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孩子的感受,但你仍需要对他说“不” | 游戏育儿

作者:壹父母 05-18阅读:2893次

游戏育儿

本栏目由壹父母和简耕教育联合出品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聊了关于接纳孩子情绪的重要性。这两天,正巧和一位妈妈在网上交流,她提出了一个疑惑。

她说,当孩子受到伤害而伤心大哭时,她完全能够理解和共情孩子的感受,可如果孩子明显地行为不当时,她就会非常纠结。

比如,有一次,孩子霸道地占着小区的滑梯不让其他小朋友玩,怎么劝都不管用,只好强行把他拉开,结果,他急得一边跺脚一边哭嚎。

还有一次,因为她拒绝了孩子临睡前吃糖的请求,结果小家伙大发脾气,还对她拳打脚踢……

她实在不能接受孩子的这些行为,更不能理解,孩子的情绪来得这么毫无道理,难道也要接纳?

当然,她还有一层担心,就是如果自己真的做到完全接纳孩子的所有感受,会不会纵容出一个人见人烦的熊孩子?

这位妈妈的担心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的确有不少人混淆了这一点。

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和感受,并不等于要接受和纵容他的不当行为。当孩子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理解和设限同样重要。


1


有位朋友曾经吐槽,每当她对有强烈情绪的孩子表示理解时,她老公就会认为她是在娇惯孩子。

孩子并不会因为父母给予的爱和理解过多而被惯坏,很多时候,问题是出在了对孩子的行为和欲望没有限制上。

换句话说,当孩子感到情绪失控时,你应该理解和认同他糟糕的感受,而不是去质疑他的痛苦是否合情合理。但与此同时,如果他确实存在需要矫正的不当行为时,你仍然有必要做出引导。

真正的娇惯,是过度保护孩子,人为地帮孩子隔绝了大部分的挫折和困难,也是没有节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欲望和要求。

从不对孩子说“不”,让孩子错觉全世界和身边所有人都要围着他转,才是真正地纵容。

当孩子愤怒地想打人时,我们可以理解和共情他的愤怒,但我们不能容许他真的去打人。

当你因为家里已经有好几个变形金刚而拒绝再给孩子买一个类似的玩具时,你需要理解他因为被拒绝而失望痛苦的感受,但你仍然可以温和地坚持你的底线。

他可以想欲所想,但不能为所欲为。

但在现实中,很多父母的做法可能恰恰相反,当孩子在表达痛苦时,他们总是急于否定和阻止孩子的情绪表达,或者开始喋喋不休却毫无效果的说教,但对于孩子的不当行为或是过分要求,又很容易为了尽快平息孩子的情绪而做出妥协。

事实上,把行为界限清楚地告诉孩子,并且始终坚持底线,和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同样重要。

这两个原则,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你完全可以在理解、抚慰孩子痛苦的同时,让孩子懂得如何能更好地尊重规矩。

事实上,关注孩子的内心,也更容易帮你达到和孩子建立情感连接的良好沟通效果。


2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强调,给孩子设限需要先认同他的感受?

道理很简单,当孩子沉浸在情绪中时,你说什么他都不可能听进去的,而这个时候对他喋喋不休地说教,效果更有可能是,在他的情绪火焰上再浇一桶油。

没有哪个孩子会愿意感到沮丧、羞愧、悲伤,更不愿意暴怒和失控。这些情绪感受并不是什么愉快的体验,而且还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但是情绪和感受是一个人的本能反应,尤其是对大脑发育还不完善的孩子来说,掌管情绪本能和应激反应的下脑更容易被激活,而这个时候,掌管理性思考和分析判断的上脑就会彻底失灵。

想想看,当你极度生气时,是不是也常常会犯一些愚蠢的错误?

作为父母,面对孩子那些看似“不讲道理”的过分言行时,我们所要做的,是帮孩子从“下脑”状态,重新回到“上脑”状态,然后再引导他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孩子不断重复这样的过程和体验时,他发育中的大脑更容易建立起更强大的“上脑思维”神经回路,情绪管理能力、理性分析和判断决策能力也会得到极大地发展。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需要自己先保持上脑在线这个前提。


3


设想一个场景,睡觉的时间已经到了,但孩子仍然拒绝上床,坚持要看动画片,否则就大哭大闹。

类似的情况,很多父母都会遇到,如果换做是你,会怎么应对?

把他强行扔到床上?这么做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你和孩子之间的对抗不断升级,最后你们都被下脑劫持,孩子错过了睡觉的时间,你们的关系也变得紧张。

因为不想面对他的哭闹就向他妥协,同意让他继续再看一会儿?可这样一来,你等于告诉了孩子,底线是可以突破的。同时,你也失去了给孩子设限的机会。

最好的做法,是坚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要给他设定行为的界限,说出你对他的期望。

此时此刻,孩子很想继续看动画片。无论这个需求是否合理,当你拒绝她的时候,她的内心一定会充满了失望和沮丧,而孩子会有这些感受其实是非常正常的。

孩子的感受需要被理解,但理解不代表就一定要帮他消除痛苦的来源,你仍然需要坚持“时间到了就应该上床睡觉”这个底线。

这也是培养孩子适应力以及消化失望情绪能力的重要一课。

当他面对痛苦时,你的充分理解和认同,不仅能够让他感受到爱和安慰,还能帮他鼓起面对痛苦的勇气,学会尊重规矩,培养出真正的自主性。


4


当然,如果你愿意尝试更具开创性的沟通方式,你还可以换一种充满游戏力的表达,来对孩子说“不”。

比如,同样是要拒绝孩子的某个请求,你用严厉的表情和不悦的语气表达,和夸张搞笑地说“不”,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可以想见,如果是前一种,孩子的下脑会立刻被激活,一场情绪风暴马上就会来临。

而充满游戏力的表达,会极大地减弱孩子在被拒绝时的痛苦,他当然也会失望,但如果你能逗得他笑出声来,他对“不”的接受程度也会增加。

灵小犀超级喜欢吃冰淇淋,但对于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贪吃冷饮很容易损伤脾胃。

以前,我常常是严肃且坚定地拒绝她的请求,虽然我也会耐心地跟她解释原因,但她仍然难以接受。

后来,我开始尝试调整自己的表达。

有一次,她又提出想吃冰淇淋,可那段时间,她正好肠胃不适,并不适合吃冰淇淋。

我努力咽下了马上就要脱口而出的“大道理”,装作很夸张地说:哇,你听见没有,你的胃在说,不要啊不要啊,千万别冻死我啊。

灵小犀哈哈大笑起来,她调皮地说:我偏要冻死你!

我马上假装成她的胃,表现出一副害怕到想要逃跑的样子:不要啊,求求你,千万不要啊。

她立刻笑嘻嘻地追了过来……

结果就是,在我们两个人的笑闹中,她再也没提冰淇淋的事,而且从头到尾一直都是开开心心地。

当然,偶尔我也会小小地满足一下她的“小馋虫”,但很明显,她已经学会了等待。


5


惯坏孩子的做法有很多,但从不包括竭尽所能地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以及不加评判、发自内心地认同孩子的一切情绪和感受。

从大脑发育的角度来看,无论你面对什么样棘手的管教难题,情感连接都是首位的。

如果你能敏锐地觉察到孩子的情绪信号,你可以通过情感连接,让风暴消弭在爆发前;如果孩子已经陷入了失控的境地,也唯有情感连接能帮他尽快平静下来,摆脱下脑的劫持。

保持你的上脑在线,同时选择与孩子的上脑对话,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养方式。

记住,从没有一条原则,是要求你对孩子的过分言行“视而不见”。



- 版权声明 -

文章版权归壹父母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转载请联系壹父母助理

- 投稿邮箱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