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毁掉宝宝的未来,家长只需做一件事

作者:宝宝呵护 05-14阅读:4988次

不瞒你说,我发现中国家长最拿手的就是给宝宝贴标签。

几乎家长一张口,标签的小纸条就从天而降,每一个宝宝就变成了一个个行走的标签。

但家长们在游刃的给宝宝贴标签的同时,却忽略了标签的“魔力”有多大。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标签效应(Labeling theory)”,是指当一个人被外界用某个特定的词描述和分类时,他的自我认同和行为将会随之受到影响。美国加州大学的Edwin M. Lemert教授关于年轻人吸毒成瘾原因的研究就是一个能很好证明标签效应的例子:在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很多年轻人之所以有吸毒行为,都和社会评价有关——“我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我就是这种人(I do these things because I am this way),这种“我就是这种人”的暗示,借助上帝之手将人们引上了一条具有明确指向性的道路。

与“标签效应”相近,“晕轮效应”则更能说明标签在一个人身上起的反应: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能从局部出发,然后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反之,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那他就会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标签有“好”的,也有“坏”的,但无论是哪一种标签,都会影响个人的个性意识和自我评价,背着标签的那个人往往会朝着“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而在被贴标签的人群中,最容易被“标签效应”影响的就是没有分辨能力的儿童:

某些标签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糟糕。

“他不会这样做的,他太害羞了……”

“一个小女孩家家的,毛毛躁躁……”

“她最讨厌吃肉。”

“抱歉,他总是这么吵闹!”

……

其实当家长这样给别人说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孩子们往往会相信你说的是真的。她会下意识的意识到自己的害羞和吵闹是“不好的”。而“害羞、毛躁、吵闹”这样的标签会让她感到很难为情。

更可怕的是孩子会慢慢接受家长给他“创造”的标签,他会认为“我就是这个样子的”,而且长大后她还会继续相信这个标签。

贴标签会使孩子错误地认为才能是天生的,不可改变。

“你很棒,跑步很厉害”、

“你写字真好看”、

“你算的真快,数学天才。”……

当孩子们屡屡被标记为“运动健将”、“小书法家”或者“数学天才”的时候,他们会相信这些标签就是自己的身份。

这些家长认为的“好”标签看似能鼓励宝宝在某些领域走得更远,但长远看,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因为被贴上特殊才华的标签后,孩子们往往会认为这些才能是天生的,不可改变,更体会和理解不到实践和辛勤工作的价值。这类孩子长大后往往很容易自信,也更容易灰心。

更恐怖的是,一个被标记为“运动员”的孩子有可能会觉得他无法探索设计,或者他永远不会擅长阅读。而一个被贴上“爱学习”标签的孩子,可能永远都体会不到在游乐场疯玩的乐趣。

标签本身具有不准确性。

不夸张的说,几乎每个孩子每天都在经历变化。人类包含很多复杂的情绪、反应和个性,孩子们当然也是如此。昨天对孩子有过的评价,今天可能就过时了。而标签这种反人类的存在却非要硬生生的将孩子像商品一样,用关键词定个码,将孩子的性格行为规范在一个小方框中。

古人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连古人都无法预测的事情,你却非要急匆匆的定个性,你这不是鲁莽是什么?

给孩子贴上标签,会使得纠正行为变得更加困难。

“贴标签容易,撕却难。”一旦贴了标签的孩子犯错后受到惩罚,孩子们会更原因相信你的消极情感和言论是针对他们的,而非是行为本身。

而且坏的事情发生后,不具备分辨和判断是非能力的孩子们会轻易的原谅自己,“反正我就是这样的啊”。一旦孩子们有了这样的预设前提,家长给犯错的他们讲道理,效果多半会大大折扣,行为纠正无疑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美国著名青少年学家阿黛尔·法伯说:“永远都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鉴于贴标签对孩子的成长有上述严重影响,我给家长们总结了几种让孩子少受“标签效应”的伤害的方法,希望能帮助你成为更负责的家长:

1、在生活中避免给宝宝说小气、内向、害羞、调皮、不上进和天才、聪明、懂事这样有指向性的词;

2、夸奖和批评宝宝时要就事论事,而不去评价孩子的性格、智力、能力等。例如:当你要说他懒的时候,不如直接说:“宝宝你该把玩具收起来了”、当你要说他聪明时,更好的表述应该是:“你把碗筷都摆好了,桌子上干净多了!”;

3、对于年少的孩子,家长应该保持的心态是在曲折中保持期待,而不是匆匆给他们“下定义”。只有耐心浇灌,才能收获惊喜。

原创文章▎转载请至后台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