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15岁女生被害,6个嫌疑人最大17岁:如何教孩子避开坏朋友?

作者:小公主变形计2018 11-30阅读:1109次

陕西神木的一名初中女生,15岁,正是花一般的年龄,跟父母说,有同学找她借书,要出去送书。结果这一走就杳无音讯。父母再听到消息,是近两个月后,警察让他们去辨认尸体。孩子已经遇害,嫌疑人是六个未成年人,年龄都在14-17岁,作案手法很残忍。

有媒体采访了这位女生的母亲,其中提到3个生活细节,引起了我的关注:

第一, 女孩母亲说,孩子很内向,也挺乖的,有时在房间里亮着灯到夜里一两点学习。

第二, 女孩母亲说,在此之前还发生过两件事,一次是恨晚都没回来,家里人还报了警,后来夜里一点多在网吧找到了孩子;还有一次是整夜没回来,家里人没再报警,第二天早上女孩自己回来的,也说是去上网了。

第三, 女孩母亲提到,孩子有五六个QQ号,半年多前在网上认识了一些差不多大的朋友,这些朋友中有些早就不上学了。女孩说,这些人对她挺好的,经常给她买吃的喝的。

当把这三个细节串联起来时,我就特别想追问这位母亲:房间里夜里一两点还亮着灯,您确定孩子真是在学习吗?孩子有两次因为上网晚归甚至夜不归宿,您没有觉得异常吗?至于这些上网认识的朋友,女孩跟他们见面,还有来往,并认为别人给买吃买喝就是对她好,您不做些干预?

她可只有15岁,还是个孩子。对什么是健康的友谊,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对成长和成人的很多事情都还缺乏辨别能力。换句话说,孩子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持系统,帮助她成长。

显然,在这个家庭里,这个支持系统是缺失的,是无效的。

孩子的母亲在KTV做保洁,父亲开车运送家具,两人工作很辛苦,也不稳定,跟女孩的交流有限。女孩还有一个哥哥,两人关系也好,可今年哥哥上了高中,住校了。这些客观限制,让女孩跟这个家失去了实际的联结。

父母能做的,就是在物质上尽量不亏欠孩子。据孩子母亲说。全家人都很疼爱这个女孩,吃的,穿的,都比哥哥好。而且,女孩的零花钱从没断过,钱就放在客厅的盒子里。看见钱没了就再往盒里放。母亲还经常给女儿发微信红包,一般都10块、20块的。

在女儿失联后,这位母亲想到给女儿发个微信红包试试,结果以往她点开红包特别快,但这一次,红包一直都没拆开。

很多父母对孩子都是这样吧?一方面,为了养家,在外面辛苦打拼,根本没有时间跟孩子聊天,甚至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另一方面,很怕苦了孩子,连家务也不舍得让孩子做,对孩子花钱从不阻拦,也不过问。

慢慢地,父母变成了孩子眼中的提款机,跟父母要钱成了孩子跟父母开口的唯一理由。

如果家里有哥哥姐姐,孩子还能跟哥哥姐姐聊聊天说说心事,但如果像女孩这样,哥哥一离开,他们情感上无所依托,成了有家的“精神孤儿”。为了打破这种孤独,有的孩子沉迷小说,有的孩子早恋,有的孩子泡在网络中,在虚拟空间中交友。

父母如果能早一点意识到这些,在家庭中跟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和联结,让孩子感受到支持,事件中女孩的悲剧或许就能避免了。

让家庭成为孩子最有力的支撑,以下是父母跟十五六岁孩子的相处建议,希望能有所帮助:

1. 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但不宠溺孩子。

父母至少应该关注,孩子的钱都花在哪里了?如果孩子花钱的速度变快,原因是什么?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让孩子明白,钱只是工具,也只能是工具。不能为了钱,去结交不该结交的朋友,做不该做的事。

2. 跟孩子一起约定底线,督促孩子做到。

对女孩而言,禁止夜不归宿,提醒女孩学会自我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对男孩而言,不轻易发生性行为,不得暴力对待身边人,这也很重要;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教育孩子任何时候珍惜生命,无权随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对自己的负责。

3. 多跟孩子沟通,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建议同性别的一方家长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

十几岁的孩子内心敏感,特别需要关注,需要尊重,需要家长像朋友一样跟他们进行交流。家长要注意调整管教方式,从权威式变成陪伴式。在平常跟孩子沟通时,也要注意语气,多听少说,减少唠叨。

另外,也要留意孩子身边的朋友,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交友观,让孩子知道:任何时候,家长才是最值得信任的最可依靠的人。

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硕士,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愿助力您的孩子更好成长,欢迎您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