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前的孩子和6岁后的孩子不能打

作者: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05-04阅读:2842次

爱,如果不是用孩子需要的方式表达,就是伤害。

作者:田八斤(富书签约作者)

01

邻居小美的儿子,最近的表现把她弄得很焦虑。

她很慎重地问我:你觉得我要不要打他?

两岁多的孩子,最近超级执拗,说什么都不听。

还一不注意就拿手去扣插孔,找凳子去翻吃的,把橱柜的衣服倒腾得到处都是。

只要感觉房里静悄悄,儿子指定在做妖。

昨天晚上,儿子又不好好吃饭,拿手去抓菜抓饭,还把菜和饭弄到桌面上。

爸爸警告了好几次,儿子就是无动于衷,不吃饭,就是玩。

他还用油腻腻的手去抓爸爸的白色衬衣。爸爸一下子火了,拉过儿子的手,用筷子重重地打在孩子手上。

她以为儿子会死皮赖脸地哭闹不止,万万没想到:在爸爸的怒火下,儿子哭了一会,竟自己乖乖地把饭吃完了。

吃完了!!!

看得她目瞪口呆,那一刻她真的怀疑自己的教育方法是不是错了,该学学老公的样子。

我问她:接下来,孩子有没有和平常不一样的表现?

她努力地回忆了一下,说:“有。最明显的是会和爸爸保持距离,比如洗完澡不让爸爸抱,讲绘本也不要爸爸。”

在这之前,睡觉总是要睡中间,而昨晚就要睡边上,让我睡中间。

打孩子最直接的好处是:孩子会马上变“乖”,并且孩子越小越管用。

打完以后,还有一个明显的结果:孩子会疏远“打”他的那个人。和他觉得可以“保护”他的人紧密在一起。

著名主持人汪涵说:父母的双手是用来拥抱孩子的,而不是用来打孩子的。

02

知乎上有人吐露说:童年经常被打,是始终过不去一道坎。

他说:本人现在已经20岁, 初中朋友曾笑话他“我对你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都被你爸打哭”。

他听完只能尴尬地笑笑。小时候妈妈在外地工作,回家次数不多,他跟爸爸住一起。

爸爸是一个很严肃的人,只要是一点鸡毛蒜皮的事,看他做的不顺眼,就会被打。

以致对小时候的记忆就是各种各样的打,直到现在看到爸爸,也会条件反射般的心慌。

爸爸打他时,好像有一个习惯,就是哭叫得越厉害下手就越重,时间越长。

当他发现这个规律以后,每次挨打,不管有多疼都会尽量地不发出任何声音,默默承受流泪。

初一发现自己有一个心理障碍:跟人情感交流时,想要倾诉不开心的话题,用尽任何办法,就是说不出口,想说的卡在喉咙直发疼 ,性格养成了胆小怕事的那种 。

除去家暴以外的一般平常家庭,打孩子其本质还真的是“为孩子考虑”。几乎每一个80后,童年都有过被打的经历。

比如:考试成绩差,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经过父母允许,拿钱去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吃的;被父母知道自己在学校和同学打架......

倘若你去问那些打孩子的父母:为什么要打孩子?

99%的父母会说,真的是没有办法了,才打的。如果好好说他就能听,当然不会选择打。我又不是疯子,非得打自己的孩子。

俗话说:打在你身,痛在我心,是有缘由的。

03

站在父母角度讲:打其实也是一种“爱”的表达。因为自身局限,找不到更好的方法,去引导孩子变得强大。

既然“打”也有一定的好处,为什么还反对“打”孩子呢?

原因在于“依赖成性”和“用力过度”。

有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觉得打孩子效果好,并且来得快。

那么,好!以后,不管孩子犯错大小、原因、经过,先打一顿,再说。

孩子呢?除了被打,恐惧,就是心理逐步失衡。

就如陈乔恩在一节目里说:小时候活在恐惧中,不知道怎么跟妈妈讲话,怕她会打我。

还有就是用力过度。新闻里时不时会爆出,因为暴打孩子,导致孩子死亡和自杀的。

去年,就有一位母亲,由于孩子不小心弄丢手机,而将孩子暴打致死。孩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我不想看到你。

2016年,四川一位刚高考男生,留下2800字的QQ空间“遗书”,投河自尽。

他在遗书里说:在家里感受不到父母爱,只有打骂。

爱,如果不是用孩子需要的方式表达,就是伤害。

打孩子,最悲伤的结果:明明爱着孩子,孩子却不在了;

最可怕的结果是:孩子喜欢暴力,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最无助的结果:孩子关上和父母连接的心灵窗户——我的世界,你是你,我是我。

04

心理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波比娃娃”研究。班杜拉及他的团队,得到了附属幼儿园的支持和帮助,选了 36 名男孩和 36 名女孩组成研究对象。

研究者把试验组儿童一个一个带入活动室。在路上,假装意外地遇到一个成人,邀请他过来“参加游戏”。

到活动室以后,安排孩子在一个区域玩玩具,成人安排在另一个区域,成人区域有拼图玩具,一根木槌和一个 1.5 米高的充气波比娃娃。

然后,研究者要离开房间,一旁的成人刚开始是装配拼图玩具。1 分钟后,便开始用暴力击打波比娃娃。

把波比娃娃放在地上,坐在它身上,反复击打它的鼻子。随后把波比娃娃竖起来,捡起木槌击打它的头部,然后把它抛向空中,并在房间里踢来踢去。

成人边打边说:“打他的鼻子”“打倒他”“把他扔起来…,踢他…”和“他还没受够”“他真是个顽强的家伙”。

试验对比组,成人只是认真玩 10 分钟拼图,完全不理波比娃娃。

得到试验结果是:实验组的孩子看到成人的攻击行为,他们更倾向于模仿这种行为;实验对比组几乎没有发现这类行为。

班杜拉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成人的行为向儿童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这种形式的暴力是被允许的,这样便削弱了儿童对攻击行为的抑制。

并指出孩子遭受挫败时,更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

如果父母早些明白:行为的塑造出奖励和惩罚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方式——可以通过简单的地观察、模仿其他人的行为而形成——将不忍心再打孩子。

近期发展心理学家也发现:暴力基因的作用是消极还是积极,更多取决于坏境。

05

比起要不要打孩子,父母更应该关心:怎样用成长的方式去引导孩子。

心理学尤其指出:3岁前的孩子和6岁后的孩子不能打。

孩子出生的前3年是心理发展敏感期,但因心智不全,语言表达不畅,缺乏规则和沟通意识。

这个阶段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自然后果法。

即:孩子犯了错,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就让他亲身体验并承担自已所犯错误,从中接受教训。

《妈妈是超人3》咘咘因为没有好好吃饭,肚子饿了要求吃饼干,却被妈妈贾静雯拒绝。

咘咘想借用卖萌、撒娇、假哭、要爸爸达到目的。

妈妈问咘咘:“你现在是想吃饼干还是肚子饿?”

咘咘说肚子饿的时候,妈妈就说肚子饿就要好好吃饭。

后面妈妈去厨房做饭,咘咘偷吃了饼干。

妈妈的做法是,允许孩子吃掉手上的饼干,但也严肃要求咘咘等一下必须好好吃饭。

当准备吃饭的咘咘说:“不好好少吃饭,什么都没有”时,妈妈再次强调:没有好好吃饭,就不能吃饼干和糖果,只能吃水果、蔬菜和地瓜。

自然结果法,不是拿各种条件和后果“胁迫”孩子,阻止孩子做某些事情;而是“告知”孩子这么做可能有哪些后果,然后由孩子自己做出选择。

宝宝在成长中,自然的收获经验的方法,实质是“体验式成长”,用后果来引导孩子自然朝正向的发展。

使用自然结果法,父母的态度很重要,一定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才会发挥足够大的效力。

对于三岁前的孩子而言,他们需要更多的生活实际体验,体验就会带给孩子生活经验,经验其实就是最好的成长。

​06

孩子小学以后,你会发现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越来越强。

当然,自尊心也就越来越强。渴望自己的努力、能力、爆发力能得到爸妈的认可和赞赏。

这个阶段的最好用的教育方法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奇迹男孩》的奥吉刚出生,其实并不奇迹。奥吉的父母为了给奥吉最好的爱与保护,妈妈选择中止硕士学业,担任儿子的全职家教。

奥吉刚开始上学,得到很多外界的伤害。

在家人的理解和接纳下,奥吉最终获得外界和朋友们的认可及肯定。

孩子生活的环境,无论暴力还是语言暴力,都会伤及孩子敏感的内心。

情绪内走,很容易造就孩子懦弱、自卑、自我认知低下,这样对孩子学习、生活非常不利。

用同理心去接纳、理解孩子、看见孩子,就变得尤其重要。这个阶段,哪怕尝试的方向是错的,也得鼓励他继续向前。

因为帮助孩子成长,父母理应义不容辞。

作者简介:田八斤,富书签约作者,期刊写手,喜欢用有温度的字疗愈内心,愿做一枚无畏的逗比,与君携手,洞察百态。本文首发爸妈精读(ID: shendu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