、习惯。就是从小出生,在还没有发展出比较大小的心理时,父母就把这种大的吃大的,小的吃小的这样的习惯给他养成了。但习惯到了一定年龄依然会引起一定的内耗。
2、别人的看法。如同我给自己找台阶不去拿糖一样,抵制了巨大的诱惑,只为和家人保持一致,而非自己特立独行。
3、高情商。可能孔融已经发展出了超高的情商。但是,如果1和2的影响太大,相信情商就会压抑在习惯和掌声的阴影下了。
情商的发展,父母到底能做些什么?
当然不顾孩子自身妄图孩子情商如何,那是空中楼阁。
但如何才能让孩子将自身的情商可能变得最大呢?
最近翻看一套幼儿绘本,绘本故事的人物只有一些小朋友(小动物),但是就在情商培养方面,父母该怎么做,给了我们亮眼的启示。
这样一个只有小朋友参与的故事,怎么会给父母启示呢?
咱们一起来发现一下吧,当然故事里真的跟家长没关系,启示呢?
我们看完故事再说。
在《喵喵便当有惊喜》里,小猫要去和好朋友一起玩,自己准备好了心爱的便当。
打开便当的时候还在担心万一别的小朋友抢会怎样?
但是,打开便当的瞬间才发现自己其实很想尝尝别的小朋友的便当。
于是小心眼成了分享会。
更有都忘记带玩具,吃完饭后的小智慧,把包便当的手帕变成玩具的变通。
还有另外一本《奇趣美味三明治》。
一只爱分享的小猪,分享着分享着居然把自己的午餐也给分享出去了。
一方面,提醒孩子,分享的时候,也要记得自己的那一份。
另一方面,用一个happy ending,让孩子对分享这件事依然抱有美好的希望。
教育这事儿真实奇怪,经常无招胜有招
故事都说完了,还是没有父母啊!
这就对了,没有父母的出现就是最明智的父母参与方式。
在没有极端情况发生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对自己物品的拥有、交换的处置、分享的快乐、遇到挫折时换个角度思考的智慧、发现新办法的乐趣、分享时忘记自己的后果、赢得朋友的快乐……
其实真的没有父母的参与吗?
哪能真的没有!
只是:
1、不要去强迫孩子分享——这会让他的主要感受放到了“对自己物品的不舍”和“必须分享”的痛苦纠结中。
2、在孩子已经发现没带玩具,分享的忘了自己的小懊恼时,再去埋怨孩子,让孩子在苦上加苦中难以自拔。
3、在遇到小挫折时,不是家长急着去寻找解决办法——假装一下比孩子还笨,让他们在自己寻找解决办法中,体验更大的成就感。——逆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点一点提高的。
这些些件件中,哪一样不需要父母努力克服掉自己的唠叨(虽然唠叨也是爱,但更是因为爱,导致的自我焦虑)、试图拯救呢?
如果没有这些外力,孩子极有可能在彼此的相处中慢慢发展出的交换和分享,才是真的情商的体现。
所以,一套幼儿绘本中,没有父母出现的故事,反而更让父母看到了启示。
至于孔融到底是为什么会让梨,这与他之后的张扬(爱表现)引发杀身之祸有没有必然联系,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情商这东西,强迫来的终究会分散孩子成长的力量。
远不如,先把成长机会放手给孩子,父母不动声色地观察和合理引导,让他们更集中于自发成长上来的畅快。
我是爱儿童心理和绘本的二宝妈,曾经的英语老师,现在的育儿达人,欢迎和我一起共同探讨科学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