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家长都在担心孩子专注力差,却又在做着破坏之举

作者:宝贝方舟 04-19阅读:3882次

宝妈有话说

江江妈妈最近很苦恼,因为幼儿园老师反映江江经常会在上课的时候走神、开小差。

老师在旁边示范手工步骤的时候,他一会儿看着窗外、一会儿戳戳同桌,一会又把别人的橡皮扔来扔去,反正就是不能好好上课。

不管老师怎么说他,总是像没听到似的。

和家长交流,好多父母都有一样的烦恼:新买的玩具玩了一会儿。烦了。就去玩那个玩具,一会儿又烦了,就闹着去别的地方,到了地方又玩了一会,又烦了,又吵着回家……

为什么孩子专注力这么差?这样下去真的让人好抓狂!

孩子做事不专注现象并不少见,不过要知道小孩子本来专注力就比不了大人。所以先了解各年龄段孩子的专注时间才好做出判断:

如果你家孩子还在 3 岁以下,那专注力不好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果孩子三四岁了还丢三落四的,那专注力就有点差了。

宝宝好奇心强,容易被打扰,鉴于这种情况,妈妈要尽力给宝宝创造一个可以专一的环境。比如:宝宝在看书的时候,手边就放一本书,等他看完一本再换另一本;宝宝在玩玩具的时候,手边就放一个玩具,其他的玩具都放在玩具箱里。

这样,就避免了宝宝一会做这个一会做那个,或者干着这个,想着那个,导致注意力分散。

当宝宝专心做事的时候,妈妈切记要管住自己,不要走上去打扰宝宝。

即使是妈妈真的有事情,也要等宝宝有时间了,再跟宝宝说。那些不管宝宝在做什么就喊宝宝“过来”、“过去”的妈妈是最不懂教育的妈妈,这种行为无疑就是破坏宝宝专注力无法集中的元凶。

妈妈一定要明白,宝宝的注意力就是在专一于一件事、专一玩一种玩具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

如果宝宝到了3岁的时候,做事情总是两三分钟就厌烦,最多的时候也不能坚持到5分钟,那么基本上就可以断定宝宝缺乏耐性。如果不及时锻炼宝宝的专注力,宝宝长大后情商不会很高,更糟糕的还容易出现暴力性、依赖性及散漫性。

1、暴力倾向

妈妈们只要稍微用心,在生活中经常能见到这样的宝宝:如果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做,而这件事又必须要做的话,他的反应就会相当激烈。如果想要某个玩具,妈妈又不给买的时候,他会产生撒泼、打骂、尖叫、骂人等等过激的行为。

这样的宝宝性格执拗、急躁、不能等待,情绪控制力也会比较差,如不加以纠正,长大后很难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2、依赖

一个不能把一件事情坚持做到底的宝宝,很难品尝到成功的甘甜滋味,更不会形成持之以恒的习惯。碰到稍微困难一点的问题,就会放弃,寻求帮助,久而久之就会容易养成依赖性。

依赖性太强的宝宝会弱化自主意识,只会靠、等,难以独立成大事。

3、散漫

如果宝宝没有耐性,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而是把时间浪费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浅尝而止上,那么即使有天赋、脑筋好,由于没有自控力,坚持性差,也最终难成事业。

如何提高宝宝的专注力?

妈妈可以在宝宝小的时候,就采用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1、用专注换取专注

想要孩子拥有专注力,我们自己就要先付出自己的注意力,因为如果我们自己做事都不集中,还凭什么要求孩子做到。一般来说,让孩子保持专注最好的方法就是近距离的接触,比如不在房间里大声吼叫,而是走到孩子面前,蹲下身子,和他近距离交流。

2、目标不能过高

3岁以前的宝宝自我控制力比较弱,一遇到好玩的事情就会心动。

宝宝天生就有探索与掌控环境的欲望,从翻身、坐、战力、走路到说话,他不断而又不懈的追求者一个又一个目标。这就是宝宝持之以恒习惯逐渐养成的基础。妈妈千万不要对宝宝的耐性要求太高。3岁以内的宝宝,在一件事情,能坚持到5分钟到15分钟,就已经是正常状态了。

如果强行把宝宝禁锢在某一件事情上,超过了宝宝的忍耐极限,宝宝就会滋生逆反情绪,影响宝宝的兴趣发展。破坏了宝宝的探索欲望,更不利于宝宝的成长。

3、提高事物的趣味

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比学习更加有趣,所以你会发现他们可以坐那玩积木半个多小时,但是看书则完全无法坐得住。这是因为看书比较乏味,没有积木有趣。所以家长需要有一些创造力,来让无聊的事情变得更加有趣。

比如在认字的时候,你可以用橡皮泥捏出这个字,或者给他一本书,让他找找在书的哪个位置,这个字出现了多少次等等。此外,在散步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偶尔停下来,让孩子说说花的颜色、石头的形状等等,让学习充满趣味。

4、不要让孩子分心

许多时候,成人往往认为,在为幼儿提供玩具、绘本时“多”就是好。但这恰巧不利于幼儿发展。

心理学上的刺激反应理论认为,过多的材料会引发注意力涣散。就像小猫钓鱼、小猴子摘西瓜中的小猫和小猴一样,面对过多的选择和诱惑反而忘记了原本应专注的东西。有限度的满足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幼儿专注力的持续发展。

因此,提供有便捷限度的、有数量限度的、有种类限度的,能够激发幼儿认知、操作、思考、互动、创造的学习工具及玩具。

当然,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其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尽相同。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质,在培训孩子的专注力时,父母不宜把他和别的孩子比较,反而要从他的专注力基线(他对事物的平均专注时间)开始,耐心地加以培训才是成功之道。

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采取适当有效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只要你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努力去做,一定会取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