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等风来
斯坦福大学的米歇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棉花糖和孩子。
实验者给九十名四岁左右的孩子一颗棉花糖,告诉他们如果不吃,等到十五分钟以后就可以得到两块棉花糖。这其实是在测试孩子的延迟快感能力。
所谓的延迟快感,就是知道现在付出,未来会收获更多之后,愿不愿意放弃即时的享受选择付出。
米歇尔花费三十年心血对这九十个孩子进行跟踪,证明了幼时能够抵挡棉花糖诱惑的孩子,比起那些没能抵御住棉花糖诱惑的孩子,成年后在社会上会有更大的成就。其实,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这样在幼年时就拉开了。
我们中国也有一句老话叫“三岁看老”,这句话如果按米歇尔的逻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因为他的试验证明了一个人幼时的性格,就已经决定了他将来的命运。
可是在2002年,纽约大学的泰勒.瓦特、葛瑞格.邓肯和权浩南重新做了实验,引入更多变量。譬如宗教、种族、父母的教育程度、 家庭背景、孩子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等。重新实验后,颠覆了“棉花糖实验”的结论。
新的结论是,孩子能不能抵御棉花糖的诱惑和他未来的成功没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是跟他们生长的家庭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在新的实验中,家庭环境差的孩子很难抵挡棉花糖的诱惑,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稳定感和满足感的匮乏,让他们更在意当下的满足感。
长期的匮乏和不满足,让这些孩子更有种迫不及待要享受棉花糖的欲望。
而那些家庭富裕的孩子,表现得十分淡定,他们相信还会有第二颗棉花糖的出现。
由此可见:真正能让孩子能做到自控的,是家庭传递给孩子的稳定感和内心的满足感。
01
宋庆龄说过: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在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很多观众都被陈小春的儿子Jasper圈粉,他有礼貌又懂事,很多观众看完不禁感慨:为什么我没有一个像Jasper这样暖到爆灯的儿子?
但他们都忽略了孩子生下来只不过是白纸一张,随着年龄增长,身上的优点缺点与日俱增,这些优点和缺点都是从家庭教育中得来的。
应采儿在对Jasper的教育上充满耐心和智慧。在一期节目中应采儿和Jasper被分配去割猪草喂猪。大家都在认真劳作,唯独Jasper一动不动地站在一边表示抗拒:我没有玩过,而且我已经有点饿了。
这时的应采儿既没有顺服孩子去吃饭,也没有责骂孩子态度不对。她拿起一把猪草,对Jasper充满爱和耐心地说:”来,你放,试试看,好不好?你已经饿了是不是,那你赶快弄完,我们赶快吃东西。”
Jasper没有反应,应采儿没有放弃,一边干活一边劝说:“hi,what are you doing?先生?这是你一定要做的事情。有时候,你一定要做的事情,我们就把它做完。做完我们就可以去喂给猪吃,好不好?”
再次遭到拒绝以后,应采儿依然耐着性子,并利用手势动作故意夸张地说:“男生怎么拔的?这样,rua,rua......”
如此一来,原本还瘪着嘴的jasper忍不住笑了,一下子就进入状态,拔完还喜滋滋地背起了盛满猪草的小背篓。
这是一件很小的生活琐事,但就是从这样的小事里,从应采儿循循善诱的耐心里,他教会了Jasper一个道理:我知道你不想做,但是该做的事情我们要做完。
应采儿把教育融入到生活的细节中,用爱和耐心教会Jasper什么是责任。在这样的家庭教育背景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Jasper能够做到人见人爱。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一出生就和父母在一起,孩子的心理思想、学习态度、行为举止都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熏陶,父母怎样教育孩子,就会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怎样的人。
02
我曾经看到过一段关于教育很有意思的经典假设:假如你有一个三岁的孩子,有一天你看到他偷偷拿了其他小朋友一个玩具回家。你会怎么教育他?也许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你告诉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是偷,马上还回去。"
第二种:你问他:“宝宝,你拿了小朋友的玩具,你觉得他会不会伤心呢?”孩子可能这样答:“我不知道。"
你继续问:“如果别的小朋友拿了你喜爱的玩具,你会伤心吗?"
孩子可能会答:“会的。”
“那你觉得你拿了小朋友的玩具,他会像你一样伤心吗?"你继续引导。
“可能会!那还给他吧!"孩子把玩具伸手递给了你。
两种教育孩子的方式有什么不同?教育出来的孩子又有什么不同?
也许你的答案说出来不一定和我的完全一样,但不外乎是这样的意思。
第一种教育只教会了孩子做“对"的事情;第二种教育教会了孩子爱自己的时候也要爱他人。
两种孩子长大后的不同在于:第一种孩子长大了会是个好人,但不一定有爱。第二种孩子长大了有爱,他就很难会成为一个坏人。因为坏人和好人的标准其实就是会不会伤害人,也就是心中有没有爱。
家人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更是最关键的老师。他们教我们如何思考,如何认识自己,对别人应该抱有什么样的期待。
老舍先生曾深情地回忆母亲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的开端,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一点一滴耳濡目染的熏陶,就是对孩子性格的塑造过程。怎样的父母,就会教育出怎样的孩子。
03
心理学上有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一个孩子经常被看成什么样,经常被说成什么样,经常被怎样对待,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现实。
原生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思维逻辑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从小生活在爱和温暖里的孩子,他长大后也必然是一个充满爱的人,会对家人充满信任和依恋。
那么落实到行动里,家长要怎么做呢?
重视孩子的心理教育
国际知名心理学家丹尼什把孩子的成长生动地比喻为一棵树的生长:心理就像树根一样,虽然看不见,但却非常重要。看不见的部分关系着一棵树的高大强壮,关系着一个人的生存发展。
很多家长的观念依然停留在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让孩子不愁吃不愁穿就是最好的教育。其实不然,孩子渴望被尊重、被信任、被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
多关注和倾听孩子
纪伯伦说过: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应该多尊重孩子的人格,信任他们,积极关注并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正当愿望和要求,使他们真正感到父母可亲、可爱、可以信赖。
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
著名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教育孩子的核心在于对自己的教育指导,而自我教育则是影响孩子最重要的途径。
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也说过:“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当家长自身素质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产生良好的家教氛围,这种氛围就会像阳光、雨露一样,使孩子得到沐浴滋润,从而茁壮成长。